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在法院是有案卷存档的,但这不是刑事案中的案底,如果个人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会有不诚信的档案。
一、案底保存几年
只要触犯了法律法规,被公安机关逮捕,依法受到处罚的犯罪分子,都是会有案底的,案底是不能消除的。这份案底没有时间限制,会一直保留在公安机关,但不会对外查询,普通公民是不能随便查到其他人是否有案底的。案卷到期限后,由档案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人员共同组成鉴定小组,提出存毁意见。对不需要继续保存的登记造册。
二、卖淫被抓会留有记录吗
卖淫被抓会留有记录,一般不会被人看到。
卖淫会有案底,但是只是违法案底,不是刑事案底。
卖淫嫖娼,是指二人及二人以上,以金钱、财物为媒介,发生不正当性关系的行为。即非法的性交易,建立于金钱交易上的性关系。嫖娼在我国受到法律的禁止,卖淫嫖娼更容易传染性病,梅毒,乙肝,艾滋病等各种疾病。
“情节较轻”的情形:
1、已谈妥价格或者给付金钱等财物,尚未发生性关系的;
2、初次卖淫、嫖娼行为,认错态度好,表示悔改且具有其他特殊原因的;
3、其他情节较轻情形的。
违法案底是针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而言的,通常情况下这种案底保存在个人档案里,不会保存在户籍系统里,不可以被消掉,除非由于数据不同步,户籍地公安机关未得知,但是处理地公安机关肯定是有记录的。违法行为的案底一般影响比较轻,不会影响个人后期入党,参加工作等政审。
案底是指司法机关对违法人或犯罪嫌疑、被告人或罪犯,曾经违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一般指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或刑法的行为的档案登记,而该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嫖娼是有伤社会风化的违法行为,但并不构成犯罪。
为保护违法行为人的隐私和基本人权,公安机关不会向第三人或机构公开或给予查询的,但法定的公开、查询的情形除外。
三、服刑结束是不是没事了
服刑人员服刑期满,案件就结束了。一般情况案件会随着服刑人员被抓捕、审判、宣判、结案、服刑、释放这个过程进行最终案件完结。出狱后即意味着接受了惩罚,重新做人。因此服刑结束后就意味着案件的了解。但相关的案卷会在个人档案中注明,特别是重大刑事案件。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案底。
-
民事诉讼是否会留下案底?影响几何?
354人看过
-
2024醉驾会留下案底吗?
419人看过
-
110报警后会留下案底吗
439人看过
-
不予批捕案底会留下吗?
422人看过
-
酒后驾车会留下案底吗?
489人看过
-
遭到打架,会留下案底吗?
103人看过
案底即前科,是指某人过去有被刑罚处罚的记录,这是已经发生过的历史,没有任何人可以撤除,否则就是违规违法。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定情形下,可以封存犯罪记录。对于撤案,应当由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按法定程序进行。... 更多>
-
行政处罚会不会留案底?会留下案底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4-09-04一、行政处罚会留案底吗 会有案底的,一般正常生活没有影响,工作可能有影响,行政处罚在相应的执法机构会存有案底。其目的就是加强对犯罪人员信息的有效管理有效防控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也有助于保障有犯罪记录的人的合法权利,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 二、
-
刑事拘留会留下案底还是行政拘留会留下案底新疆在线咨询 2023-08-29无论是刑事拘留还是行政拘留都是不会留下案底的,仅在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构成犯罪的犯罪分子会留下案件记录,即案底。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
你好请问一下关于民事诉讼会留案底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4-09-09民事诉讼一般是公开审理和判决,除部分比如涉及秘密的,判决书是可以查询得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也是有案底的。如果是被判决有支付款项等义务的,可能会涉及到征信的问题。民事诉讼在法院是有案卷存档的,但这不是刑事案中的案底,对个人前途无影响。但是个人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会上不诚信的档案,可能会有影响。案底是会有的,但是原则上不会对前途有影响,民事官事非常常见,每天都能看见,谁都能遇到,不要有心理负担,真正
-
被拘留刑事诉讼会有案底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08视情况而定。如果仅仅是被刑事拘留,没有被法院依法判决的,不会留下案底。只有被法院作出有罪判决的,才会留下案底。 案底般指当事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与相关国家机关。 《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
吸毒拘留案底保留多久,一定会留下案底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26吸毒不是犯罪,不会留下案底,但根据我国相关行政法规规定,涉毒人员的违法记录不但不会消除,还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被纳入动态管理。如入住宾馆时会有人来查房、每月定期尿检等。根据《戒毒条例》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禁毒委员会可以组织公安机关、卫生行政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吸毒监测、调查,并向社会公开监测、调查结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对涉嫌吸毒人员进行检测,对吸毒人员进行登记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