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已成为危害我国国家国家政治安全、网络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等的重要风险之一。
网络犯罪的类型:
1、在计算机网络上实施的犯罪种类: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表现形式有:袭击网站;在线传播计算机病毒。
2、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种类: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罪;利用计算机实施盗窃罪;利用计算机实施贪污、挪用公款罪;利用计算机窃取国家秘密罪;利用计算机实施其他犯罪:电子讹诈;网上走私;网上非法交易;电子色情服务、虚假广告;网上洗钱;网上诈骗;电子盗窃;网上毁损商誉;在线侮辱、毁谤;网上侵犯商业秘密;网上组织邪教组织;在线间谍;网上刺探、提供国家机密的犯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
【洗钱罪】为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提供资金帐户的;
(二)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
(三)通过转帐或者其他支付结算方式转移资金的;
(四)跨境转移资产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网络犯罪危害如何预防
1、完善网络犯罪的刑事立法
进行网络刑事立法时,应当针对网络社会的开放性和网络犯罪的隐蔽性等特点,在明确网络管理部门、网络的提供者和服务者以及用户对保护网络安全的权利和义务的同时,准确划分网络犯罪与非罪的界限,规范网络管理措施,加大网络服务提供者及从业者的责任和义务,对反政府、反社会、恶意破坏、金融等方面的网络犯罪行为要严厉惩处。
通过完善网络刑事立法,引导网络社会各界提高对网络犯罪危害性的认识,自觉地以网络法规和自律规则为网络行为的指针,加强网络管理和网络行为的规范化,充分保护网络行为合法者的正当权益,以达到预防网络犯罪、惩戒网络犯罪的目的。
2、提升网络技术与设备
现实中,网络犯罪行为人往往利用网络系统的自身缺陷实施网络犯罪行为,故网络系统所使用的工具、硬件的品质直接决定着网络安全的防御能力。必须加大我国网络防御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投入,尤其是加密、数字签名、认证、审记、日志、网络监测及安全检查等网络技术和路由器、保密网关、防火墙、超级服务器等重要网络设备以及中文操作系统等计算机软件。
3、加强网络用户的管理工作
在增强网络自身的防御能力的同时,有必要通过严格执行科学的网络安全保护与监管制度,防止非法用户的网络犯罪行为。这需要各个相关管理部门合理分工、通力合作、形成有效的网络管理体系,也需要各网络使用者形成良好的内部管理体制。
通过加强备份应急恢复、网络入侵预警、加装操作系统和服务器的补丁程序、对网络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堵塞漏洞等工作,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网络及其信息安全的保护体系,是防范网络犯罪、强化网络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4、充实网络监管的人力物力
防范与应对网络犯罪亟需在不断提升网管技术的同时,进一步充实网络监管队伍的人力及技术设备。定向培养具有较高法律素养、创新意识强、熟悉网络并能灵活运用网络侦查技术的复合型网络监管人员,筛选优秀的网络监管人员接受国内外训练以提升反网络犯罪技术,借鉴国外遏制与打击网络犯罪的成功经验并逐步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监管的技术手段和策略,聘请国内专家学者作重大网络犯罪案件的技术协作者,委托专业机构开发用于网络犯罪侦查的专门软件等,有效提高网络监管队伍力量。
5、强化网络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司法合作首先要统一认识,制定防范与打击网络犯罪的区域性或国际性多边条约,并通过国际网络监管机构协调各国之间、网络和网络之间的合作与监控机制,指导并帮助各国打击国内网络犯罪。
6、加大网络法制教育力度
要大力宣传有关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法规,使广大网民依法依规上网。在对人们进行法制教育的同时,重点培养人们的法制观念。而通过法制宣传和普及,利用法律对人行为的引导作用,使人们对具体网络行为是否违法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从而避免某些网络犯罪发生。
当然,在当前网络立法尚未健全情形下整个社会应该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充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通过有效的方式公开讨论网络犯罪案对网络人群进行与时代合拍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包含网络规则在内的社会规范的教育,使网络用户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增强保障网络安全与规范网络行为的自律意识,以减少网络犯罪发生几率。
7、推动IT企业支持网络管理
IT企业拥有大量的网络安全技术与管理的高级人才,在以自律规则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的同时,完全有能力为防范与制止网络犯罪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提升网络犯罪防御技术与手段。
网络提供企业或网络服务企业可以通过严格的认证程序以及保留网络用户的使用资料的方法,为网络案件的侦办提供网络犯罪嫌疑人的真实个人材料和实施具体网络行为的电磁记录;邮寄企业认真识别网上交易寄件人的身份、记录货款存入的指定账户,可以为利用网络买卖违禁品的案件侦办提供可靠的网络交易人线索。IT企业加强对本企业优秀人才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管理,还可以减少黑客犯罪的发生。
网络犯罪的技术和手段层出不穷,其专业性、隐蔽性,危害程度也会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而加深,因此防范网络犯罪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立法、技术、观念各方面的不断更新与完善。
以上就是关于“网络犯罪危害如何预防”的解答,预防网络犯罪,不仅仅要靠国家的监督管理,我们自己作为使用者,也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意识,避免在互联网中损害自己的利益。
-
英国成为网络犯罪重灾区
373人看过
-
我国网络银行的风险防范
114人看过
-
背叛危害国家罪的行为
297人看过
-
我国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行为犯吗
343人看过
-
我国网络犯罪有什么种类
397人看过
-
什么行为属于网络犯罪?网络犯罪危害如何预防
175人看过
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 网络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客体是为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网络犯罪所侵犯的一切社会关系,网络犯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 更多>
-
什么是危害国家安全罪?对哪些行为犯罪?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0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二条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第一百零三条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剥夺政治权利。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处;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危害国家安全, 损害国家利益, 损害国家人民利益, 是否构成犯罪?福建在线咨询 2023-02-13要看具体行为是否触犯刑法。 一、并非一切损公肥私的行为都是犯罪:并非一切损公肥私的行为(包括损害国家利益)都是犯罪。简单理解“犯罪”,必须是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行为,方构成犯罪。其中,刑法体系还包括全国人大、最高检、最高院等国家级立法和政法机关的相关司法解释。 二、《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刑法》第十三条对犯罪的概念进行了基本的规定。例如,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破坏社会秩序和经
-
潮州危害国家安全罪具体犯罪行为是什么?江西在线咨询 2023-07-18(一)背叛国家罪:是指与勾结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和安全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分裂国家罪:是指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对积极参加的,处3到10年有期;对其他参加的,处3年以下有期、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三)煽动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处5年以下有期
-
我国危险犯是指什么安徽在线咨询 2023-08-161.危险犯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足以造成法定的危险状态即构成既遂的犯罪。主要是危害公共安全方面的犯罪,不要求造成实际的危害后果,而只要求导致法定的危险状态存在。(区别于实害犯) 2.包括:破坏交通工具罪(第116条)、破坏交通设施罪(第117条)、破坏电力设备罪(第118条)、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第118条)、生产、销售假药罪(第141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第143条) 3.危害公
-
网络危害性行为是什么罪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06勒索敲诈加威胁,涉嫌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