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裁定先予执行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10:43:55
488 人看过
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人民法院对老年人追索赡养费或者扶养费的申请,可以依法裁定先予执行。这是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又一种法律援助措施。
所谓依法裁定先予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对老年人追索赡养费或者扶养费的申请,在作出判决之前,裁定被告人先交给老年人一定数额的赡养费和扶养费,并立即执行,以保证老年人的正常生活。
这一法律援助制度,体现了国家对老年人的特殊关心和照顾,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美德。有了这种法律援助制度,是对不履行赡养义务者的法律约束,是对老年人权益免受侵害的法律保证,也是司法机关直接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依据。依法裁定先予执行制度,同其他法律援助制度一样,在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实践中,会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什么是先予执行什么是裁定先予执行,先予执行的情形有哪些
91人看过
-
先予执行多久会裁定
309人看过
-
仲裁先予执行谁执行
144人看过
-
不先予执行的是否裁定
327人看过
-
先予执行几天做出裁定
367人看过
-
裁定不予先予执行可能复议吗
395人看过
律师服务
#执行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先予执行
词条
先予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在终审判之前,为解决权利人生活或生产经营的急需,依法裁定义务人预先履行义务的制度。 先予执行应当符合的条件是,第一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的;第二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 更多>
#先予执行
最新文章
#先予执行
相关咨询
-
法院先予执行的裁定书,什么案件可以先予执行?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01(一)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 (二)追索劳动报酬的; (三)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 第一百零七条人民法院裁定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的; (二)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 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申请人败诉的,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先予执行遭受的财产损失。
-
裁定不予先予执行裁定书不予执行的条件有哪些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17裁定不予先予执行裁定书根据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也就是说,仲裁以合同当事人的协议为前提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无书面的仲裁协议,仲裁就没有根据,仲裁机构即使作出裁决,人民法院也不予执行
-
先予执行指的是什么,哪些案件可裁定先予执行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01先予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在作出终审判决前,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裁定另一方当事人给付申请人一定数额的钱财,或者裁定另一方当事人立即实施或停止某一行为的法律制度。r一、先予执行的适用条件是什么r1、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r法院审查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主要考虑以下情况:r(1)民事法律关系是否存在;r(2)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清晰明确;r(3)是否是单向给付或为一定行为和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r2、不先予执行将
-
交通事故法院否裁定予先执行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21先予执行中,是双方当事人都可以提起复议吗?那么,如果法院最先裁定同意申请人的先予执行申请,然后,被申请人不服提起复议,法院经审查后认定原裁定不当,又重新做出新的裁定,也就是第二次裁定,不同意原申请人先予执行的请求。
-
裁决先予执行必须先行工伤认定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09裁决先予执行工伤医疗费是为了满足受伤职工的迫切需要,以解燃眉之急,先行采取的一种紧急措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4条规定:“仲裁庭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决先予执行,移送人民法院执行。仲裁庭裁决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二)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