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欺诈罪司法解释的规定,欺诈公私财产价值在3000元以上的,刑法金额较大的,应立案调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定金规定的金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当地执行的具体金额标准,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最高人民检察。
如何认定消费欺诈行为
消费欺诈认定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
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采用的手段。
2、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应以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为准。如果该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即构成欺诈。如果该行为不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个别消费者应证明自己确实发生误解以主张欺诈行为的成立。
3、经营者是否具有实施欺诈行为的主观方面:虽然法律、法规并未明确规定构成欺诈行为必须具有主观故意,但从文义上理解,欺诈就是掩盖事实真相误导消费者,“欺诈”二字本身已经揭示经营者具有主观故意。
使用欺诈的手段,使他人错误的处分财产就是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是经营者主观故意犯罪,在销售商品过程中,经营者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言行,使其购买与自己消费能力不符的商品属于欺诈行为,若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商品时遇到欺诈行为,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者工商局举报。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
欺诈胁迫民事行为如何认定效力?
480人看过
-
民事欺诈如何构成刑事
220人看过
-
民事欺诈罪如何处罚?
409人看过
-
欺诈的故意如何认定
373人看过
-
欺诈协议该如何认定
172人看过
-
欺诈合同如何正确认定
56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怎么认定合同民事欺诈,怎么认定合同刑事欺诈?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26一、怎么认定合同民事欺诈1、欺诈行为是欺诈人在经济合同订立过程作出的,其表现为欺骗性或虚假性要约,以诱导对方订立合同,采取欺诈手段实现签约目的,是合同欺诈的最主要的特征;2、欺诈行为的客观表现,是欺诈人对订立合同的主要条款或关键性事实作虚假介绍,使对方陷于错误,并作出错误的承诺,与其订立合同。也就是说,欺诈行为手段在客观上确实对订立合同起了作用。3、欺诈人以欺诈手段诱使对方签订合同,其实质是使所签
-
民事欺诈如何认定立案标准,应该如何处理广东在线咨询 2023-09-04应这样认定民事欺诈案的立案标准:诈骗公私财物价值达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
民事欺诈的认定和处理,法律上该如何规定山西在线咨询 2023-08-18如果一方存在着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的意愿情况之下所从事的行为,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并且该欺诈行为是无效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来进行撤销。
-
民法典规定消法55条如何认定欺诈天津在线咨询 2024-08-30《消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欺诈行为具体可以包括: (一)雇佣他人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二)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 (三)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销售明知是失效、变质、受污染商品的; (四)销售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商品的; (五)采取短尺少秤等手段,变相提高商品价格的; (六)采取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等欺骗性价格表示的等等。 (七)发
-
一般民事欺诈如何起诉湖南在线咨询 2023-08-30可以直接收集证据向当地的法院起诉即可,一般在起诉时就需要先提交起诉状,再者就是相关的证明材料,只要法院会受理自己的请求,那么就可以依法的开庭审理,这样才能保障到受害方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