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肇事者无力赔偿会不会坐牢
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且无能力赔偿数额在40万元以上的,法院可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责任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且无能力赔偿数额在80万元以上的,法院可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责任人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所以,当事人可以进行沟通解决赔偿问题,同时可以和受害者家属进行协商降低赔偿金额,毕竟如果因无力赔偿而服刑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最后,无论是加害方或是受害者方都可以通过民政部名和社会团体寻求帮助。
二、交通肇事怎么索赔
1、擅自驾驶车辆发生事故的索赔对象,未经同意擅自驾驶车辆致人损害的,应以擅自驾驶者为索赔对象。但车辆所有人和保管人存在管理上的瑕疵,则承担连带的赔偿责任。
2、无偿同乘时发生交通事故的索赔对象,无偿搭乘他人机动车,因该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受到损害的,应酌情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但基于经营目的的实施的无偿搭乘以及依法享受免票的除外。
3、出借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的索赔对象,借用他人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由机动车借用人承担赔偿责任。
三、交通事故赔偿程序是怎样的
公安机关处理交通事故,应当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确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情况后,召集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对损害赔偿进行调解。
损害赔偿的调解期限为三十日,公安机关认为必要时可以延长十五日。对交通事故致伤的,调解从治疗终结或者定残之日起开始;对交通事故致死的,调解从规定的办理丧葬事宜时间结束之日起开始;对交通事故仅造成财产损失的,调解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当事人和有关人员、调解人签名,加盖公安机关印章后即行生效。公安机关应当将调解书分别送交当事人和有关人员。调解期满后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调解终结书,由调解人签名,加盖公安机关印章,分别送交当事人和有关人员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任何一方不履行的,公安机关不再调解,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交通逃逸事故肇事者坐牢了是否就不需要赔偿
446人看过
-
无力民事赔偿是否会坐牢
383人看过
-
交通事故全责无力偿还法院判决会坐牢吗
273人看过
-
交通事故肇事方会不会赔偿误工费
390人看过
-
肇事者宁愿坐牢也不赔偿
165人看过
-
交通事故赔偿金额是多少,如果赔不起会不会坐牢
74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交通肇事要不要坐牢,会不会坐牢四川在线咨询 2021-11-06交通事故不能赔偿,可能要进监狱。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的,应当承担事故的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力赔偿金额在30万元以上的,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交通事故没有钱赔偿会坐牢吗?驾驶员酒驾撞死人无力赔偿会不会坐牢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41、在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况下,即便没有能力赔偿受害人,也不会坐牢。(没有保险吗?) 2、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构成交通肇事罪。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已赔偿无力认定会坐牢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22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要不要坐牢?这个需要看事故造成的后果和承担的责任是否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情形来加以判断,但是一般交通肇事罪,肇事方积极主动赔偿、取得受害方谅解、认罪态度好的绝大多数案件都是判处缓刑,不会坐牢。当然,最终是否能够被判缓刑,法官是根据案件事实情况综合而判决的。因为你提供的信息太少,很多关键信息无法确认,所以需要向你询问一些信息才能进一步确定。需确认的问题:事故是发生在内蒙古-赤峰
-
肇事后无力承担赔偿金额会坐牢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3-07-20肇事后无力承担赔偿金额不一定就会坐牢,如果肇事者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才会构成交通肇事罪,此时是需要坐牢的;如果肇事者无力赔偿的数额在这个标准以下,或者负事故主要以下责任的,则是不会坐牢的。
-
交通逃逸事故肇事者坐牢了是不是不需要赔偿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201、交通逃逸事故肇事者坐牢了仍然需要赔偿。 2、交通肇事构成犯罪的,应当同时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对于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