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对网民的法治教育,积极引导网民文明上网。
网民有言论的自由,但在行使自已的言论自由权利时,不得违反国家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网民在网络上遨游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并要对此承担法律责任。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对首例“网络暴力”案的判决,就有很好的法治教育作用。
二、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步伐,使信息的披露与保护在法律的规范下达到平衡。
要防治网络诽谤,应加强法治建设,用法律手段保护网络隐私权不受侵犯。中国现行法律里面有许多与名誉权有关的规定,这些规定散见于前述的法规中。但是就公民隐私权的立法抑或是公民个人信息立法尚是一片空白,特别是在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题上,中国基本还处于无法可依的状况,而在首例“网络暴力”案就是因为网民对他人如住址、电话、单位等个人信息的传播,致使一些诽谤性的语言攻击能准确地瞄准被传播者。网络侵犯隐私权的情形主要集中在个人信息在收集、处理、传输和利用等环节中。世界上国家或地区已经有超过50个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通过限制公权力的途径来保护个人信息已经是通用做法,这方面中国尚处于落后地步,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会有效遏制网络诽谤行为。
三、建立合理的网络规则,加强行业自律,同时建立完善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
中国互联网协会曾于2002年发布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然而,该公约规定:中国互联网行业从业者接受该公约的自律规则,均可以申请加入本公约;本公约成员单位也可以退出本公约。实际上该协会也就200来个会员单位,为数甚少。2003年,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30多家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共同签署了《互联网信息服务自律公约》,承诺自觉接受管理和公众监督,坚决抵制“有害信息”,但参与者只有30来个,这个数量是中国互联网的冰山一角。建议互联网行业采取律师业的做法,从事互联网经营的单位当然是中国互联网协会的会员,当然地受《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的约束,这样才有自律力度,同时要建立起违反行业纪律的惩处制度。
网络诽谤时隐时现,只有切实将其纳入法治轨道,并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政策、方针,网络诽谤才可能最终烟消云散,人与网络才能和谐相处,到那时,诽谤不再,自由依旧。
-
网络诽谤的预防办法
266人看过
-
预防网络诽谤的方法
242人看过
-
怎么预防网络诽谤的发生
114人看过
-
公安机关如何处理诽谤罪
466人看过
-
公安机关如何应对侮辱诽谤?
223人看过
-
公安机关如何处理诽谤公安人员的案件
203人看过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更多>
-
如何删除公安机关网站诽谤信息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22要想删除百度搜索的诽谤新闻。一、可以在百度下方的投诉建议栏里点击举报时要求删除。二、如果是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举报,如果经过查证属实,是刑事案件的最好证据。案子成立后,诽谤信息自然应该删除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关于办理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
-
公安机关对如何定罪诽谤罪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17没有真凭实据最好不要猜疑,如果确实有诽谤行为,造成他人不良后果,甚至给他人的名誉造成极坏影响的,影响他人家庭生活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保存相关证据向法院起诉。
-
网络诽谤如何认定,网络诽谤罪如何认定,网络诽谤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河北在线咨询 2022-04-01在网络诽谤中,诽谤成立的要素之一,就是看诽谤者所选择的传达信息的方式是否属正常的、能够阻止第三人的接触的途径。我们可以假设有这么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发出信息者所选择的途径是电子邮件,收件地址仅为某一人所知,是纯粹的私人邮箱;第二种情况也选择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但收件地址却可以为数个人,这可能是某个组织的人所共同拥有邮件址;第三种情况是制作成网页,可以供人们浏览等等。根据一般的法律判断,上述第二种
-
网络诽谤怎样认定,如何认定网络诽谤罪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27在网络诽谤中,诽谤成立的要素之一,就是看诽谤者所选择的传达信息的方式是否属正常的、能够阻止第三人的接触的途径。我们可以假设有这么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发出信息者所选择的途径是电子邮件,收件地址仅为某一人所知,是纯粹的私人邮箱;第二种情况也选择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但收件地址却可以为数个人,这可能是某个组织的人所共同拥有邮件址;第三种情况是制作成网页,可以供人们浏览等等。根据一般的法律判断,上述第二种
-
网络诽谤犯罪自诉案件公安机关应否介入?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08网络诽谤犯罪与传统意义的诽谤犯罪相比存在一些特殊性,传统意义的诽谤案件往往发生在熟人之间,且诽谤言论的传播往往限于口口相传,确定被告人和搜集相关证据困难不大,而网络诽谤中行为人往往是匿名发帖,查实其身份、所在地以及搜集相关犯罪证据难度较大,甚至被害人很有可能因为无法确定被告人而无法寻求法律的救济,最终不了了之。因此,有观点建议对于不属于公诉案件范围的网络诽谤案件,被害人难以查证,公安机关也应当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