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致人死亡的如何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01 15:40:55 319 人看过

行为人过失致人死亡的不应当以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而是应当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量刑。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过失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行为。行为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犯罪情节较轻的,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情形

1、将过失致人死亡结果作为结果加重犯的情况有:

(1)故意伤害罪致死、强奸致死、绑架致死、非法拘禁致死、抢劫致死属于结果加重犯,其要求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有直接因果关系。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致死、虐待致死也是结果加重犯,但其特殊性在于:虽然犯罪的基本行为与被害人自杀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但刑法仍将其列为结果加重犯。

(3)侮辱罪、诽谤罪、遗弃罪,没有将过失致人死亡规定为法定的结果加重犯。

2、将过失致人死亡拟制为故意杀人罪的情形有:

(1)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

(2)刑讯逼供或暴力取证致人死亡的;

(3)虐待被监管人致人死亡的;

(4)聚众打砸抢致人死亡的;

(5)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

这些情形中的致人死亡是指过失致人死亡,但将之拟制为故意杀人罪。

3、将过失致人死亡转化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的情形有:非法组织卖血、强迫卖血,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依照故意伤害罪论处。这里的造成伤害是指过失所为。过失致人重伤,定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死亡,定故意伤害(致死)罪。

4、将过失致人死亡与基本犯罪行为从一重罪论处的情形有:抢夺过程中过失致人死亡,触犯抢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择一重罪论处。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7日 07: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婚姻自由相关文章
  • 故意杀人中止后过失致人死亡定罪
    对于故意杀人中止后过失致人死亡定罪这个问题理解,我们先根据具体的司法实践经验,对过失致人死亡罪以及故意杀人罪进行解析。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1.首先是加害人过于自信所带来的当事人的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二者之间的区别: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已经知晓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他人的死亡,但是由于自身的自信,认为自己的能够避免他人死亡情形的。这点往往常见与,行为人对于自己的技术,经验或者是知识方面的盲目自信所导致的。他们轻信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使得对方不会死亡。而间接故意杀人则不同,虽然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相同,行为人也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给对方带来死亡,但是没有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而是采取了放任的态度,最终导致了当事人的死亡。举个例子而言:A将B撞倒,此时A认为自己有一定的医术水平,对B进行施救,但是B死亡,此时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但是如果此时A见到B受伤,并没有上前予以
    2023-06-17
    116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
    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凭借一定的自认为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的因素,如行为人自身能力方面的技术、经验、知识、体力等因素,或他人的行为预防措施,以及客观条件或自然力方面的有利因素等,轻信他人死亡的结果不会发生,以致他人死亡的结果最终发生了。间接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对这种结果的发生采取听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态度,从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的相似点在于:两者都发生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行为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且都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第一,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二者虽然都是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使他人死亡,但间接故意杀人中行为人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未发生错误的认识和估计,因而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即他人
    2023-06-11
    438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会转化为故意杀人的吗
    过失致人死亡不会转化为故意杀人,两者存在很大的区别。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一、正当防卫打死人该如何认定?正当防卫打死人一般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二)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是:1、行为人具有致人死亡的行为;2、客观上必须发生了致人死亡的结果;3、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三)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主体;(四)本罪在犯罪主观上的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该过失是针对死亡结果而言。二
    2023-06-26
    355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会转化为故意杀人的吗
    一、过失致人死亡会转化为故意杀人的吗1.过失致人死亡不会转化为故意杀人,两者存在很大的区别。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故意伤人致人死亡判刑几年故意伤人致人死亡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果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
    2023-06-12
    149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是否可被视为故意杀人罪?
    过失致人死亡不会转化为故意杀人,两者存在很大的区别。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故意杀人中止过失致人死亡如何定罪1、对于“故意杀人中止”的解释为:行为人产生故意杀人意愿并且做出了犯罪预备,或者在还没有实行完毕就放弃了犯罪的想法和行动,没有造成犯罪结果的发生,为中止犯罪。没有造成损害的,可以不予以处罚或者从轻处罚。对于中止犯罪的要求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中止犯罪的有效性。也就是因为行为人的故意杀人行为中止了;而没有对他人造成生命危险,此为故意杀人中止。2、在行为人虽然中止了故意杀人的行为之后,没有完全阻断或者阻止对他人生命安全的威胁;而导致他人死亡,此为犯罪中止过失致人死亡。3、过失致人死亡罪,客观上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导致了
    2023-07-06
    403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会转化为故意杀人吗
    其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方面,前者以故意为其心理主观状态者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后者相对量刑较轻。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故意杀人罪是对死亡的结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过失致人死亡罪则对结果的发生持否定的态度。一、过失杀人量刑标准具体是什么过失杀人的量刑标准为: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二、过失杀人罪的详细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本罪的构成要件是: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构成本罪,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1)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2)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
    2023-06-26
    137人看过
换一批
#结婚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婚姻自由是我国《民法典》的一项基本原则,包括结婚自由、离婚自由和不结婚的自由。 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构成了婚姻自由原则完整含义,结婚自由是实现婚姻自由的先决条件,离婚自由是结婚自由的重要补充,没有离婚自由,就不可能有完全的婚姻自由。 婚姻自由... 更多>

    #婚姻自由
    相关咨询
    •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如何认定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转化为故意杀人行为?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27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如何认定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向故意杀人行为转化的问题1、行为人过失致人重伤,客观上被害人已经达到无法救治、必然死亡的程度,由于行为人误认为只造成了重伤,为逃避罪责而逃之夭夭,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基于过失行为而负有紧急抢救的义务,如果及时进行抢救,虽然被害人仍然死亡,行为人的行为属于过失致人死亡罪。而行为人故意逃避抢救义务,主观上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因此,行为人主观心态和客观行为
    • 故意杀人行为如何转化为过失致人死亡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07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如何认定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向故意杀人行为转化的问题1、行为人过失致人重伤,客观上被害人已经达到无法救治、必然死亡的程度,由于行为人误认为只造成了重伤,为逃避罪责而逃之夭夭,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基于过失行为而负有紧急抢救的义务,如果及时进行抢救,虽然被害人仍然死亡,行为人的行为属于过失致人死亡罪。而行为人故意逃避抢救义务,主观上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因此,行为人主观心态和客观行为
    • 故意杀人中止后过失致人死亡如何定罪?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04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终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因此故意杀人中止后过失致人死亡,涉嫌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当数罪并罚。
    • 如何区分过失致人死亡和故意杀人罪?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28
      其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方面,前者以故意为其心理主观状态;后者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后者相对量刑较轻。是对死亡的结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则对结果的发生持否定的态度。
    • 如何区分过失致人死亡罪和故意杀人罪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07
      故意杀人和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人在客观方面上都实施了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且发生了他人死亡的结果,区别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故意杀人,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致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如果是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则成立直接故意,如果是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则成立间接故意。但,不管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在定性上均定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人在主观上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