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挪用公款的刑事责任由谁负责追究
挪用公款的刑事责任由检察院负责立案侦查,也可以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二、挪用公款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
2.客体为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和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
3.主观上行为人具有行为的故意;
4.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三、挪用公款罪办案流程
1.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进行刑事拘留;
2.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和犯罪提起公诉;
3.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开庭审判。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管辖 第十九条 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n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n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
挪用公款8000怎么追究刑事责任?
437人看过
-
挪用公款私了后还追究刑事责任吗
342人看过
-
挪用公款罪不用追究民事责任吗
370人看过
-
交通事故责任追究:由谁来为交通事故的追尾负责?
390人看过
-
挪用公款能不追究刑事责任吗,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
260人看过
-
挪用公款后追究刑事责任的大致流程是什么
371人看过
-
挪用公款要追究责任的,追究刑事责任的机关怎么呢?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03追究刑事责任,是指通过侦査、起诉、审判活动,查究特定人因实施刑事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而依法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追究刑事责任的目的在于消除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法律秩序。追究刑事责任,只能由国家专门机关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按法定程序来进行。 根据中国《刑法》第八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
-
追究了刑事责任了挪用公款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会计责任是什么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20涉嫌挪用公款罪,可以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具体量刑看情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1998年4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72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1998年5月9日起施行。 第三条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以挪用公款一万元至三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以挪用公款十五万元至二十万
-
刑事案件主任回避追究案由谁来负责湖北在线咨询 2023-11-09在刑事案件中,对于书记员是否回避,应当由人民法院的院长进行决定。《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
成都怎样对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0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
-
广西省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规定重庆在线咨询 2023-08-24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