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31 15:07:48 403 人看过

一、如何理解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

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是对劳动者的工资设置的最低保障,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生活水平而确立的一项制度。各省级人民政府可以规定该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报国务院备案后实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四十九条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二、计件工资制如何计是加班工资

计件工资制的加班费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工资制的加班费的计算方法类似,用人单位应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加班费。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三、劳动法是如何规定最低工资的

劳动法最低工资的规定:最低工资保障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八条

最低工资保障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四十九条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n(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n(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n(三)劳动生产率;\n(四)就业状况;\n(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23: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最低工资制度为何“有价无市”?
    虽然青岛市最低工资标准是每月410元,但不少职介中心发布的低于这一标准的招工信息,随处可见。企业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待遇招聘外来工时,往往以硬性的包吃住、有提成为借口,迷惑应聘者。而不在企业吃、住的应聘者,则一概拒之门外。据记者了解,有些企业所谓的包吃包住,也就是打个地铺,三餐清水面条,有时甚至连菜叶都没有。我国《最低工资规定》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规定》指出,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应支付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报酬。《规定》明确了最低工资标准测算方法,要求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对于违反规定的,劳动保障部门将责令用人单位按所欠工资的最高5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对于《最低工资规定》,有些用人单位不是不知道。但在招聘员工特别是外来的农民工时,由于多数外来工信息渠道不畅,这些用人单位往往借机迷惑应聘者。近日,在青岛市外来人员职介中心一楼大厅里,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正坐在大屏幕前查看职介中
    2023-06-05
    194人看过
  • 最低工资制度有待完善
    前不久,北京市劳动保障局对《北京市最低工资规定》实施十年来的情况组织了专题调研,全面地掌握了最低工资制度执行情况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调查显示,有93.68%的企业认为可以承受现行最低工资标准;有91.75%的企业认为“大多数企业能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另有75.26%的企业认为应该实行两个最低工资标准。从被调查的个人情况看:86.12%被调查者认为所在企业较好地执行了最低工资制度;87%的被调查者认为现行的最低工资标准偏低,不能满足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在个人卷和企业卷中分别有72.14%和68.42%被调查对象认为最低工资标准为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30%-60%为宜;68.22%的职工认为当最低工资标准与最低生活保障金之间相差300-500元时,人们愿意放弃低保而选择就业;而超过一半的被访企业(51.06%)认为当年的580元/月最低工资标准
    2023-06-05
    429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五章的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这个工资数额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的确定实行政府、工会、企业三方代表民主协商的原则,主要考虑多个因素确定。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应当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每年最多调整一次。根据我国《劳动法》第五章的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这个制度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而这个工资数额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的确定实行政府、工会、企业三方代表民主协商的原则,主要根据本地区低收入职工收支状况、物价水平、职工赡养系数、平均工资、劳动力供求状况、劳动生产率、地区综合经济效益等因素确定,另外,还要考虑对外开放的国际竞争需要及企业的人工成本承受能力等。当上述因素发生变化时,应当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每年最多调整一次。最低工资标准发布实施后,如因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诸项因素发生变化,或本地区
    2023-12-29
    53人看过
  •  最低工资制度的变革与影响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国家设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并报国务院备案。如果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予以赔偿。因此,最低工资标准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具有重要作用。国家设定最低工资标准。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并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工资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者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予以赔偿。 最 低 工 资 标 准 对 于 劳 动 者 权 益 有 何 影 响 ?最低工资标准对于劳动者权益有着重要影响。首先,最低工资标准的设定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保障了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得到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确保了劳动者基本生
    2023-09-01
    411人看过
  •  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如何规定?请解析实发工资与应发工资的关系。
    最低工资标准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实发工资是在扣除合理的费用后,实际上发到劳动者手里的工资。在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劳动者所得工资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提供正常劳动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的工资报酬。这个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实发工资是在做了合理的扣除后,实际上发到劳动者手里的工资。劳动者在提供了正常劳动的情况下,在作了符合规定的扣除后的工资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最 低 工 资 是 实 发 工 资 还 是 应 发 工 资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提供了正常劳动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应发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实发工资是在做了合理的扣除后,实际上发到劳动者手里的工资。如,按规定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事病假工资扣除等,做了这些合理的扣除后所实发的工资可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2023-10-03
    53人看过
  • 解析我国现有工时制度
    法律综合知识
    8h/天,40h/周要求不需要批准需劳动部门批准需劳动部门批准
    2021-11-30
    300人看过
  • 哪些人适用最低工资制度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适用于我国所有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建立并实施了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标准已经正式公布。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实施对促进劳动力市场发展、工资管理和工资支付法制化、加强企业工资收入宏观调控、制止部分企业过度降低员工工资、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英国最低工资制度在法律方面将面临严峻挑战由于目前英国针对青年人的最低工资作制度带有歧视性,因此即将面临欧盟新的劳工政策法规的挑战。综合外电9月22日报道,英国律师警告政府,一旦欧盟旨在禁止年龄歧视的劳工法规下个月实施,那么英国目前所实施的最低工资制度在法律方面将面临严峻挑战。律师们称,目前英国针对18至21岁的工人的薪资标准带有歧视性,而官方也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使该项政策得到欧盟相关政策规则的免责。欧盟的规定使得以年龄为理由的歧视为非法。
    2023-08-07
    120人看过
  • 我国对非全日制用工制度如何规定的?
    我国对非全日制用工有下列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不需要书面协议;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签订多个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非全日制用工可以随时终止用工;以及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适用非全日制用工制度的行业现状非全日制用工在餐饮、零售等领域较为普遍。由于餐饮、零售业的大多数岗位对员工能力要求不是很高,岗位之间的技能要求差别不大,企业招用新员工的门槛也不高。同时,员工的薪酬待遇不高,员工流动性较大。因此,企业比较适用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据调查,外商在我国开办的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连锁店,招用的大部分员工都是非全日制员工。还有像超市、大卖场、饭店、宾馆、旅行社等部分行业受季节性、时间性的影响,业务开展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其中的许多岗位,在营业高峰或服务高峰时,需要大量的人员,但是在非营业高峰时,少部分人员即可满足需要。此外,部分企业中的财会、
    2023-07-27
    493人看过
  • 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的主要作用
    一、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的主要作用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实施以来,其受益面不断扩大,全国31个省市都实施了最低工资标准。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对于保障职工的劳动权益和合法利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防止和减少克扣工人工资现象的发生,有利于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维护社会稳定;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为劳动关系中的劳动报酬部分提供了一个法律依据,有利于正确确定劳动关系,也为企业搞好内部分配提供了一个基础。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为深化企业内部工资制度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加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工作提供了基础。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调整,有利于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作用。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二、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我市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一类区由原1140元/月调整为1320元/月,适用范围为南京市市区(含江宁区、六合区、浦口区);二类区由原930元/月调整为1100元/月,适用范围
    2023-04-13
    220人看过
  • 我国劳动法如何规定工时制度
    工作时间制>P>每周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工时制度是所有工时制度的标准和基础,如果用人单位或者用人单位的某些部门由于生产经营的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大多数劳动者都实行标准工时制,《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作息方式,即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工时制。一些用人单位告诉员工,我们公司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制,因此没有加班,也没有加班费。由于部分职工对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制不熟悉,导致工作窒息。其实,这个单位的解释是错误的第一,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制必须经过劳动部门的批准,也就是说必须有批准文件第二,即使一个单位有非正常工作时间制度和综合计算工作时间制度的批准文件,也并不意味着该单位所有岗位和职工都实行非正常工作时间制度和综合计算工作时间制度。一般来说,不定工时制和综合工时制只适用于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单位和岗位,不可能全部适用于一个单位。
    2023-05-07
    115人看过
  • 行业最低工资制度亟须建立
    记者: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者而言具有怎样的意义?李坤刚:目前,我国特别需要通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对低收入劳动者进行救助。原因有二:第一,我国的集体协商制度还很不完善,不能指望通过集体协商提高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第二,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导致了劳动者失业压力增大,劳资力量强弱对比明显。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救助,劳动者就有可能被压在生存底线上。我国这种经济转型期的劳动力市场现状,决定了政府有必要采取最低工资立法的形式对收入分配进行调整,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记者: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什么特点?李坤刚: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生活水平差距较大,所以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地方化的最低工资制度。根据《最低工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不同行政区域可以有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每个省级辖区可以有3—4个档次的最低工资标准。例如,安徽省合肥市虽然总人口不多,但除了市区外
    2023-06-05
    127人看过
  • 我国职工生育保险制度的现状如何?
    目前,我国职工生育待遇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生育费用由用人单位负担和管理。其法律依据是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令第9号)。其适用范围包括我国境内一切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女职工。相关待遇标准,按照同年原劳动部颁发的《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险字〔1988〕2号)执行。(1)女职工产假期间,工资照发。(2)女职工怀孕,在本单位的医疗机构或者指定的医院机构检查或分娩时,其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二是生育保险办法。法律依据是《劳动法》和《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4〕504号)。其核心内容是实行社会保险,生育费用社会统筹,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促进企业公平竞争和妇女平等就业。具体办法是,企业不论男女职工比例多少,按照统一费率(最高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的1%)缴纳生育保险
    2023-06-06
    431人看过
  • 最新工资发放制度解析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工伤职工停止工作,治疗工伤期间,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休养期间,称为停工留薪期,按遭受事故伤害前正常上班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对羁押人员工资怎样发放首先,按规定,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羁押期间停发工资。除此之外,对于其他员工,涉嫌犯罪被有关机关收容审查、拘留或逮捕的,公司在员工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内,可以暂停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其中包括按时发放工资。其次,员工被停发工资之后,又被宣判无罪的根据不同对象处理如下: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未被劳动教养或治安拘留,单位也未给予行政纪律处分的,由原单位补发其被羁押期间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2)未被劳动教养或治安拘留,单位给予行政纪律处分的,其被羁押期间的工资按照被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工资处理办法执行;(3)被劳动教养、治
    2023-07-03
    389人看过
  • 我国哪年实行的最低工资标准
    依据劳动法制定的主要原则,劳工部于1993与1994两年间分别颁发了规范性政策文献——《企业最低工资规定》以及《劳动部关于如何贯彻落实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具体通知》,这两份重要法规对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确立提供了详尽而明确的指导方针。最低工资标准确实立遵循了政府、工会及企业三方代表共同参与并进行民主协商的原则。地方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对其所在行政区域内的最低工资制度进行全面且严格的执行与管理。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则对全国范围内的最低工资制度进行统筹规划和执行监管。在各方协作下所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需由省级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工会、企业家协会在充分咨询地方工商联、财政部门、民政机构及统计部门的基础上研究评估,所得结果呈递劳动部征询意见。经传送后25天之内若无劳动部更改建议,或者收到建议并进行适当修正,即刻报请当地政府审批。待政府通过后,将在全国范围内公示七日,此过程应在当地政府官方公报上刊登,同时亦须在
    2024-05-12
    348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如何理解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9-02
      是指国家以一定的立法程序规定的,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企业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其中,所谓的正常劳动是劳动者按照依法签订的的约定,在法定的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最低工资规定》第六条规定:确定和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应参考当地就业者及其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
    • 最低工资制度是否违法?
      北京在线咨询 2023-12-01
      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是违法的。 单位支付的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单位支付其差额部分; 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 劳动法如何理解“最低工资”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24
      1、最低工资保障范围,不仅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且也包括劳动者赡养的家庭成员的生活需要; 2、最低工资数额由最低工资率确定; 3、最低工资只确定了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它要求所有的用人单位在向本单位劳动者支付工资或通过劳动合同约定工资数额时,均不得低于最低工资率确定的工资标准,否则,约定无效,并按最低工资标准执行。
    • 哪些人适用最低工资制度
      新疆在线咨询 2021-11-15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适用于我国所有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建立并实施了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标准已经正式公布。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实施对促进劳动力市场发展、工资管理和工资支付法制化、加强企业工资收入宏观调控、制止部分企业过度降低员工工资、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 如何理解我国《》所规定的责任法律制度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09
      医疗损害责任在我国《侵权责任法》上的体现包括归责原则: 1、过错原则。《侵权责任法》第54条规定医疗机构在医疗行为中须存在医疗过错,且因为该过错导致了患者医疗损害才需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这是《侵权责任法》实施以后在医疗损害诉讼案件中,医方承担赔偿责任的前提。 2、过错推定原则。《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