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贴现业务的会计与税务处理有何区别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05 17:53:21 138 人看过

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相继出台,商业银行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了很多变化,相应的对商业银行的税收缴纳造成一定影响,票据贴现业务的会计处理就是其中的变化之一。本文从新旧准则的差异出发,对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的会计和税务处理差异进行探讨。

新旧会计准则的会计核算差异比较

一般而言,票据贴现指银行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的票据行为,是持票人向银行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

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之前,商业银行对票据贴现业务的核算一般遵循收付实现制的原则,即在收到票据贴息的当期直接计入损益,而按照《商业汇票办法》的规定,票据贴现行为对于贴现息的处理,均是在贴现日支付票据对价时直接从票面金额中扣除。因此,一笔票据贴现业务,主要会计处理仅在贴现日和票据款项收回时反映。例如,某银行2005年11月30日对一笔面值100万元的票据进行贴现,贴现票面利率为月利率3‰,贴现期6个月,则贴现利息=100×3‰×6=1.8(万元)。

2005年11月30日,银行的会计处理为(单位:元,下同):

借:贴现——××户1000000

贷:活期存款——××户982000

利息收入——贴现利息收入——××户18000。

2006年5月30日,收回贴现票据款时: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1000000

贷:贴现——××户1000000。

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应当以权责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因此,新旧会计准则在账务处理上的区别,关键在于对贴现利息的处理方法不同。主要变化是:银行办理贴现时,按贴现票面金额,借记“贴现资产——面值”,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吸收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贴现资产——利息调整”;资产负债表日,按计算确定的贴现利息收入,借记“贴现资产——利息调整”,贷记“利息收入”科目;贴现票据到期,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吸收存款”等科目,按贴现的票面金额,贷记“贴现资产——面值”,按其差额,贷记“利息收入”科目。存在利息调整金额的,应同时结转。

由此,按照新准则的规定,上例票据贴现业务的会计处理应作如下变动:

2005年11月30日贴现业务发生时:

借:贴现资产——面值1000000

贷:活期存款——××户982000

贴现资产——利息调整18000。

2005年12月31日,计算应计入当期损益的12月一个月的利息收入:100×3‰×1=0.3(万元)。

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3000

贷:利息收入——贴现利息收入3000。

2006年1月至4月,每月计算应计入当月损益的利息收入3000元:

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3000

贷:利息收入——贴现利息收入3000。

2006年5月30日,收回票据款项,同时确认5月应计利息收入: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1000000

贷:贴现资产——面值1000000

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3000

贷:利息收入——贴现利息收入3000。

这样处理,对于持有跨期票据的银行,根据新制度规定,会减少本期收入,推迟到以后会计期间反映。由于新的会计处理方法更能反映资金占用、相应风险与收入的配比关系,从而使企业的财务状况核算更加科学。

会计税务处理差异比较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并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按照上述税收管理规定,贴现息应在贴现日全额作为营业税及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不能递延处理。

由此可见,对于票据贴现利息收入的确认,在税务上是按照旧会计准则“收付实现制”原则确认,即应在贴现日全额作为应税收入处理。而按照新会计准则,会计上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属于当期应计或已实现的贴现利息计入当期收益,不属于当期应计或未实现的贴现利息通过利息调整递延处理。这就形成了会计与税务处理上的时间性差异。企业在申报缴纳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时,应作纳税调整。具体调整方法是:会计期末,对于期末结存或未实现的贴现利息收入,应调增当期应税收入;下期,将上期结存或未实现的贴现利息转作利息收入后,应调减当期应税收入。

以上述票据贴现业务为例,2005年末,税务上应确认的贴现利息收入为18000元,而会计上只确认了贴现利息收入3000元,差额为15000元(贴现资产——利息调整科目的贷方余额),因此2005年应调增应税收入15000元;2006年,税务上不再确认贴现利息收入,而会计上确认的贴现利息收入为15000元,因此2006年应调减应税收入15000元。

问题与建议

对于转贴现业务,笔者认为按照税收受益原则,对来源于客户的贴现利息,应该由贴现银行和转贴现银行按持有期间,分别进行收入确认和缴纳营业税,而对于因转贴现价格波动而产生的利息,则由贴现银行和转贴现银行分别记入“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支”,不再缴纳营业税。这样处理,一是按照税收受益原则,使税收合理性得到加强;二是会计收入与应税收入保持一致,便于企业计算缴纳税款,也方便税务机关对企业应税收入的监督检查。三是有利于鼓励市场公平竞争,促进票据业务健康发展。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4日 06: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票据贴现相关文章
  • 银行票据贴现业务存在哪些会计与税法上的差异
    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相继出台,商业银行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了很多变化,相应的对商业银行的税收缴纳造成一定影响,票据贴现业务的会计处理就是其中的变化之一。本文从新旧准则的差异出发,对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的会计和税务处理差异进行探讨。新旧会计准则的会计核算差异比较一般而言,票据贴现指银行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的票据行为,是持票人向银行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之前,商业银行对票据贴现业务的核算一般遵循收付实现制的原则,即在收到票据贴息的当期直接计入损益,而按照《商业汇票办法》的规定,票据贴现行为对于贴现息的处理,均是在贴现日支付票据对价时直接从票面金额中扣除。因此,一笔票据贴现业务,主要会计处理仅在贴现日和票据款项收回时反映。例如,某银行2005年11月30日对一笔面值100万元的票据进行贴现,
    2023-05-05
    326人看过
  • 票据贴现与票据承兑的区别
    ①票据贴现是指持票人为了资金融通的需要而在票据到期前以贴付一定利息的方式向银行出售票据。对于贴现银行来说,就是收购没有到期的票据。其贴现期限短,一般不超过6个月,而且可以办理贴现的票据也仅限于已经承兑的并且尙未到期的商业汇票。②票据承兑是指汇票的付款人承诺负担票据债务的行为。承兑为汇票所独有。汇票的发票人和付款人之间是一种委托关系,发票人签发汇票,并不等于付款人就一定付款,持票人为确定汇票到期时能得到付款,在汇票到期前向付款人进行承兑提示。如果付款人签字承兑,那么他就对汇票的到期付款承担责任,否则持票人有权对其提起诉讼。
    2023-04-23
    181人看过
  • 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
    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计算应收票据的到期价值第二步:计算贴现利息贴现利息=到期价值×贴现率△360×贴现天数其中:贴现天数=票据期间-所持票据期限第3步:计算贴现收入第4步:准备会计分录借方:银行存款[贴现收入]财务费用价值]信用:应收票据[票据面值]财务费用[贴现收入与票据面值的差额]例如:60天到期,票据面值于2001年4月30日和4月15日发行,利率为10%,面值为60万元按16%的折现率打给银行。计算过程如下:(1)票据到期价值=600000+600000×10%△360×60=10000(元)(2)贴现利息计算首先计算到期日:4月15日发行,到期60天,到期日为6月14日。计算过程如下:4月:30-15+1=16天5月:31天6月:13天总计:60天重新计算折扣天数:45天,从折扣日4月30日到到期日6月14日。计算过程如下:4月:30-30+1=
    2023-05-02
    424人看过
  • 票据贴现业务的固有风险
    所谓票据贴现,是指收款人或持票人将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等,以下均简称银行)申请贴现,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收款人的一项短期融通资金业务。在办理承兑时,由于银行或出票人承担了到期无条件付款的责任;如果在到期日申请人不能对贴现行付款,承兑银行或出票人就必须在到期日对票据持有人无条件给付资金,这就是信贷授受风险,因此银行必须谨慎行事,应按照与贷款同样的原则审批承兑业务。所以如何加强票据贴现的风险管理与防范,已成为我们从事票据贴现业务的一项重要议题。1.对承兑人的风险所谓承兑,即承诺兑付,是指付款人在汇票上签章表示承诺将来在汇票到期时承担付款义务的一种行为。根据票据法有关规定,商业汇票的付款人即是承兑人,对持票人负有到期无条件支付票款的责任。由此可见,贴现银行的第一债务人即是票据的承兑人,当票据贴现后,贴现银行与承兑人的关系就相当于收款人与付款
    2023-04-23
    463人看过
  • 银行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方法
    随着金融业改革的深化,新的《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法规相继出台,商业银行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了很多变化。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票据贴现业务的会计处理就是其中的变化之一,它对商业银行确认损益有相当的影响。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之前,按照1993年《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规定,商业银行对票据贴现业务一直遵循收付实现制的原则,即“贴现发放款按贴现票据的面值计价,利息和手续费部分计入当期损益”。2000年财政部发布《关于印发〈公开发行证券的商业银行有关业务会计处理补充规定〉的通知》中,进一步明确“贴现票据的到期价值与支付的票据贴现款项之间的差额,作为贴现利息,计入贴现当期损益”。这样规定有一定的业务发展背景:首先,在我国无论是商业承兑汇票,还是银行承兑汇票,期限都限在6个月以内,跨度较短;其次,票据贴现业务基本上都是贴息式,即贴现用票据面值扣减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余值
    2023-05-04
    208人看过
  • 办理票据贴现是指什么业务?
    企业在开展贸易,会用到大量的资金用来支付货款。在企业支付结算方式中,有电汇、转账、本票及银行汇票等。这些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企业持有汇票,未到期前还可以贴现。现在很多银行都有票据贴现业务,专门针对企业,那么,办理票据贴现是指什么业务?我们一起通过本文做个具体了解。一、办理票据贴现是指什么业务?票据贴现是对持票人来说,贴现是将未到期的票据卖给银行获得流动性的行为,这样可提前收回垫支于商业信用的资本,而对银行或贴现公司来说,贴现是与商业信用结合的放款业务。票据的所有权人是银行。般而言,票据贴现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1、贴现是指客户(持票人)将没有到期的票据出卖给贴现银行,以便提前取得现款。一般工商企业向银行办理的票据贴现就属于这一种;2、转贴现是指银行以贴现购得的没有到期的票据向其他商业银行所作的票据转让,转贴现一般是商业银行间相互拆借资金的一种方式;3、再贴现是指贴现银行
    2023-04-19
    302人看过
换一批
#票据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票据贴现
    相关咨询
    • 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如何处理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16
      现在会计准则将应收票据贴现分为附追索权和不附追索权的票据贴现,两者会计处理是不一致的(会计处理不分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操作完全一致): 1.不附追索权,相当于出售应收票据,到期承兑人不付款时,被贴现人无权要求企业归还贴现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2.附追索权,相当于利用票据进行抵押贷款,到期承兑人不付款时,被贴现人有权要求企业归还贴现款。 a.贴现时: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 票据质押与贴现的区别有哪些?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06
      贴现是债权的转让,票据到期后银行应先给承兑人收款,如果未能收回才可向贴现申请人追索;而票据抵押业务中抵押申请人与贷款银行是一种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在票据到期之前,申请人应主动归还贷款,赎回抵押票据,到期时再由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收款。
    • 票据贴现与一般借款的区别
      宁夏在线咨询 2021-11-14
      一、融资期限不同。一般贷款期限短的几个月,长的可以达到五年以上,票据贴现期限最长不超过六个月,贷款到期可以延期,但贴现不存在延期问题,只有到期不付款时的追索问题。二、款项用途是否有不同约定。一般而言,贷款都约定了贷款的用途,而企业申请贴现,不需要就贴现所得款项的用途作为承诺或说明,银行也没有这方面的审查义务。三、收取利息的方式不同。一般贷款的利息在贷款到期或约定期限内定期收取,通常称为先贷款后收取
    • 票据贴现期限与票据信用状况的区别
      贵州在线咨询 2021-09-29
      票据业务以银行和企业信用为前提。对贴现银行而言,通常对一些信用程度较高企业的票据采取优惠价格;同时,对有经常业务往来,并有良好信用的客户,也采取优惠利率的方式。另外,根据流动性偏好,对于不同期限、不同票面金额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通常采用不同的利率定价。由此可以看出,票据的涨跌跟公司本身的管理有很大的关联,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各股东在选任经营者时,需要从各方面考虑,否则不仅会导致公司无法盈利,还有
    • 办理票据贴现是指什么业务?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2-12
      票据贴现是对持票人来说,贴现是将未到期的票据卖给银行获得流动性的行为,这样可提前收回垫支于商业信用的资本,而对银行或贴现公司来说,贴现是与商业信用结合的放款业务。票据的所有权人是银行
一般而言,票据贴现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