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既遂条件都有什么
1、行为人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
不应将过失犯罪、间接故意犯罪的成立也称之为犯罪既遂。我们将犯罪既遂视为与犯罪未完成形态相对应的概念而使用。过失犯罪、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犯罪未完成形态,也就不应使用犯罪既遂这一概念,只可使用犯罪成立的概念。
2、行为人必须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这是犯罪既遂成立的时间条件。如果行为人尚未着手实行犯罪,而只是实施了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创造条件的行为,就只是犯罪预备,而不能成立犯罪既遂。
3、行为人的行为齐备了某种犯罪的基本构成的全部要件
这是构成犯罪既遂的实质要件。这里说的构成要件的齐备,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犯罪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齐备。
二、犯罪既遂形态分为哪几种
犯罪既遂形态主要存在以下四种类型:
1、结果犯。是指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在结果犯中,行为人着手实施该具体犯罪构成要件客观方面的行为后,只有导致了该罪构成要件客观方面的法定结果才能构成犯罪既遂,如果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发生该犯罪结果的,不构成犯罪既遂。
2、行为犯。是指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既遂标准的犯罪,即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而是以行为的完成为标志,但这些行为并非一着手即告完成,而是有一个实行的过程,要达到一定程度。
3、危险犯。是指以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定的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在危险犯中,行为人着手实施该具体犯罪构成要件客观方面的行为后,只有导致了该罪构成要件客观方面的法定危险状态才能构成犯罪既遂,如果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导致该法定的危险状态的,不构成犯罪既遂。
4、举动犯。也称为即时犯,是指按照法律规定,行为人一着手犯罪实行行为即告完成和完全符合构成要件,从而构成犯罪既遂的犯罪。举动犯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但存在既遂形态与预备形态及预备阶段的中止形态之别。
犯罪既遂属于一种基本的犯罪形态,成立犯罪既遂的,往往都是严格按照《刑法》中的量刑标准规定,同时结合具体的犯罪情节,对行为人进行处罚。若是构成犯罪未遂的话,那通常都是比照既遂犯,可以对行为人从轻或减轻进行处罚。
-
成立既遂犯罪条件
246人看过
-
危险犯既遂有什么构成条件
228人看过
-
犯罪的既遂构成要件是什么,犯罪既遂的形式有哪些?
65人看过
-
传授犯罪方法罪既遂条件
383人看过
-
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有什么区别,犯罪既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有哪些?
500人看过
-
所有犯罪都有未遂和既遂吗?
433人看过
犯罪既遂是指犯罪人的行为完整地实现了刑法分则条文所规定的全部犯罪构成的事实。具体来说,犯罪既遂是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的完成形态,也是依照分则条文规定的法定刑进行处罚的标准形态。当犯罪行为具备了刑法规定的某种具体犯罪的全部犯罪构成要件时... 更多>
-
犯罪中止, 既遂, 既遂, 未遂, 犯罪中止, 犯罪既遂, 犯罪既遂, 犯罪既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14制造条件的,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法定结果出现(结果犯),简单地说,并且所实施的行为已具备了刑法规定的全部犯罪构成要件,准备工具,或者造成法律规定的发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危险犯),是犯罪预备,是犯罪中止。犯罪既遂,或者犯罪行为已经完成(行为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是犯罪未遂为了犯罪,或者已着手实施犯罪(举动犯)。在犯罪过程,就是
-
诈骗罪什么是犯罪未遂既遂的区别具体都有什么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31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完全实行(完全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犯罪构成全部事实(要件)。 相对来说既遂比较好判断,有难度的是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
-
所有的犯罪都是既遂和未遂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3-08-28不是,过失犯罪就没有未遂形态。 第一,犯罪既遂、未遂形态是在主观故意的支配下实施、发生的行为状态,过失犯罪不存在主观故意,因此就没有犯罪未遂。 第二,反而来说,过失犯罪必须要有危害结果的发生,如果出现了危害结果,那就不构成未遂。
-
哪些是犯罪既遂,犯罪既遂的构成条件是哪些啊?山东在线咨询 2023-04-01犯罪既遂是犯罪的一种基本形态,学界关于犯罪既遂的标准存在着争论。在司法上,应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应当以“犯罪构成要件要素齐备说”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标准;在立法上,则应当从犯罪事实和刑事政策的角度出发,以“犯罪目的实现刑事政策说”作为确立犯罪既遂形态的标准。
-
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既遂犯有什么条件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111.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等禁用剧毒化学品,危害公共安全,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 第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原粉、原液、原药制剂50克以上,或者饵料2千克以上的; (二)在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过程中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损失10万元以上的。 2.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