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情况构成诈骗:(1)借款人主观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借款人在借钱的时候,就已经准备不履行还款义务。借款人只是以“借钱”为幌子,打着借钱的旗号,实则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2)借款人在借款的时候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手段,导致出借人误认为借款人有能力归还。比如,虚构公司或者个人财务状况、虚构借款是为了某种投资等。
一、女朋友借钱不还属于诈骗吗?
借钱不还属于债务纠纷,一般不属于诈骗的。但是如果借款人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出借人借钱的,并且借到钱后故意逃跑,恶意占有出借人借款的;
那么借款人涉嫌刑事诈骗,出借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借款人的诈骗罪的刑事责任。
二、借钱不还可以立案吗
借钱不还都可以立案。法律规定,民间借贷起诉的,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立案,与借款金额无关。起诉和立案条件包括:
1、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一、借钱不还的法律后果如下:
1、到了还款日期仍未还款的,若借条中约定了相应的违约责任,如滞纳金等,最终债务人可能要承担除本金、利息以外的违约金;
2、若债权人向法院起诉后经判决仍不还款的,有可能对债务人的信用产生影响而被列入黑名单。这会债务人今后生活中的贷款、出行等行为带来不便;
3、单纯的民间借贷一般够不上刑事责任,但若债务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则有可能会构成诈骗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法律对于借贷的规定如下:
1、债务人借钱不还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直接起诉;
2、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原、被告之间的借贷关系成立,且合法有效。诚信是立身之本,应当遵循诚信原则,偿还借款并按约定偿还利息,否则将会损害出借人的合法权益;
3、因债务人借钱不还,债权人在起诉时,债权人需要收集的证据有关债务方主体资格的证据、合同或协议、送货单、托运单、欠条及各种结算票据等;
4、其他与该欠款有关的电报、传真、函件等都应妥善保存。对于已收集到的证据要及时向人民法院提供。
-
借钱不还有哪些构成诈骗的情形
94人看过
-
借了钱不还哪些情况可以构成诈骗标准
267人看过
-
借条的不成立情况有哪些
298人看过
-
构成盗窃罪但不起诉的情况有哪些
236人看过
-
借别人的钱写的有借条构成诈骗罪吗?
340人看过
-
借钱不还构成诈骗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02人看过
借条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表明债务人已经欠下债权人借条注明金额的债务。借条应写明借款人和出借人的法定全名,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还款的具体年月日,... 更多>
-
父母退休有一定的积蓄但是有借条什么情况构成诈骗河南在线咨询 2023-09-241、有借条一般不能告诈骗罪。借条是书面合同。 2、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
-
有借条就不是诈骗了吗?什么情况会构成诈骗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21我对有借条就不是诈骗了吗的回答是:一般来说,有借条,借条内容真实,借款人在借条上签字就具有法律效力。合法借条应当受到法律保护,不属于诈骗。如果到期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
什么情况下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构成的情况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15诈骗罪的构成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
-
诈骗罪在哪些情况下构成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04具有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情形的就可以认定为诈骗罪。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识。再次,
-
招摇撞骗诈骗哪些情况能构成诈骗罪福建在线咨询 2022-05-11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对社会的正常管理活动。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不成立本罪,而成立刑法规定的其他犯罪。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其目的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国民对公家机关的信赖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行为人如果不是冒充的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或者是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