哪些情形可视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1 15:23:23 179 人看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下列情形,视为《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一)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支付工资争议,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已经书面通知劳动者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送达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用人单位不能证明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二)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书面通知时间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三)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产生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福利待遇等争议,劳动者能够证明用人单位承诺支付的时间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的具体日期的,用人单位承诺支付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劳动者不能证明的,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9日 13: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承诺相关文章
  •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与仲裁时效的起算
    仲裁时效的起算点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十三条如何理解的复函》,“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是指有证据表明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的日期,或者根据一般规律推定权利人知道自已的权利被侵害的日期,即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是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的开始。因此,“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不应从侵权行为终结之日起计算。一、离职后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没有超过申请仲裁时效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
    2023-03-28
    100人看过
  •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根据什么日期确定的?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当事人应该知道或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下列情形,视为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一)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支付工资争议,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已经书面通知劳动者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送达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用人单位无法证明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二)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书面通知时间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3)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发生的工资、经济补偿金、福利待遇等争论,劳动者可以证明使用者约定支付的时间是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的具体日期,使用者约定支付的日期是劳动争议发生的日期。劳动者无法证明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2023-08-06
    126人看过
  • 哪些劳动争议可以起诉,发生劳动争议如何举证
    一、哪些劳动争议可以起诉1、因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主动离职所发生的劳动纠纷;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规定所发生的待遇纠纷;3、因用人单位给予职工行政警告、记过、留用察看、职工不服所引起的管理纠纷;4、因履行劳动合同涉及合同效力的确认、合同的变更、履行、终止以及因对劳动合同的理解发生争议或因一方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劳动合同所发生的劳动合同纠纷;5、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所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二、发生劳动争议如何举证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3月22日通过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条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
    2023-05-15
    51人看过
  • 哪些情形视为存在劳动关系
    可以视为存在劳动关系的情形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主体资格、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四)考勤记录;(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其中
    2023-03-02
    100人看过
  •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如何确定的法律问题"
    1.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支付工资争议,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已经书面通知劳动者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送达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2.因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书面通知时间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3.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产生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福利待遇等争议,劳动者能够证明单位承诺支付的时间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的具体日期的,用人单位承诺支付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什么是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指的是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当事人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一般就从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为一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上述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劳动合同法》第18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
    2023-07-20
    496人看过
  • 从立法变迁看如何确定“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按正常的民事法理理解,就是知道或应当知道的劳动侵权发生之时。但是,由于劳动争议案件的特殊,劳动争议案件的时效认定等都是必须遵守相关的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规定的。由于对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立法发生了很大的变迁,如何确定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还得首先研究立法精神和立法本意。《劳动法》关于何时是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没有明确规定,于是劳动部于1995年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5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这个规定是与民事法理关于诉讼时效方面的原则性规定相一致的,没有受到什么非议。及至到了二OO六年,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弱势群体劳动者的利益,最高人民法院矫枉过正,颁布施行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对于何时是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开始起了争论,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也开始成倍
    2023-04-22
    492人看过
  • 发生劳动争议怎么办劳动争议有哪些解决途径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解除劳动争议的途径和方法有:1、与用人单位协商。2、劳动争议调解。调解是处理企业劳动争议的基本办法或途径之一。3、劳动争议仲裁。仲裁也称公断,仲裁作为企业劳动争议的处理办法之一,是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依法对争议双方当事人的争议案件进行居中公断的执法行为。4、劳动争议诉讼。劳动争议诉讼是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以劳动法规为依据,按照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一、最新劳动仲裁去哪个部门劳动仲裁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担任。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
    2023-06-20
    212人看过
  • 《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如何理解?
    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下列情形,视为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1、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支付工资争议,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已经书面通知劳动者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送达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用人单位不能证明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2、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书面通知时间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3、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产生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福利待遇等争议,劳动者能够证明用人单位承诺支付的时间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的具体日期的,用人单位承诺支付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劳动者不能证明的,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2023-06-09
    300人看过
  •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多少天内提出仲裁申请
    一、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多少天内提出仲裁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内容规定,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在一年的时效期间里,劳动者曾向用人单位主张过权利比如单位拖欠工资的,曾向单位领导要过工资、,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比如曾经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单位同意履行义务比如单位同意向你支付被拖欠的工资、,有以上任何一种情形发生的,仲裁时效就中断了,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会重新计算。比如单位解雇你之后没有给你工资和补偿,从解雇之日起仲裁时效开始计算,在三个月后你向劳动监察投诉,那么仲裁时效就从你投诉之日起中断,然后重新开始计算,已经过去的三个月就不再计算了。如果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上述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的期间继续计算。二、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2023-06-14
    158人看过
  • 如何理解劳动争议发生的日期
    编者按:许多读者报道,在劳资纠纷发生后,由于各种原因,工人往往无法申请劳资纠纷仲裁,许多人含蓄地错过了仲裁处方。那么“劳动争议发生日期”是如何确定的呢?读了这篇文章,也许你能理解案件的重演:张先生错过了仲裁时效2002年3月,张先生成功地申请了一家国际公司担任翻译,双方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2003年7月,该公司的王经理指控他曲解客户数据,导致公司利益受损,双方发生纠纷。一个月后,王经理没有为张先生安排工作。2003年10月,公司停止支付张先生的工资,并要求张先生办理出境手续。此后,张先生再也没有到公司工作,开始走上创业之路今年5月,创业失意的张先生觉得自己被迫辞职不是自己的错,于是向所在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上诉,要求在2003年10月后复工、补发和支付工资和社会保险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听证后发现,张先生的请求超过了上诉时限,不支持张先生的请求。张先生向法院提出上诉,法院也作出了“依
    2023-05-07
    227人看过
  • 劳动仲裁之职工下岗而发生的劳动争议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职工下岗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劳动保障部、国家经贸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管理和再就业服务中心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8〕8号)(以下简称《通知》),对下岗职工做了概念性的界定,“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是指:实行劳动合同制前参加工作的国有企业的正式职工(不含农村招收的临时合同工),以及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后参加工作且合同期未满的合同制工人中,因企业生产经营等原因下岗,但尚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没有在社会上找到其他工作的人员”。近年来,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深化,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实行减员增效,下岗分流部分职工,已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但因部分企业在下岗分流职工中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容易引发劳动争议纠纷。主要表现在:一是增效式。即企业在改制中,从适应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实行减员增效,甩掉富余人员这个沉重包袱。二是权力式。即企
    2023-03-17
    241人看过
  • “劳动发生之日”如何理解
    案情回放:张先生错过仲裁时效2002年3月,张先生成功应聘到某国际公司担任翻译,双方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2003年7月,公司王经理指责他翻译客户资料有误导致公司利益受损,双方发生争执。一个月后,王经理就没有给张先生安排工作。2003年10月,公司停发了张先生的工资,并要求张先生办理退工手续。此后,张先生就再也没有到公司上班,开始走上创业之路。今年5月,创业受挫的张先生觉得自己从公司被迫辞职并不是自己的过错,于是向所在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恢复工作,补发、补缴2003年10月以后的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过审理认定:申诉人张先生的请求已经超过了申诉时效,不支持张先生的请求事项。张先生于是上诉到法院,法院审理后也做出了依法驳回诉讼要求的决定。至此,张先生只有叹息:这都是不懂劳动法的缘故,使自己吃了大亏。阿斌分析: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这样定《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
    2023-04-22
    430人看过
  • 终止劳动合同会发生哪些争议
    起因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企业的做法显然是违法的,仲裁机构的裁决完全正确。企业违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该工具厂故意拖延不办理劳动合同终止手续,在合同期满后不能视为形成事实劳动关系。所谓事实劳动关系是指双方当事人未按法定要求签订劳动合同,但双方都承认劳动关系存在,并相互享有权利和义务。而本案中,该工具厂在徐某明确提出不续订合同的表示后,故意拖延不办理终止合同手续,双方续有的一段时间的劳动关系,是因为该厂称到6月底才肯退还1000元押金,并非劳动者自愿,职工徐某不承认。退一步讲,即使事实劳动关系存在,企业一方也无权要求徐某按前一个劳动合同履行义务。因此,该工具厂以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为理由,不办理徐某终止劳动合同手续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其理由是不能成立的。第二,该工具厂签订劳功合同时收取风险抵押金是违法的,终止劳动关系时不予退还更是错误的。《劳动法》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
    2023-06-13
    473人看过
  • 董事薪酬争议不应被视为劳动争议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并购交易的逐步增多,董事与公司之间的薪酬纠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董事的报酬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定,属于公司治理的范畴。但董事与公司就其报酬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劳动法》的规定申请劳动仲裁,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董事对裁决结果不满意的,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方可提起民事诉讼解决工资争议,笔者认为,将董事与公司之间的薪酬纠纷视为普通劳动争议,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处理是不妥当的。董事薪酬纠纷应视为民事纠纷,由董事与公司直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首先,从经济学角度看,董事不同于普通职工。他们根据自己的人力资本投资拥有公司的部分所有权。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工资、租金、利润和企业家人力资本收益构成了新经济的增量。显然,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即企业家的创新和管理能力,是一种独立于工资的生产要素。正是基于这一因素,企业家享有对公司的部分剩余索取权。由于企业家的人力资
    2023-05-02
    68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订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承诺
    词条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更多>

    #承诺
    相关咨询
    •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计算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2-03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二)》对关于支付工资的劳动争议诉讼时效做出了对劳动者特别保护并加重用人单位义务的特别规定:“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支付工资争议,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已经书面通知劳动者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送达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用人单位不能证明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书面通知
    • 如何确定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应该在什么时候为约定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1-2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一条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下列情形,视为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一)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支付工资争议,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已经书面通知劳动者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送达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用人单位不能证明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二)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
    •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与承诺支付之日的异同,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如何确定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5-06
      方案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一条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下列情形,视为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三)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产生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福利待遇等争议,劳动者能够证明用人单位承诺支付的时间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的具体日期的,用人单位承诺支付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劳动者不能证明的,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之日
    • 如何理解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否是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真实内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2-10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85条对《劳动法》第82条中的“劳动争议之日”作了规定,即“劳动争议之日是指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如何理解该条款“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真实内涵,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法律的保护。一、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被侵害的劳动权益双方发生争议之日,而非发生争议的劳动权益被侵害之日。二、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
    •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计算为仲裁时效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05
      劳动仲裁时效不能机械地理解,“争议发生之日”也非自事实发生之日,从“人民法院案例选”上看只要是一直处在协商或请求有关部门解决过程中,可认为未超时效。再有,《人民司法》2002年第4期上《乙是否超过了仲裁的期限》一文中对《解释》用司法信箱的形式做了符合社会实际的变通。该解答对《劳动法》第82条和《解释》第3条中“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解释为:“注意期限的起算点是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如果仅有企业拖欠职工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