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9日在京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备受关注的现行刑法第九个修正案。2015年11月1日实施《刑法修正案(九)》。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二条规定:
【原文】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背景】当前,诸如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社交平台上的虚假信息屡见不鲜,其中不乏一些“贫困求捐款”、“帮忙找孩子”等看似传递正能量的文章,却有可能暗藏诈骗电话。然而,网友跟风、盲目转发则容易进一步扩大虚假信息的传播。此次修订案出台,“网络造谣”等行为要负刑事责任,这也是对“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的最好诠释。
新浪微博社区管理中心运营经理尹雪赓表示,在以往因谣言获刑的案件中,大多是“非法经营罪”“扰乱公共秩序罪”等罪名,并没有专门针对网络传播虚假信息行为的法条。此次调整,既让相关判决更有依据,也可以减少判决上的争议。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胡钢表示,如若在网络这种公共场合散布虚假信息,可能涉及多种罪名,包括即将生效的刑法修正案九,利用信息网络散布虚假警情等信息,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而不仅仅是行政责任或者简单民事赔偿责任。
-
刑法修正案九11月1日正式实施,传播网络谣言将入刑
153人看过
-
在刑法上应如何规制网络谣言
405人看过
-
网络谣言如何界定立案标准?
216人看过
-
如何举报网络谣言?
398人看过
-
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167人看过
-
刑法修正案(九)对于网络著作权保护如
111人看过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微博、国外网站、网络论坛、社交网站、聊天软件等)传播的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网络谣言主要涉及内容有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领域、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政治人物 、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 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 更多>
-
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定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1-2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四、为了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一)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二)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三)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诈骗、敲诈勒索。
-
如何认定网络谣言和故意造谣?广东在线咨询 2021-11-17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犯罪: (一诽谤信息实际上被点击,浏览次数超过5000次,或转发次数超过500次; 造成受害人或其近亲属精神障碍、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两年内因诽谤受到行政处罚,诽谤他人的;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
谣言如何定罪,传播网络谣言的共同犯罪有哪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08一、传播网络谣言如何定罪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成不良影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还规定:“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
-
刑法修正案九规定网络诈骗识别要点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21网络诈骗识别要点1、声明签订合同主体与盖章内容显示主题不一致。2、印章内容显示不合法。3、要求提前支付验资费、保险费等各类名目费用。4、以不答应就报警、发送《法院诉讼告知函》等方式施加压力,逼迫支付钱款。5、网络刷单,以完成一定任务(继续刷单支付款项)才能返还书单款为由,要求继续支付款项。6、冒充公安等机关和办案人员的身份,以“让提供身份信息给她们录口供,说还要冻结所有银行卡”等话素,一步步诱导以
-
网络谣言被查后如何定罪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9一、传播网络谣言如何定罪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成不良影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还规定:“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