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了,孩子的奶奶一般没有抚养权。母亲是孩子的第一抚养人,如果母亲真的没有能力了,或者是母亲对于孩子并不是特别的好,奶奶可以去法院进行起诉申请,把孩子的抚养权争取到自己的名下。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父母属于孩子的法定义务人,也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
父亲去世了,房子怎样继承
父亲去世了,房子的继承如下:有遗嘱的,按遗嘱来;没有则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法定继承如下:
1、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2、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一、房屋继承的步骤
1、房屋评估。首先必须通过评估公司对房屋进行市值评估。评估公司会根据房屋所处的路段、坐向、楼层、楼龄等重要因素,作出专业的价格分析和楼价评估,定出准确的物业市值价格;
2、继承公证。申请人应当到房屋所在地的公证处办理继承公证,领取继承公证书。在办理公证时,必须提供房屋权属人的死亡证明书、合法机关出具的合法继承人名单证明,如有遗嘱应出示原房屋权属人立有的遗嘱原件。若部分合法继承人自愿放弃继承权,必须出具放弃财产承诺证明;
3、房屋测绘。申请人须到房地产测绘部门申请办理房屋面积测绘或转绘手续,领取测绘成果或者附图,以便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4、继承登记。申请人持房地产权证、继承公证书、房屋测绘等证明到房地产交易申请继承登记手续。填写《房地产产权登记申请书》,并递交上述资料后,办案人员将收件立案受理,并核发回执。待一切资料审核后,即发放已更改权属人的房产证明;
5、规定需递交的其他资料。如涉及该房屋权属等事项是法院判决、裁定或调解的,必须缴交法院判决书、裁定书或调解书等。如该房屋经实地测绘,发现已经改建或存在违法建设的,必须提交规划部门的报建审核书或处理决定书。
二、屋继承公证所需材料
1、被继承人死亡证明;
2、该套房屋的产权证明或其他凭证;
3、户口簿或其他可以证明被继承人与法定继承人的亲属关系的证明文件;
4、被继承人所立遗嘱,该遗嘱必须是已公证过的遗嘱,其他形式的遗嘱由于无法认定其真实性,因此暂不予采纳;
5、继承人的身份证件;
6、其他公证处要求提供的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抚养权新规2024父亲去世孩子谁抚养
377人看过
-
父亲遗弃子女如何起诉母亲赡养父亲和抚养权
484人看过
-
孩子父亲去世怎么更改抚养权
372人看过
-
没有养过孩子父亲能夺抚养权吗?
78人看过
-
没有父亲的孩子抚养权应如何判定
452人看过
-
五岁孩子父亲去世了抚养权是谁的
459人看过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
孩子父亲去世母亲有权拿到抚养费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02-06第一孩子父亲去世后孩子的第一抚养权是母亲只要母亲能拿出能抚养孩子的经济能力就行。 第二孩子父亲去世后的赔偿金继承人是孩子除非孩子失踪或者已过世赔偿金才能有其他家属继承。在离婚后母亲已不算是继承人。 但是 第三赔偿金在孩子未满18周岁以前必须由孩子相关亲属给予保管直到满18周岁。按照亲属关系来讲直系属于第一梯队。非直系亲属属于第二梯队。所以母亲是可以保管这笔赔偿金。 最后还有一点如果在未经继承人的同
-
-
-
孩子的抚养权和父亲的抚养权协议有效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04-27子女的抚养问题,夫妻双方是可以协议离婚约定的。 孩子抚养协议是在夫妻自愿协商的基础上作出的,是作为在离婚协议一部分存在的,而且在登记离婚时,受到法律确认的,具有法律效力。所以,孩子抚养协议应该将夫妻双方的个人情况,子女的情况,抚养费的安排,探视权等方面安排一一列明,并就孩子抚养协议自愿达成一致,双方都要遵守履行。
-
父母去世后母亲和儿子没有抚养权, 孩子的财产怎么继承贵州在线咨询 2022-01-30如果没有遗嘱可以按照法定继承办理,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