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刑罚变更执行制度是指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这三项制度。现有的减刑制度既不具有可撤销性,也没有附加考验期限,这种减刑机制一方面不利于已经被减刑释放的人继续认真改造,另一方面容易造成监管人员在减刑当中弄虚作假,收受贿赂。而且,减刑制度名为刑罚变更执行制度实为减少刑期不执行的一项制度,以上两个方面问题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生效判决的法律威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假释制度作为世界各国通行的一项行刑制度,在不少国家保持了较高的适用率,而在我国历年来却一直适用率较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多年来全国适用假释的罪犯人数在罪犯中所占比例不超过3%。现实中如此低的假释比例,造成法律资源的闲置,使假释制度的刑罚实践作用微乎其微。笔者认为,鉴于现有减刑、假释制度在运行机制上的严重缺陷,应建立新型的减刑制度以取代现有的减刑制度,以弥补其不足。
这样的减刑制度有几大优点:1.能够促使被减刑者在关押期间能保持警惕,继续认真改造,在离开服刑场所后又能参加社区矫正,使其在关押期间与步入社会中间有一过渡期、适应期,更利于其身心的转变。2.减少监管场所利用减刑之机进行徇私舞弊、收受贿赂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减刑的准确性。3.使减刑成为名符其实的刑罚变更执行制度,原则上判决多少实际执行多少,保持生效判决的严肃性、权威性。
我国可以借鉴假释制度的规定,赋予现行减刑制度可以撤销性和考验期限。当发现罪犯的减刑依据是弄虚作假得来的或者减刑后具有故意不认真改造、故意犯罪等情况而不符合减刑条件的,监管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撤销原有的减刑。减刑应根据该罪犯在服刑期间所实际减去的刑期来确定相应的考验期间。例如,一罪犯在服刑期间通过几次减刑减去了三年三个月刑期,那么,相应的比照现有的假释制度附加其减刑考验期限三年半,如果减去的是三年八个月,可以设定考验期限为四年,如果所减刑期不到一年的,可以附加其考验期限一年。离开服刑场所后的减刑撤销事由可以在借鉴现有假释撤销事由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设计:1.在犯新罪上需作出故意与过失的区分。如果是过失再犯的应规定为可以撤销减刑,这里的可以是由法官根据过失大小和致害程度进行的自由裁量。2.在发现新罪上需作出是自首发现的还是由司法部门主动查明的,如果是自首发现的应当区分危害性的大小。如自首交代的罪行相对较轻,不应当撤销减刑,如自首的罪行比较重,应当撤销减刑,但可以撤销其最后一次减刑,而不全部撤销。3.在违法行为上对于严重的违法,应当撤销减刑;对于轻微违法,不应当撤销,可以采取警告、要求作出保证等,以尽量维持减刑已取得的效果。这样将减刑撤销事由分列为必撤销事由和可撤销事由,在撤销方式上体现出层次性、过渡性、灵活性和合理性。
-
完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思考
51人看过
-
完善我国欠薪保障制度的几点思考
419人看过
-
完善我国房地产登记制度的实证思考
220人看过
-
完善我国海上保险委付制度的法律思考
245人看过
-
关于完善我国管制刑的对策
493人看过
-
关于我国公司清算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404人看过
减刑是指对原判刑期适当减轻的一种刑法执行活动。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更多>
-
如何完善我国的累犯制度?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211、弥补立法缺憾,明确相关概念: 1、“刑罚执行完毕”应明确为“主刑执行完毕”。 2、明确法域条件,承认域外刑罚。 3.修改《刑法》第81条第2款之规定,使累犯可以假释,促进累犯的积极改造。 4.累犯的确立与数罪并罚制度。 2、累犯构成要件中立法增补人格因素。 3、确立单位累犯制度。
-
对我国刑事追诉时效制度的几点思考广东在线咨询 2023-03-04追诉时效,是指刑法规定的、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在追诉时效内,司法机关有权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超过追诉时效,司法机关就无能再追究其刑事责任。 其主要意义有: 1、符合我国刑罚的目的要求; 2、有利于司法机关集中精力办现行的刑事案件; 3、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4、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
对缓刑制度的思考如何?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05对于我国缓刑制度的思考根据《刑法》第七十六条、第七十七条的规定,我国现行缓刑制度对缓刑犯的考察和处理有三种情况:?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
-
我国制度现状及思考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29概要死刑制度自古以来一直是刑法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死刑本身的独特性,在刑法学研究领域也是相当活跃的一个部分。死刑的存废以及死刑制度的取向一直都是理论上和立法上的热点。我国现行死刑制度是有其历史渊源和现实依据的。作为一种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也有一些部分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进行调整,这正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要通过对我国现行死刑制度的介绍和分析,以求对我国的死刑制度形成一个相对全面的
-
如何完善我国管制刑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29基准刑是在不考虑各种法定和酌定量刑情节的前提下,根据基本犯罪事实的既遂状态所应判处的刑罚。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交由公安机关管束和人民群众监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的特征是: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不羁押在监狱、看守所等执行场所中,仍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也不离开自己的家庭,不中断与社会的正常交往。对罪犯不予关押,是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