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限度”的学说及其评析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5:22:46 333 人看过

所谓的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超越了法律规定的防卫尺度,因而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况。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该款规定涉及的主要内容为防卫过当的界限问题,与旧刑法的防卫过当概念相比较,显然是有了很大程度的客观性,但仍是一个抽象的原则性规定,至于如何确定防卫是否过当,什么是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及对防卫过当能否进行反防卫等法律上没有规定具体的标准,对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刑法界还存在着争议,造成司法实践操作上的不便,故对以上问题作些探讨。

防卫过当是一种犯罪行为,它的本质应当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这是因为,从防卫过当的整个过程来看,防卫人虽然出于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目的,但是在主观上有一定的罪过心理,在客观上防卫人的行为明显超过了为制止所必须的限度,损害了不法侵害人被刑法所保护的部分权益,犯罪的本质是社会危害性,因此,防卫过当既是具有社会有益性,又具有社会危害性,但其社会危害性是主要的,所以说防卫过当是犯罪,同样的符合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

1.首先应该说明构成防卫过当应具备的要件:

1.1防卫过当的客体。

它是不法侵害人的人身权利,既不法侵害人依法受法律保护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在这里不法侵害人具有双重身份,即是防卫对象,又是犯罪对象。我国法律支持对不法侵害人的某些权益造成必要损害的正当防卫行为,但是同时不法侵害人还有其他合法权益,而这部分合法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防卫过当是损害了不法侵害人除了刑法允许可以反击、可以损害的部分以外,依法受保护的、不允许损害的部分权益,因此,防卫过当也是对不法侵害人的一种犯罪,只不过其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少。

1.2防卫过当的客观方面。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须的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

1.3防卫过当的主体。

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就是说,防卫过当所构成的犯罪中,有已满十四周岁的犯罪主体,但防卫过当的主体一般是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不大可能成为其主体,这是因为,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一般不可能正确判断防卫过当这种犯罪行为的性质。此外,在二人以上过失防卫过当的情况下,防卫人之间缺乏主观方面的犯意联系,不存在共同故意,因此不能构成共同犯罪,所以防卫过当的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单个公民。

1.4防卫过当防卫人在主观上有罪过。

但是犯罪形式究竟是什么,这在我国刑法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而这种不同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对防卫过当行为的定罪。综合起来,学界主要有以下的看法。

1.4.1疏忽大意过失说。该观点认为,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只能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1.4.2全面过失说。该观点认为,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但不能是故意.

1.4.3间接故意和过失并存说。此种观点认为,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不可能是直接故意,但可能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和间接故意。此成为刑法学界的通说.

1.4.4故意过失并存说.这种观点认为,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既可能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也可能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笔者认为第四种观点是比较合理的,因为有人将直接故意排除于防卫过当主观罪过形式之外,其主要理由是防卫的动机与目的不能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头脑之中。这是一种误解。防卫过当本身就是行为的防卫性与结果的过当性的统一。防卫过当行为也是制止了不法侵害。虽然直接故意的防卫过当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但这种行为的犯罪性并不能否定其防卫性,殊不知进攻也是一种防御,只不过法律规定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正因为如此,才对防卫过当行为作为犯罪予以处罚。实际上防卫过当行为本身就有行为的防卫性与犯罪性,

二者并非相互矛盾,防卫性体现在制止不法侵害上,犯罪性体现在明知行为过当而希望其发生。故认为二者相互排斥,不可能共处于一个人的头脑之中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试举一例,如某甲连续几天被盗,心中愤怒,某日又遇小偷于家中行窍,被其发现,于是拿出已准备好的匕首朝正在行窍的小偷要害部位连捅几刀,致其当场死亡。此案中防卫人故意杀害小偷的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故属防卫过当,其主观罪过形式是直接故意。因而否认直接故意的防卫过当是没有充分理由的。

2.关于我国刑法界对正当防卫的限度问题的研究研究成果。具体的说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2.1基本适应说.

这种观点主张,防卫的必要限度,是指防卫行为必须与不法侵害行为相适应。所谓相适应,不是要求两者完全相等,而是指防卫行为所造成的损害从轻重、大小等方面来衡量大体相适应。至于判定必要限度,主要根据侵害行为的性质、方法和强度以及防卫人所保护的利益的性质等具体情况来分析。

2.2必需说.

此说认为,防卫是否超过必要限度,一定要从防卫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全面衡量,应以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的客观实际需要作为防卫的必要限度。因为正当防卫是同犯罪分子作斗争,制止不法侵害,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包括国家和公共利益),既是正当防卫的基本原则,也是正当防卫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使用的强度,就不应该被不法侵害的强度所限制。只要在客观上有需要,防卫强度就可大于、也可以小于、还可以相当于侵害强度。

2.3折衷说.

此说是对基本相适应说和必需说的折衷与调和。认为,所谓防卫的必要限度,是指防卫人的行为正好足以制止侵害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没有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正好足以制止不法侵害,也就是防卫行为的强度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并且防卫行为的强度与侵害行为的强度基本相适应。二是没有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即防卫人对侵害人造成的损害与侵害行为可能造成的损害不是显然不相适应。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09日 03:5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能力相关文章
  • 剖析户籍迁移制度及其演变
    户籍迁移情况有:1、如果家仍在同一县公安局管辖范围内,可直接到再娘家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2、如果娘家不在同一县公安局管辖范围内,先到娘家所在地村委会出具接收证明,内容是因为婚姻关系,为了方便生产生活搬迁,然后到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相应手续,再到娘家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搬迁手续。户籍迁移流程是什么1、将定居申请交给转移地的派出所,派出所出具接受证明;等待转移地的户籍警察调查,符合转移条件的派出所出具接受证明;将接受证明交给转出派出所,转出派出所出具转迁证明,同时取消户籍;将准迁证明交给派出所,办理相应手续(准备照片)。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
    2023-07-15
    363人看过
  •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及其评价
    中亚某国石油收购项目海外投资股权保险。K公司拥有中亚某国某油田的勘探开发许可权,其股东为注册在英属曼岛的A公司和注册在该中亚某国的T公司,各占股50%。中国的ZH公司、SP公司联合收购了A公司100%股权,从而获得该油田50%的权益,并参与该油田的开发生产和经营。其中,ZH公司的投资总额中30%为自有资金,70%从中资某银行贷款。在进行了深入的国别风险和具体承保风险分析后,中国信保通过海外投资股权保险产品为ZH公司全部收购投资提供了征收、战争、汇兑限制和政府违约风险保障。该项目是由中方企业通过收购该中亚某国某石油企业原股东股份,从而获得该项目企业所拥有的油田开采权。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度提高,国际企业间的竞争越演越烈,双边、多边和区域层次的国际协调进一步加强,全球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都在发生着新的深刻的变化。在这种进程中,跨国公司发挥
    2023-06-06
    422人看过
  • 论防卫权的界定及其限度
    [内容提要]防卫权是正当防卫制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正当防卫制度的价值取向,本文结合我国修订后的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的规定试从防卫权界定及其限度进行初步探讨。[关键词]防卫权无限防卫权刑罚权防卫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为了使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进行反击的权利。这种权利通常表现为:防卫人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出反击而不负刑事责任。那么,防卫权的实质如何?它与其他法律权利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本文试在此逐一进行研析。(一)防卫权的实质正当防卫究竟是一种权利行为,还是仅仅是一种免责行为,中外刑法理论对此不无争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对立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防卫行为是一种权利行为。力主这一见解的是18世纪的一些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出于反对封建专制的需要,启蒙思想家们从自然法的思想出发,提出了许多进步的主张,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自由,平等
    2023-06-01
    367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竞业限制制度评析
    现代社会中,保障劳动者的自主择业权是市场经济对法制的必然要求,而劳动者的自由流动又使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存在流失的潜在风险,为实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与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的双重目的,我国《劳动合同法》对竞业限制进行了制度上的设计,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但该法对相关问题仍留下较大的弹性空间,正确理解现行法律对竞业限制的规定,并提出相关合理化建议,能够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提供更好的法律决策。一、《劳动合同法》竞业限制制度的内容竞业限制制度是用人单位与一定范围内的劳动者约定的限制该劳动者在离职后的合理期限内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一项法律制度。我国《劳动合同法》第23条第2款及24条规定了竞业限制制度的主要内容:1、主体。竞业限制的主体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2023-06-09
    372人看过
  • 处置及相关措施中必要限度的标准及实践
    公安民警现场采取处置措施,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尽量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使用较轻处置措施足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尽量避免使用较重处置措施。公安民警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应当注意方式方法,避免激化矛盾;发现事态有进一步扩大可能的,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妥善处置。公安民警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本规程采取处置措施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受法律保护。公安民警制止违法犯罪行为过程中,应当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危险性、可能还有未被发现的违法犯罪行为人等情况保持警惕,防止、减少自身伤亡。以事实求是为出发点,设身处地地考察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审判的目的本就在于促进结果的合理公正,我们不可能一味地同情有过错的被害人,而不从防卫人的角度着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将自己置身于防卫人所处的环境,设身处地地去考察,以确定在当时的环境下,防卫人采取的防卫强度是否合理
    2023-07-06
    236人看过
  • 分析彩礼的适度原则及其对婚姻的影响
    对于彩礼的多少法律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结婚彩礼钱一般都是归准新娘拿着,但是每个地方的婚嫁习俗都是不同的,所以彩礼的数额和价值都是不同的。彩礼一般都是在婚前就会商量数额并且支付给女方父母。结婚彩礼钱一般二三线城市小康家庭的男方在有房有车前提下,都是给10-20万左右作为彩礼钱给新娘。如果是条件很好可按自己心意随便给,条件一般就按自己经济情况定。彩礼返还多少合适1、因给付彩礼一方的原因导致婚约解除,返还彩礼的数额可根据其过错程度、双方的经济状况等因素,酌情减少。(1)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共同生活一年以上两年以下,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30%;(2)共同生活一年以内三个月以上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50%;(3)共同生活不满三个月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70%;(4)因给付彩礼一方的原因导致同居关系解除的以及在共同生活期间女方怀孕或者流产
    2023-07-06
    482人看过
  • 分析合同违约金制度及其合理性
    合同违约金适用“填补规则”,即应当与实际损失相当,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实际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实际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一般认为超过实际损失的30%即属于过分高于造成的实际损失。一般合同合同违约金赔偿标准一般合同违约,当事人是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如果约定的违约金高于或者低于造成的损失时,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减少或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
    2023-07-07
    127人看过
  • 专利说明书及其摘要的写作
    专利说明书是对发明创造的具体说明。它是申请专利文件中最重要的文件之一,其撰写的好坏直接影响专利申请的效果。同时,说明书又是申请人向社会公布其发明创造的重要法律文件,其撰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利保护的程度。专利说明书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主要有以下两点要求:第一,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能够再现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其技术问题,并产生预期的技术效果。必要的时候应当附图。第二,认真把握说明书的主要内容。说明书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六项:(1)发明或实用新型名称,如《安全试电笔》。此名称亦可转换成说明书的标题,即《安全试电笔专利申请说明书》。实用新型名称应简明、准确地表明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保护的主题。名称中不应含有非技术性词语,不得使用商标、型号、人名、地名或商品名称等。名称应与请求书中的名称完全一致,不得超过25个字,应写在说
    2023-06-08
    195人看过
  • 道路交通扣分制度及其评分标准
    道路交通扣分分值有12分、6分、3分、2分、1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实行累积记分制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累积记分达到规定分值的机动车驾驶人,扣留机动车驾驶证,对其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教育,重新考试;考试合格的,发还其机动车驾驶证。道路交通扣分细则20222022道路交通扣分细则相关规定如下:1、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12分:(1)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2)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3)驾驶营运客车、校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的;(4)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5)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的,或者故意遮挡、污损、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的;(6)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校车标牌或者使用其他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7)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
    2023-07-05
    83人看过
  • 刑法假释制度及其撤销、处理分析
    1.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犯新罪,无论所犯新罪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是重罪还是轻罪,都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法第71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即对新罪作出判决,将新罪所判处的刑罚与前罪没有执行完的刑罚,再按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数罪并罚,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将其收监执行。2.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如果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原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而且该罪没有超过追诉时效的,也应当撤销假释,对没有判决的罪作出判决,将新作出的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与原判决所判处的刑罚,进行数罪并罚,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但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减掉。3.在假释考验期内,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期间违反国家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
    2023-07-18
    200人看过
  • 社保缴费基数的确定及其限度
    职工个人以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总额的月平均数作为本年度月缴费基数,其中:新进本单位的人员以职工本人起薪当月的足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参保单位以本单位全部参保职工月缴费基数之和作为单位的月缴费基数。职工的上年度工资收入总额是指,职工在上一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整个日历年度内所取得的全部货币收入,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针对用人单位工资发放形式的多种化,职工在确定缴费基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单位从职工工资中直接代扣代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个调税等,应纳入缴费基数。(2)单位以现金或银行存款形式支付给职工个人的交通补贴、电话补贴、午餐补贴、过节费以及支付高温、高空、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岗位的津贴,应纳入缴费基数。(3)单位通过税后利润提成或分红的办法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工资,应纳入缴费基数。(4)实行底薪制的职工,根据营业额
    2023-05-01
    99人看过
  • 论正当防卫的正当性及其限度
    论正当防卫的正当性及其限度刘亮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它和紧急避险一样,是现行刑法规定的典型的排除犯罪性的行为。防卫权是由人类的防卫本能逐步发展而来的一项法律上的权力。在现代国家里,当合法权益遭受到犯罪行为侵害时,受害者通常需要借助国家的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的诉讼程序,通过刑罚权的行使才得以维护,消除已经受到的侵害,这是一种被称为公力救济”的强制手段。禁止公民擅用强力,强制手段由国家行使,这已成为法治社会的普通需求。但为了弥补公力救济”的不足,达到全面维护合法权益的目标,各国又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特殊条件下的私力救济”行为的合法地位。因此,以公力救济”为基础,以严格控制下的私力救济”为补充,已经成为现代法治社会的一种普遍观念,并进一步转
    2023-06-12
    221人看过
  • 正当防卫的必要性及其要素
    怎样算正当防卫:正当防卫在《刑法》理论上属正当行为中的一种,所谓正当行为,国外一些《刑法》理论也称之为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或违法阻却事由,它是指行为的外部特征符合某种犯罪的构成要件,但在实质上不但没有社会危害性,而且对个人和社会有益。由于这种行为的实施,使正在发生社会危害性(或违法性)得以排除,因而被认为是合法的,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要件:第一,防卫目的正义性。实行正当防卫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这是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第二,防卫的针对性。实行正当防卫必须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行为才能实施,这种不法侵害行为既包括暴力行为,也包括非暴力行为,同时,须具有社会危害性、违法性、现实性、紧迫性,但并不要求已达到犯罪的程度,违反治安管理等违法行为,也可以实施正当防卫。这是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第三,防卫的适时性。实行正当防卫必须是正在进
    2023-07-07
    297人看过
  • 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是指行为人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超过了法律所规定的限度,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超过了使受到正在发生危险的合法权益免遭损害所必需的强度;二是在客观结果上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在紧急避险情况下,损害尽可能小的合法权益去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是紧急避险的目的所在。只有牺牲较小的权益保护较大的权益,对社会、国家和人民才是有利的。如果本末倒置,因小失大,避险是为了保护较小的利益,而牺牲了较大的利益,这种紧急避险就超过了必要限度。在这种情况下,紧急避险不仅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而且由于其所造成的不应有的损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了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法律明确规定,紧急避险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由于紧急避险行为前提是正当的,行为人主观动
    2023-06-13
    376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刑事责任能力
    相关咨询
    •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婚前财产公正有必要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19
      这个要看你个人的成本认知。结婚非要从经济学解释。这算是一种合约捆绑。婚前的财产公正算是一种产权界定。婚前女方要求的彩礼,房子,车这是男方结婚的直接成本,也就是签合同。你非要把结婚当成交易那就去做呗。你要觉得对方大于你的财产,就没必要财产公正。预期收入决定了你要不要做。
    • 正当防卫的限度是否超过必要限度,正当防卫是否超过必要限度才可以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1-23
      是否超过必要限度需要综合案情具体判断。 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应该是防卫人的防卫行为足以有效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必需且没有对不法侵害者造成重大损害。 是否“必要”应全面分析案情。同时考虑制止不法侵害的目的性、制止不法侵害行为所必需的强度的限度性、防卫行为的合法性。 正当防卫是否超过必要限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不法侵害所侵害的法益;不法侵害发生的环境;不法侵害的强度与缓急;不法侵害人的侵害能力和防
    • 竞业限制的适用范围及其补偿制度是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19
      竞业禁止的适用范围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禁止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竞业禁止的补偿方式是支付竞业禁止补偿金。
    • 从诉讼时效制度的含义及性质角度分析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25
      诉讼时效是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力,当时效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在进行保护的制度。从其性质上讲是以一定的事实状态存在为前提,旨在维护既有事实状态,稳定现有即成法律关系及法律后果的制度。《1999年司法解释》第二十五条第二款中关于“一年”的相关规定,从表面上看与诉讼时效的立法导向和性质类似,但是不等于说就是诉讼时效的规定,因为旨在保护既有事实状态的规定在民法中
    • 浅析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
      浙江在线咨询 2023-10-12
      浅析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 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 2、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 3、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4、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 5、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