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第二十一条内容规定如何?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13 20:13:46 60 人看过

民法典第二十一条内容规定

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解读

民法典第20以及第21条是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范围的规定,即8周岁以下者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未成年人以及成年人。换句话说,所有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只不过8周岁以下者,属于法律强制规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而超过8周岁的未成年人,原则上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若要认定超过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须结合第24条第1款规定,即申请宣告。如果没有申请宣告且获得法院认定,则不能主张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继而主张其所实施的法律行为无效。

关于“8周岁以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未成年人或成年人”都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这里应当做限缩性解释,因为暂时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未成年人或成年人都不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只有持续地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或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才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比如,醉酒之后不省人事(俗话说“断片儿”)后显然属于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情形,但这绝对不能认定其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其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也是无效的,因为该表示欠缺效果意思、表示意识甚至行为意思。虽然他不能实施有效的意思表示,但却可以接受意思表示,换言之,意思表示仍然可以正常到达该人,虽然存在到达障碍,但由其承担到达障碍的不利后果。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7日 02: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自然人相关文章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是什么内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百四十三条是什么内容?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二、民事行为无效的情况根据《民法典》规定下列几种民事行为无效:(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但间歇性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确能证明是其在没有发病期间实施的,并且符合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条件的,应当认定有效。(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损害国家利益的。(4)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5)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6)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其中,(1)(2)属于“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3)在没有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前提下,根据《民通意见》与主流观点,该行为应
    2023-04-13
    429人看过
  • 民法典中有关第四十条的规定
    《民法典》第四十条规定的内容是,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利害关系人是指,被申请宣告失踪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其他与被申请人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下落不明是指,公民离开自己的最后住所地或居所地之日,没有任何消息,且中间连续计算满2年,不能间断。哪些情形法院可认定为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的胁迫1、以给自然人及其近亲属等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非法人组织的名誉、荣誉、财产权益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其基于恐惧心理作出意思表示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的胁迫。2、法律依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二条《民法典》第四十条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2023-07-01
    402人看过
  • 刑法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一条回避规定解析
    对回避的规定如下:下列人员适用回避: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在下列情况下,以上人员应当申请回避: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担任过本案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的;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公司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公司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股东应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股东不按照上述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专门人民法院案件的管辖另行规定。第三十一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
    2023-07-17
    400人看过
  •  2021年民法典第1042条如何规定的?
    根据民法典第1042条的规定,禁止实施包办、买卖婚姻以及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包括收取婚姻报酬、与第三者同居、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家庭成员或遗弃家庭成员等。当事人做出这些禁止性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如包办、买卖的婚姻是可撤销的,重婚是无效婚姻,这些规定旨在维护家庭安稳,促进社会和谐。根据民法典第1042条的规定,禁止实施以下行为:包办、买卖婚姻以及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收取婚姻报酬,与第三者同居;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家庭成员或遗弃家庭成员。当事人做出了这些禁止性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例如:包办、买卖的婚姻是可撤销的;重婚是无效婚姻。都属于维护家庭安稳的规定,是促进社会和谐的规定。 民 法 典 1 0 4 2 条 具 体 内 容 是 什 么 ?民法典第1042条规定了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其中包括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等财产。同时,该条
    2023-09-05
    390人看过
  • 婚姻第二十二条规则的内容是什么?
    第二十二条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释义】本条是关于子女姓氏的规定。根据本条规定,子女可以随其父亲或母亲的姓。随父姓或随母姓,就是指以其父母的姓作为自己的姓氏,也就是说子女的姓氏与其父亲的姓或其母亲的姓相同。父母在子女出生后,可以协商以谁的姓作为子女的姓氏。如夫姓王,妻姓李,其子女可以姓王,也可以姓李。目前,我国多数子女随其父亲的姓。姓名是以确定和代表个体自然人并与其他自然人相区别的文字符号和标记。姓名是自然人人身性格特征的重要标志,是自然人姓名权的客体。姓名的意义在于,姓名在法律上使一个自然人与其他自然人区别开来,以便于其参加社会活动,行使法律赋予的各种权利和承担相应义务。姓名包括姓和名。其中姓是一定血缘遗传关系的记号,标记着个体自然人从属于哪个家族血缘系统,也可以说姓氏是表示个人同一性的称呼。《辞海》中,“姓”是指“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并举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者,名平
    2023-03-04
    151人看过
  • 我国民法典中第518条的内容
    我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一条是合同中所涉及到债的相关规定,根据我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对于民法中债的划分,根据债权是否可以根据份额分割可以分为按份之债和连带之债,而第五百一十八条对连带之债进行了定义,连带之债中的部分或全部的债权人都可以向债务人主张债权,若是连带债务人,则债权人可以向部分或全部债务人主张。我国民法典是如何规定转继承适用范围的内容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继承开始后,受遗赠人表示接受遗赠,并于遗产分割前死亡的,其接受遗赠的权利转移给他的继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的除外。”转继承的适用范围有以下几种:第一、只有在被继承人死亡之后,遗产分割之前,继承人也相继死亡,才发生转继承;第二、只有继承人在前
    2023-07-01
    364人看过
  •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应该如何运用
    虽然《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法院应准予离婚。但要离婚必须拿出证据来。在实践中,空口向法院陈述分居的事实往往是无力的,夫妻分居没有第三人和其他证据证明,双方各执一词,会导致法院无法认定或不予认定双方的分居事实,便不能适用双认定方分居两年以上的事实。因此处于分居状态的当事人应该留心收集分居期间的证据,如证人证言、另寻住所的租赁合同、新住址接收的信件,都可以成为证明分居的证据。一、分床不分房,法院难认定是分居因为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多数的夫妻还只拥有一个住处,或者无力负担长期在外单独租房居住,因此夫妻感情不和后,同房不同床,各自分灶吃饭。在一方提起诉讼离婚时,如果另外一方不承认分居事实,外加夫妻同居是纯属私人事务,他人很难为此作证,因此法院一般不予采信。二、夫妻异地居住,不一定是法律意义上的“分居”有的夫妻因为就业、学习等的原因并不在一个地方生活,所以地理意义上的
    2023-06-13
    394人看过
  •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内容是,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1、一方的婚前财产;2、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3、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婚前财产是指夫妻在结婚之前各自所有的财产,包括婚前个人劳动所得财产、继承或受赠的财产以及其他合法财产。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民法典第192条规定内容《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的是诉讼时效届满的效果。具体是指,对于适用诉讼时效的案件,诉讼时效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时效届满的抗辩,以抗辩对方的诉讼请求,这种抗辩是永久性抗辩;但是如果诉讼时效届满义务人没有提出诉讼时效抗辩,而是履行了义务,后续不得援引诉讼时效抗辩要求对方返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
    2023-08-09
    466人看过
  • 民法典一千一百一十一条内容是怎么样的?
    一、民法典一千一百一十一条内容是怎么样的第一千一百一十一条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释义】本条是关于养父母和养子女之间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收养是一方当事人领养他人的子女为自己的子女的行为,通过收养行为,收养人和被收养人之间形成了拟制的血亲关系。二、收养各方应具备的条件1、被收养人应具备的条件《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三条规定:下列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一)丧失父母的孤儿;(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2、收养人应具备的条件《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八条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
    2023-04-13
    438人看过
  • 专利法第二十三条是如何规定的?
    一、专利法第二十三条是如何规定的?《专利法》第二十三条是对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条件的规定。《专利法》第二十三条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现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相比,应当具有明显区别。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不得与他人在申请日以前已经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本法所称现有设计,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设计。二、《专利法》第二十三条如何理解1、外观设计应当具有新颖性即与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并且不相近似。其出版公开的范围为国内和国外,公开使用的范围为国内。这里讲的“公开使用”,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相同的实物公开销售或者使用。因而,在新颖性方面,与发明和实用新型的标准是一样的。2、外观设
    2023-04-29
    206人看过
  •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都有哪些规定?
    一、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都有哪些规定《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二、民法典中对夫妻财产划分的规定《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第一千零六十三条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
    2023-04-13
    151人看过
  • 商标法第六十二条释义的内容
    从事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从事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负有依法进行商标注册、管理、复审工作的职责,必须秉公执法,廉洁自律,忠于职守,文明服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从事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工作的人员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这些行为主要包括:1.玩忽职守,是指从事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履行、不正确履行或者放弃履行职责,违法办理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事项;2.滥用职权,是指从事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滥用职权或者超越职权,违法办理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事项;3.徇私舞弊,是指从事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个人私利或者亲友私情而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违法办理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事项;4.收受当事人财物,是指从事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
    2023-03-30
    199人看过
  • 答:《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规定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婚姻效力相关内容。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婚姻效力是无效的。根据法律规定,法定无效事由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无效等。婚姻效力的判决是一审终审吗婚姻效力的判决是一审终审。婚姻效力的案件属于非诉讼案件,其目的是确认民事主体间的关系,不存在原被告,适用特别程序,适用特别程序的诉讼案件按照法律规定可以适用一审终审制度。相关法律知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一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不得申请再审。宣告婚姻无效一审终审后不服能否申请再审1、法院审理宣告婚姻无效案件,有关婚姻效力的判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不能提起上诉。涉及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的,可以调解。2、我国法律关于婚姻效力的判决采取一审终审制。婚姻无效是指当事人双方不具法定结婚条件或没有履行法
    2023-07-18
    483人看过
  • 《民法典》第二十五条规定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
    民法典对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定如下:1、工资、奖金、劳务报酬;2、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3、知识产权的收益;4、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有明确表示归个人的除外;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这里涉及到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法律上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是指,夫妻关系在婚姻登记部门办理结婚证时始,终于办理离婚证明或法院起诉,作出的离婚判决生效时止。《民法典婚姻篇》关于财产分割的问题《民法典婚姻篇》关于财产分割的问题如下:1、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行为的;2、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的。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
    2023-07-11
    192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自然人
    词条

    自然人即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其外延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自然人与公民不同,公民仅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自然人得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 更多>

    #自然人
    相关咨询
    • 新民法典第二十一条规定了什么,有哪些规定
      福建在线咨询 2023-10-21
      新民法典二十一条的规定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 民法典第三十六条内容解读
      河北在线咨询 2023-11-13
      是关于撤销监护人资格的规定,法律对监护人资格的撤销作出规定,系对监护人失职行为的惩罚,最终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被监护人的利益。主要通过对监护人资格的申请主体、适用情形作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同时强化了民政部门的职责。
    • 民法典规定第三十三条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08
      依据法律相关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本条是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以及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不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如何处理的规定。依上述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民法典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的是什么?
      广东在线咨询 2023-11-28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一)作品; (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三)商标; (四)地理标志;(五)商业秘密;(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七)植物新品种;(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 民法典第33条是如何规定的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2-08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协商确定的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