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拘留所内通常关押多久
拘留所内通常关押多久要看情况而定,如果是行政拘留,一般不超过15天,由公安机关决定,在行政拘留所执行,对拘留不服的,可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如果是刑事拘留,最长期限37天。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六条的规定,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
根据《刑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二、拘留所转到看守所会通知吗
拘留所转到看守所会通知的,如果是刑事拘留的,应当在24小时内通知家属。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三、拘留所啥时间放人的规定是什么?
拘留所放人都是正常工作时间,一般在上午进行。一般是9点以后10点以前,个别在下午1-1:30还放一批。
《看守所留所执行刑罚罪犯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服刑期满,看守所应当按期释放,发给刑满释放证明书,并告知其在规定期限内,持刑满释放证明书到原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办理户籍登记手续;有代管钱物的,看守所应当如数发还。通常在早上八点以后至下午的五点以前办理了相关手续后,即可释放。具体时间各地有所区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五章 其他规定 第九十一条 本法所称公共财产,是指下列财产:\n (一)国有财产;\n(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n(三)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n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
-
拘留所的单独关押需要关押多久
495人看过
-
国家里关押了外国人的拘留所拘留多久
205人看过
-
从看守所转到拘留所关押需要多久?
198人看过
-
行政拘留通常在哪里关押
56人看过
-
嫖娼被拘留后通常要拘留多久?
311人看过
-
刑事拘留通常被关押在何地?
421人看过
-
挪用资金被关押到拘留所了,拘留所拘留多久会宣判?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14一般在看守所里面要呆五到六个月才会判刑,但如果情况特殊,判刑前在看守所羁押的时间可能会更长。对于刑事案件办理主要有三个阶段: 1、公安机关侦查,刑事拘留最多37天,正常情况下逮捕后的侦查期限是二个月,特殊情况可经批准后延长。 2、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期限是一个月,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但有可能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二次,每次最多一个月。 3、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
-
高利赌博关押看守所多久拘留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16看是行政拘留还是刑事拘留。如果是行政拘留,一般不超过十五日。如果是刑事拘留,那么时间最长37日,之后经过检察院批准逮捕后至少还要继续羁押2个月,然后由检察院公诉到法院,之后由法院判刑。我国法律规定,在刑事拘留阶段,唯一可以会见当事人的只有律师。若被刑事拘留,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争取无罪或从轻、减轻量刑,建议尽快委托律师会见为宜。
-
在拘留所关押毒瘾逃跑的罪犯是否能拘留多久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22主要是看案情,一般情况下是三个月到六个月。但如果情况特殊,判刑前在看守所羁押的时间可能会更长。对于刑事案件办理主要有三个阶段: 1、公安机关侦查,刑事拘留最多37天,正常情况下逮捕后的侦查期限是二个月,特殊情况可经批准后延长。 2、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期限是一个月,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但有可能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二次,每次最多一个月。 3、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
-
拘留所最多可以关多久呢?在侦查羁押期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22批捕期限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次日起7日以内。 (三)决定逮捕期限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决定逮捕的期限自执行后的次日起10日以内,特殊情况下可延长1日至4日。 (四)审查起诉期限审查起诉时间,1个月;重大、复杂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改变管辖的,改变后的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退回管辖的,以两次为限,每次1个月;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的申诉,在7日以内;被不
-
贩毒在拘留所要关多久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181、涉嫌贩卖毒品罪 2、量刑问题:根据是否构成什么犯罪,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认罪态度、是否具有从轻或者减轻情节,是否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等因素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