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是否享有正常的权利,一般因情况而定:
1、精神病分为间歇性精神病和常态性精神病。如果是间歇性的在精神正常的情况下可以行使民事权利;
2、但是常态持续性精神病人则属于没有民事权利,行使民事权利需要由监护人代理。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精神病人离婚时的权利
精神病人作为弱势群体,缺乏相应的劳动及生活自理能力,其在离婚之后自身的生活保障等问题需认真考虑,那么,精神病人在离婚时都享有哪些权利呢
1、损害赔偿请求权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091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如果精神病人的配偶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有上述四种行为之一,那么精神病人作为无过错方可以在起诉离婚时要求对方给予损害赔偿。
2、帮助请求权
我国《民法典》第1090条规定,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民法典》第1090条所称“一方生活困难”,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一方离婚后没有住处的,属于生活困难。离婚时,一方以个人财产中的住房对生活困难者进行帮助的形式,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权或者房屋的所有权。
在现实生活当中,一般情况下,普通人的离婚是比较简单的,双方口头达成一致或者是到法院来进行判决都可以,但是如果其中一方是精神病的话,就存在着比较麻烦的离婚问题,毕竟精神病人他不具有相关的完全的民事权利能力。
-
精神病离婚正常人起诉是否多赔钱
486人看过
-
诬陷正常人是精神病的是什么罪?
370人看过
-
非正常精神病人刑罚的适用
398人看过
-
正常人不用住精神病院精神病人住院公平吗
470人看过
-
正常人打精神病人怎么处理
172人看过
-
现在精神病人能正常离婚吗
342人看过
重婚,指的是当事人在有配偶的情况下,与他人再结婚的行为。即当事人在已经有了一个事实的婚姻关系时,又和其他人缔结了第二个婚姻关系的。 具体有以下两种形式: 1、法律上的重婚,即当事人前一断婚姻关系还没有解除,又和其他人办理结婚登记从而构成的重... 更多>
-
-
对方有精神病正常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25景律师回复:感谢您的咨询,可以电话详尽咨询以便于给您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律服务,最大限度的维护您的合法权益。景律师联系方式:137XXXX8304。
-
精神病离婚正常人起诉是否多赔钱河北在线咨询 2022-06-01不是的,与精神病离婚不需要赔偿,但需要给予精神病患者一次性的经济帮助作为补偿。具体的补偿金额要根据当事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当地的生活水准确定。
-
诬陷正常人是精神病的是什么罪山东在线咨询 2023-08-16构成了诬陷罪。依照我国相关法律中的规定无故诬陷他人是精神病的行为构成了违法的犯罪行为,一般是构成了诬陷罪,将会结合诬陷的具体内容以及对对方造成的影响来做出不同程度的处罚。
-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河北在线咨询 2023-06-10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