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内容讲述了犯罪记录在公安信息网上长期保存,但一般公司和普通人很难查阅到。法律规定相关机关负责受理、审核和处理查看申请,但需遵守法律法规关于升学、入伍、就业等资格、要求的限定。
会被记录在公安信息网上,这一记录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长期保存的。然而,一般公司和普通人很难查阅到这一信息。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司法行政机关分别负责受理、审核和处理有关犯罪记录的查看申请。上述机关在向社会提供犯罪信息查看服务时,应当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关于升学、入伍、就业等资格、要求的限定进行。
【法律】犯罪记录能查吗?分部门负责处理
犯罪记录是指一个人曾经犯罪或者被定罪过的记录,对于犯罪记录的查询,我国《公安机关查询、提取、提供犯罪记录工作规定》中明确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监察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的人民警察依法查询、提取、提供犯罪记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
虽然法律上明确规定可以查询犯罪记录,但是实践中能否成功查询到犯罪记录还需要考虑一些因素。首先,查询犯罪记录的机关必须具备查询权的法定资格,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其次,犯罪记录需要保存一定的时间,不同机关保存的时间可能不同,但一般来说已判决缓刑的犯罪记录仍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此外,犯罪记录的查询可能会涉及到个人隐私权,如果没有充分保护措施,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犯罪记录的查询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于个人来说,建议不要轻易查询自己的犯罪记录,以免对个人信用、就业等方面造成影响。
犯罪记录查询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虽然法律上明确规定可以查询犯罪记录,但是在实践中能否成功查询到犯罪记录还需要考虑一些因素。查询犯罪记录的机关必须具备查询权的法定资格,犯罪记录需要保存一定的时间,同时犯罪记录的查询可能会涉及到个人隐私权。因此,在查询犯罪记录时,需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关于升学、入伍、就业等资格、要求的限定进行,同时也需要保护个人隐私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
被陌生人打伤怎么追踪逃跑?
198人看过
-
偷税想逃跑追踪到你家
226人看过
-
犯下罪行后,逃跑者是否会收到追捕通知?
231人看过
-
犯罪逃跑20多年后追究责任吗
333人看过
-
六年前犯罪人跑了会入档案吗
222人看过
-
犯抢劫罪后逃跑被判多少年?
77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追踪中逃逸被跑了怎么赔偿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16警察酒后驾驶肇事逃逸与普通公民一样判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法释〔2000〕33号最高人民法院2000.11.15发布)“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
-
犯罪被追逃未到案是否能撤案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19由于案件是公诉案件,如果该案超过追诉时效的,可以撤销案件,若没有超过追诉时效,不能撤案。《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①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②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0年。③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④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
-
被告人罪犯逃跑十年后被该怎么判刑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5故意杀人罪包括既遂、未遂、中止等不同情形,如果已经造成死亡结果,而且证明犯罪人存在杀人故意,将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如果没有造成死亡结果,将按照犯罪人是否主动避免死亡结果发生来分为未遂与中止。附法律规定: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
-
在抢劫中,被害人逃跑,捡到其掉落东西是否是犯罪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06抢劫罪无疑但至于捡到掉落财物这一行为的定性依然被抢劫罪所包容因为掉落行为作为一个介入因素并不异常理由是匆忙逃跑中身体不免引起震动从而遗失物品根据社会常理也能推出其次该介入因素是由于犯罪人先前行为所致因果关系并不能被阻断依然成立
-
犯罪后逃跑自首是否还可以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08刑法第六十七条将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准自首两种情况,即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从立法本意不难看出,设立自首制度的目的在于:一是鼓励犯罪分子主动归案,争取宽大处理二是有利于降低司法成本,提高破案效率。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刑法惩罚与宽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原则,给犯罪分子以悔过自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