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根据法律,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因此,诈骗公私财物价值达到三千元的,就构成诈骗罪。
一、诈骗罪的4个要件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构成要件如下:
(1)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
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
再次,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
最后,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诈骗罪的数额较大,以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为起点。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
(2)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二、诈骗元能立案吗
诈骗2000元能否立案要看当地的情况来定。因为有的地方会立案,有的地方不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诈骗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
网络诈骗罪立案标准,网络诈骗罪立案标准
183人看过
-
诈骗案的帮凶会不会判刑
363人看过
-
网络诈骗帮凶的判刑标准是什么?
394人看过
-
诈骗罪立案标准有哪些诈骗的标准
269人看过
-
涉嫌帮信罪的诈骗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316人看过
-
雇凶伤人罪立案标准
301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诈骗罪帮凶的定罪问题河北在线咨询 2024-11-211. 如果我们知道他人正在实施具有诈骗性质的行为,比如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设备以及相关的传递媒介,甚至包括网络技术支援和财务交易的清算服务在内,我们将被视为共同犯罪。 2. 如果你在知道这些赃款,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所产生的利益和收益的情况下,仍然愿意帮助他们进行资金转移、套现和取现等非法操作,那么你将会因涉嫌持有或隐匿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之罪而受到法律制裁。 关于协助他人从事诈骗行为的量刑标准
-
票据诈骗罪立案标准,票据诈骗立案标准,票据诈骗立案江苏在线咨询 2021-10-10进行金融票据欺诈活动,如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嫌疑,应立案起诉:(1)个人进行金融票据欺诈,金额在1万元以上(2)公司进行金融票据欺诈,金额在10万元以上。
-
诈骗案立案标准是什么,诈骗案立案的条件又是什么,诈骗罪立案标准广西在线咨询 2022-05-04财物被诈骗受害人要及时报警,由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节审查是否符合立案标准。立案的条件:必须诈骗罪的的立案数额,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一、《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
-
网络诈骗立案标准有哪些,诈骗罪立案标准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16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网络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2000元。网络诈骗与普通的诈骗是一样的,只是方式不同而已。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1996年12月16日)的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诈骗金额达到2千元即构成立案追诉的标准。
-
诈骗案立案的标准是多少钱,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诈骗罪判几年台湾在线咨询 2022-02-06诈骗案立案的标准是3000元,各地规定不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已于2011年2月2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12次会议、2010年11月24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4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4月8日起施行。二○一一年三月一日为依法惩治诈骗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结合司法实践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