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刑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罚金;2、剥夺政治权利;3、没收财产。罚金是法院以法判处的财产缴纳,可多次或一次缴纳。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以及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人的权利。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
缓刑是一种附加刑吗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三种。
1、罚金有三种适用方式:选处罚金,单处罚金,并处罚金。
罚金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
2、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附加使用: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独立适用或者与拘役、有期徒刑附加适用时,剥夺政治权利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判决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判决死刑、无期徒刑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时,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3年以上10年以下。
3、没收财产有两种适用方式:一是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二是并处或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合法所有并没有用于犯罪的财产。在没收财产时,不得以追缴犯罪所得、没收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来代替或者折抵。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须的生活费用。
4、驱逐出境是指对犯罪的外国人强迫离开中国国(边)境的一种特殊的刑罚方法。它只对犯罪的外国人适用,对本国人不适用,因此,我国刑法将其作为对犯罪的外国人适用的特殊刑种作了单独规定。
因此,缓刑并不是附加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四条附加刑种类
附加刑的种类如下:(一)罚金;(二)剥夺政治权利;(三)没收财产。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
合同效力的种类及其适用范围
405人看过
-
刑法解释:第三十四条【附加刑种类及其适用】
131人看过
-
治安处罚的有哪些种类以及适用范围
438人看过
-
主刑与附加刑的划分及其种类
251人看过
-
附加刑的种类及其执行方式
197人看过
-
支票的种类有哪几种,适用范围有哪些
249人看过
-
旅游纠纷有哪些类型及其适用范围分类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7-22(一)按争议是否有涉外因素分类,分为国内旅游纠纷和涉外旅游纠纷。 (二)按争议主体分类,分为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纠纷;旅游经营者之问的纠纷。 (三)按争议内容分类,可分为交通运输业务纠纷;旅行社业务纠纷;导游业务纠纷。
-
可撤销合同的种类及其适用范围是什么,可撤销合同的适用范围有哪些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15一、什么是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是基于法定原因,当事人有权诉请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撤销的合同。 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范围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 三、什么是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趁人之危 1〕重大误解:行
-
刑罚的种类有哪些,刑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刑法的适用范围是怎样的贵州在线咨询 2022-02-28根据我国《刑法》第32条、第33条、第34条之规定,我国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种。主刑的种类有: 1.管制; 2.拘役; 3.有期徒刑; 4.无期徒刑; 5.死刑。附加刑的种类有: 1.罚金; 2.剥夺政治权利; 3.没收财产。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刑法的适用范围,即刑法的效力范围,是指刑法在什么地方、对什么人和在什么时间内具有效力。刑法的适用范围,分为刑法的空间效力与刑法的时间效力。一、刑法的空
-
竞业禁止有哪些种类及适用范围是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13一、竞业禁止包括哪些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竞业禁止可分为以下几个标准: 1、竞业禁止可分为法定竞业禁止和约定竞业禁止。法定竞业禁止由法律明文规定,约定竞业禁止由当事人通过合同约定。这是竞业禁止的基本分类。从目前法律实践看,中国即采用此种分类方法; 2、竞业禁止又可分为同业竞业禁止与兼业竞业禁止。前者是禁止义务人直接从事与权利人营业相同或营业相近似的竞业行为;后者是禁止义务人兼任其他与权利人营业相近
-
私分罚没财物罪有哪些种类及适用范围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08私分罚没财物罪的构成要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职责的廉洁性和国家财产所有权;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交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单位;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