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可以办理取保候审,但人民检察院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一、什么情况下不可以取保候审
不可以取保候审的情形有,1、累犯、犯罪集团中的主犯以及为了逃避处罚而自伤自残者,还有具有严重犯罪情形的犯罪嫌疑人;2、前述情形中如果存在妇女怀孕、哺乳,以及患有严重疾病等,取保候审危害性不大的,还有羁押期满须继续侦查的可适用取保候审;3、对于严重危害社会安全、情节恶劣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社会危害性是取保候审的考量因素之一,是对保障人权与保护法益的权衡。
二、不予取保候审的规定
关于办理取保候审的情形,法律上是作出了正反两方面的规定。一方面,规定了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的情况,同时还规定了,不能有任何禁止的情形。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七十八条,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严重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但犯罪嫌疑人具有本规定第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三、四项规定情形的除外,即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以及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同时,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三、取保候审期满后多久可以撤销案件
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发现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并且撤销案件。根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
侦查阶段申请取保候审可以向检察院吗
63人看过
-
检察院可以取保候审吗,什么时候可以办理取保候审
168人看过
-
取保候审申请:如何向检察院申请行贿罪取保候审?
252人看过
-
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审吗检察院
423人看过
-
想要申请取保候审,检察院取保难度大吗
262人看过
-
检察院申请取保候审期间,法院是否会判定实刑?
95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被检察院取保候审的时候如何申请取保候审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03《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
-
取保候审对方可以向检察院申请民事诉讼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9-21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内能提起民事讼诉。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的,被害人是可以单独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维护自己的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一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
-
检察院批捕可取保候审审一吗,是否可以取保候审?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14检察院批捕后,如果是犯罪行为较轻的,是可以进行取保候审,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对其行动自由作一定限制的犯罪嫌疑人采用。但是,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严重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但犯罪嫌疑人具有本规定第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规定情形的除外。扩展资料: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可以采取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两种
-
-
检察院现场取保候审, 检察院签字可以放人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1-11-02检察院取保候审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字。公安机关是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公安机关在执行时,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要求其签字或者盖章,告知其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