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行政行为的权利救济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6 20:01:35 275 人看过

按照目前通说,判断无效行政行为的标准是“重大而明显”的违法情形。“重大”是指行政行为内涵的严重违法性,“明显”理论上是指一个具有正常理智的人能从外表判断出的情形。从理论层面上讲,“确定明显违法的标准既不是相对人的主观想象,也不是受过训练的法学家得认识能力,而是一个典型的、理智的公民的认识。尽管如此,明显违法并不总是明显。在具体案件中,关于行政行为是否明显并且严重违法,完全可能发生争议。〔1〕因无效行政行为的存在,侵犯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有侵害就有救济。如何对相对人进行救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无效行政行为制度,对权利的救济尚无制度上的保障。但是现有法律规定已有该方面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也有该类判例,实践需要制定统一的权利救济制度,这也是我们未来行政诉讼法修改后应有内容。

一、无效行政行为的法律后果

按照“重大而明显违法”的通说标准,本文认定无效行政行为的定义为具有重大而明显违法的情形,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具体行政行为。因无效行政行为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种行政行为的特殊形式,其产生的法律后果是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无效行政行为自始不产生法律效力,没有法律约束力,不产生行政主体期望的法律效力。

2、无效行政行为赋予权利的,任何人无尊重权利的必要,在任何诉讼程序中均可作出独立判断。

3、进入执行程序的无效行政行为,执行行为是无效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进行赔偿。

4、以无效行政行为为基础性条件作出的其他行政行为也无效。

5、对无效行政行为的确认不因时效的完成而认为有效。不受起诉期限和复议期限的限制,随时可提起确认。

二、无效行政行为相对人的权利救济方式

对相对人如何进行权利救济是无效行政行为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主要有自力救济和公力救济两种方式。

1、自力救济

关于自力救济的方式称谓,学者有多种说法,主要有“抵制权”、“正当防卫权”、“反抗权”、“拒绝执行权”等。虽称呼不同,但实质内容是相同的,都主张行政相对人面对无效行政行为的侵害时,有抵抗的权利。本文中,笔者称之为“抵制权”。但是学者们对于抵制权的“度”和“形式”存有争议。因为个人对于无效行政行为的认知能力不同,对行政行为是否无效的判断可能存在差异,这样就可能会造成对合法行政行为的抵抗,也可能造成对抵抗权的滥用。目前,大多数人主张“温和”的抵抗权,进行“消极”抵制。从行为方式看,抵制权通常以不作为的形式体现,即相对人只要依法对行政主体采取消极、不予配合的态度(如保持沉默、用言词拒绝等)即可。〔2〕在许多规范性文件中,也有关于相对人“有权拒绝”的明确规定。《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行政机关及其执行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任何机关或者单位向农民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收取行政、事业性费用必须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收费的项目、范围和标准应当公布。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收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有权拒绝。任何机关或者单位对农民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进行罚款处罚必须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罚款,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有权拒绝”。以上法律直接规定了相对人的抵制权,是以拒绝履行的方式行使的。

关于抵制权的性质。有学者主张,相对人对无效行政行为的抵抗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认为如果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执行后将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无法挽回的损失,相对人就“可以而且应该将之视为一个无效行政行为,不予执行”。〔3〕还有学者不赞成相对人对无效行政行为有抵抗权,是出于对相对人因没有抵抗无效行政行为而可能导致法律责任的担心,认为在将无效行政行为的辨认权和抗拒权赋予相对人的同时,也会将责任转移给相对人。〔4〕笔者认为,抵制权原则上是一种权利,是对行政侵害行为的拒绝和反抗,抵制权制度的设置就是为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不是对相对人义务的加重。但在特殊情况下也是一种义务,例如无效行政行为要求相对人实施明显违反行政法规或者刑法的行为,这时相对人有不予执行的义务,否则其法律后果并不会因相对人执行行政行为而予免除。

2、公力救济

自力救济不足以维护自己的权利或者对于行政行为是否无效存有较大争议时,行政行为相对人或利害关系人应寻求公力救济。目前,该种救济方式系主要方式。

公力救济的方式:

(1)利害关系人向有权机关申请对无效行政行为进行确认。主要是向无效行政行为的作出机关或者上一级机关申请确认。一旦被最终认定无效,则应恢复到原来的法律状态。造成损害后果的,无效行政行为的作出机关应承担赔偿责任。

(2)利害关系人向法院提起无效确认之诉或撤销之诉。目前法律规定中对无效判决和撤销判决的界限规定较为模糊,原则上应为无效确认之诉,且在起诉期限上不受限制,不仅可单独提起行政诉讼,在民事和刑事诉讼中都可以提起,法院都有权作出认定。利害关系人提起撤销之诉的,因为法律规定的缺位,法院也应给予诉权。但在起诉期限上应当有所限制,且该诉讼只能是提起行政诉讼。

(3)在行政非诉执行程序中,相对人有权进行无效抗辩。法院在执行程序中应予审查,并作出裁决。确认无效的,驳回执行申请。

(4)因行政相对人的自觉履行造成损害的,相对人有权要求行政行为作出机关进行赔偿。拒不赔偿的,可提起赔偿诉讼。

结束语:关于无效行政行为的救济制度只是处于理论上的研讨,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法律的制定。本文中对于自力救济的理论基础并未涉及,很多学者对此有精深的论述,本人不敢班门弄斧。但对于自力救济中正当防卫理论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本文只是介绍关于救济方式的个人观点。

注释:

[1]参见〔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著,高家伟译:《行政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51页。

[2]参见戚建刚、关保英:《公民拒绝权若干问题探析》,载《法商研究》2000年第4期。

[3]参见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

[4]参见叶必丰著:《行政行为的效力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1-82页。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人民法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16日 04:1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正当防卫相关文章
  • 票据权利如何进行有效的救济
    1、票据诉讼票据诉讼的提起以票据纠纷为基础,票据纠纷既可能由票据转让、支付、保证等事由引起,也可能由票据被盗或遗失引起;票据诉讼的适用范围较广,适用于各类票据的纠纷,不限于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纠纷。另外,票据纠纷必须以有明确的利害关系相对人为前提,否则无法提起。2、申请公示催告示催告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以公示的方式催告不明的利害关系人在一定期间内申报权利,如果逾期无人申报,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依法做出除权判决,它只适用于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被盗、遗失或灭失的情况,其他票据或票据纠纷不能申请公布催告。这里必须注意,当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遗失或被盗后,是提起票据诉讼,。还是申请公示催告,取决于:第一、有无明确的利害关系相对人。如果已经找到了相对人,就不能申请公示催告。第二、丢失的票据的权利是否已实现。如果经调查明确认票据权利已经实现,贝-怃申请公示催告的必要,只能对由此产生的权利纠纷提起票据
    2023-04-16
    249人看过
  • 行政不作为救济途径
    一、行政不作为的救济途径一般意义上讲,对行政行为的救济,主要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两条途径。按照1999年颁布的《行政复议法》第六条(八)、(九)、(十)项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对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的等三类行政不作为,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按照1989年的《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一款(四)、(五)、(六)项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对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
    2023-06-02
    265人看过
  • 行政不作为救济途径
    一、行政不作为的救济途径一般意义上讲,对行政行为的救济,主要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两条途径。按照1999年颁布的《行政复议法》第六条(八)、(九)、(十)项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对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的等三类行政不作为,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按照1989年的《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一款(四)、(五)、(六)项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对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
    2023-06-02
    216人看过
  • 超过行政诉讼时效的行政手段救济
    一、超过行政诉讼时效的行政手段救济权利人在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后起诉的,人民法院仍应予以受理,不得以诉讼时效届满为由不予受理。因为人民法院在受理之后才能查明诉讼时效是否届满。当然,如果有人民法院受理后查明没有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则依法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二、行政诉讼审理期限是六个月还是三个月行政诉讼第一审普通程序的审理期限是六个月,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是四十五日,上诉案件的审理期限是三个月。《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三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行政诉讼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
    2023-06-06
    75人看过
  • 无效行政行为的情形
    如果行政行为具备下述情形,行政相对方可视之为无效行政行为,有权国家机关可宣布该行为无效:(1)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2)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3)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4)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5)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一、行政复议撤销决定的适用情形有哪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2、适用依据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二、行政处罚如何申请撤销(1)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合法的行政行为具备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三要素,任何行政行为如缺损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要件,该行政行为就是可撤销的行
    2023-03-19
    60人看过
  • 无效的具体行政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
    构成具体行政行为无效的条件:要求从事将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明显缺乏法律依据;明显缺乏事实依据,或者要求从事客观上不可能实施的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程序法上,该具体行政行为致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公民、法人或者组织,可以在任何时候主张该具体行政行为无效,有权国家机关可在任何时候宣布该具体行政行为无效,因为无效行政行为不具有确定力。后果处理上,具体行政行为被确定无效后,原则上应当尽可能恢复到具体行政行为发布以前的状态,行政机关应对拿过返还从当事人处取得的利益,取消要求当事人履行的义务,赔偿对当事人造成的损失。行政机关应当受贿无效具体行政行为给予当事人的权益,如果此种收回给善意的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行政机关应当予以赔偿。
    2023-06-06
    32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更多>

    #正当防卫
    相关咨询
    • 无效行政行为的救济??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25
      搞的头很大呀。有一点想说一下……无效行政行为只有被确认无效了才是自始无效!!!。
    • 行政复议救济权利有哪些?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09
      行政救济,也称救济监督,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求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对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行为实施纠正并追究行政责任,以保护其合法权益。 行政救济包括行政机关的救济(行政复议)和司法机关的救济(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对具体行政
    • 无效的行政行为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16
      具体行政行为的无效有四种:无法定职权、无有效意思、无事实根据、无法律依据。具体来说: 1、原因:⑴具体行政行为明显或重大的违法情形(如要求从事违法犯罪行为)⑵实施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不明确或行政主体无权、种类越权实施具体行政行为⑶明显缺乏事实根据或者要求从事客观上不可能实施的行为⑷明显缺乏法律依据。行政行为无效规定这件事情 2、效力:⑴该无效行政行为自始地、当然地不发生法律拘束力和执行力⑵相对人不受
    • 行政复议的救济行为有哪几种?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29
      行政复议是行政救济的途径之一,属具体行政行为,它肯定不是行政审批。按照通说的话,行政审批包括行政许可以及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请示报告事项的内部审批和对其直接管理的人事财务等事项的审批。
    • 生效的行政诉讼如何救济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25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