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持续无法继续经营的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应对:1.梳理债权债务,提出清算方案取得债权人和投资人的认可后,自主解散2.公司继续存续会对公司股东产生重大利益损失的,可以请求法院解散3.公司可以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4.公司如果具有一定优势,因为资金链断裂定陷入经营困难的,可以申请破产重整,盘活企业。
充分发挥破产重整和和解程序挽救危困企业、实现企业持续经营的作用,保障社会资源有效利用
6.人民法院要充分发挥司法能动作用,注重做好当事人的释明和协调工作,合理适用破产重整和和解程序。对于当事人同时申请债务人清算、重整、和解的,人民法院要根据债务人的实际情况和各方当事人的意愿,在组织各方当事人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于有重整或者和解可能的,应当依法受理重整或者和解申请。当事人申请重整,但因企业经营规模较小、虽有挽救必要但重整成本明显高于重整收益的困难企业,有关权利人不同意重整的,人民法院可引导当事人通过和解方式挽救企业。人民法院要加强破产程序中的调解工作,在法律允许的框架下,积极支持债务人、管理人和新出资人等为挽救企业所做的各项工作,为挽救困难企业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7.人民法院适用强制批准裁量权挽救危困企业时,要保证反对重整计划草案的债权人或者出资人在重整中至少可以获得在破产清算中本可获得的清偿。对于重整计
划草案被提请批准时依照破产清算程序所能获得的清偿比例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其计算方法是否科学、客观、准确,是否充分保护了利害关系人的应有利益。人民法院要严格审查重整计划草案,综合考虑社会公共利益,积极审慎适用裁量权。对不符合强制批准条件的,不能借挽救企业之名违法审批。上级人民法院要肩负起监督职责,对利害关系人就中反映的问题要进行认真审查,问题属实的,要及时予以纠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
企业持续无法继续经营的该如何处理
231人看过
-
如何应对企业持续经营无法继续的问题?
396人看过
-
企业如何提高持续经营能力
291人看过
-
什么是持续盈利能力,如何判断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
159人看过
-
持续经营假设
148人看过
-
企业持续无法继续经营的可以采用的办法有什么
75人看过
债权人是债的主体之一,债的主体包括双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是指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人。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必须是特定的。债权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更多>
-
企业持续无法继续经营的该如何处理四川在线咨询 2021-12-27企业持续无法继续经营的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应对:1、梳理债权债务,提出清算方案取得债权人和投资人的认可后,自主解散;2、公司继续存续会对公司股东产生重大利益损失的,可以请求法院解散;3、公司可以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4、公司如果具有一定优势,因为资金链断裂定陷入经营困难的,可以申请破产重整,盘活企业。
-
企业持续无法继续经营的有什么对策可以应对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08企业持续无法继续经营的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应对: 1、梳理债权债务,提出清算方案取得债权人和投资人的认可后,自主解散; 2、公司继续存续会对公司股东产生重大利益损失的,可以请求法院解散; 3、公司可以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 4、公司如果具有一定优势,因为资金链断裂定陷入经营困难的,可以申请破产重整,盘活企业。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
-
企业状态的持续性江苏在线咨询 2024-11-29企业状态存续是指企业依法存在并继续正常运营,有时也称为开业、正常或登记。经营状态一般有八种:存续、在业、吊销、注销、迁入、迁出、停业和清算。 1. 经营状态存续指的是企业依法存在并继续正常运营,有时也称为开业、正常或登记。 2. 经营状态在业是指企业正常开工生产,新建企业包括部分投产或试营业。不同省份可能有细微的区别,一般在营、正常、经营、在营在册、有效、在业在册也是在业的意思。 3. 经营
-
企业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怎么理解呢?请告知。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23持续经营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这是绝大多数企业所处的正常状况。对于持续经营的企业,投资者需要通过其现在的财务状况与过去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来预测其未来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据以作出投资决策。持续经营假设并入会计分期假设不会对以往的会计处理方法产生影响。基于持续经营假设,会计主体采用历史成本而非清算成本来确认计量各项资产要素,所有资产也将
-
企业的多少说明企业对地方经济的支持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30企业纳税多少只能说明企业对地方经济支持的一个方面。企业为地方经济带来的就业作用、拉动作用、辐射作用等等,都是企业为地方经济带来的贡献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