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年养老金能涨多少?
总体上调5%左右
日前,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2018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18年1月1日起,为2017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7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
我们注意到,虽然今年养老金总体涨幅较2017年的5.5%有所下调,但随着继续上调,今年养老金已实现“14连涨”。这对广大退休人员来说是一颗“定心丸”,意味着今年拿到手的钱又会变多。
人社部表示,此次调整是国家继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统一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以来,继续同步安排适当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预计将有1.14亿名退休人员受益。
二、今年养老金如何调整?
两类人养老金涨得多
此次调整,继续统一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定额调整体现社会公平,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调整标准基本一致;挂钩调整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使在职时多缴费、长缴费的人员多得养老金;适当倾斜体现重点关怀,主要是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群体予以照顾。
根据通知,挂钩调整要体现“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可与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可适当提高调整水平,继续确保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基本养老金不低于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水平。
也就是说,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这两类人的养老金会适当涨得多一点。
三、何时能发放到位?
各地要于5月31日前报批实施
此次养老金上调什么时候能发放到位?人社部要求,文件印发后,各地区将按照国务院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报人社部、财政部审批后抓紧组织实施,尽快把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
通知明确了具体时间表,各地区要于2018年5月31日前报送人社部、财政部审批。
通知还要求,各地区要严格按照两部批准的实施方案执行,把各项调整政策落实到位,不得自行提高调整水平、突破调整政策。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提前做好资金安排,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不得发生新的拖欠。
相信大家在看过以后都有了较为明朗的认识了。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相应的举措也在不断地加强。我国社保养老金本着多缴多得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进行发放。并在规定时间内发放。
-
企业补充养老金有哪些内容
53人看过
-
退休养老金涨有哪些规定
495人看过
-
养老金由哪些内容构成
484人看过
-
养老险退休金基本内容有哪些
161人看过
-
哪些人养老金涨幅最大
278人看过
-
养老金发放管理办法有哪些内容
97人看过
-
养老金滞纳金都有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3-05-221、滞纳金是指行政机关对不按期限履行金钱给付义务的相对人,课以新的金钱给付义务的方法。目的是促使其尽快履行义务,属于行政强制执行中执行罚的一种具体形式。 2、其特征是: (1)适用于负有金钱给付义务。 (2)义务人超过规定期限不履行义务。 (3)可以反复为之,具体表现为按日加收。如按照税法有关规定,税务机关对不按规定期限交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拖欠税款,依法按日加征一定比例的罚金。主要适用于税收
-
养老金并轨内容都有哪些?法律上面对此有哪些规定?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27改革可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适当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
-
上海最新养老金涨息有哪些消息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28具体办法: 1、统一增加60元 2、按本人职保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加2.5元,累计不足37.5元的按37.5元增加 3、以本人2016年12月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增加2.5%。 另外,为了体现对高龄人员的关怀,本市今年继续对企业退休人员中2016年底男满65岁、女满60岁的高龄人员在以上三项普加的基础上再增加20元。 本次调整的时间统一从2017年1月起实施,也就是从2017年1月起
-
养老金并轨相关内容有哪些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091、所谓养老金并轨,是指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计算方法: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a+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以上两项之和为每月领取额。注意:基本养老金每年7月根据全省统一公布的方案实施年度调整。
-
涨养老金的信息是真的吗关于养老金有哪些规定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10中国养老金主要分为两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被舆论广泛称为养老“双轨制”,两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种歧视性的制度,在中国已经持续20年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同: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