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具备以下这些条件是构成累犯的:1、主观条件: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2、刑度条件:前罪所判刑罚和后罪所判刑罚都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3、时间条件: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
如何处罚非法持有枪支罪
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非法持有、私藏军用枪支一支以上的;
(二)非法持有、私藏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一支以上,或者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二支以上的;
(三)非法持有、私藏军用子弹二十发以上、气枪铅弹一千发以上或者其他非军用子弹二百发以上的;
(四)非法持有、私藏手榴弹、炸弹、地雷、手雷等具有杀伤性弹药一枚以上的;
(五)非法持有、私藏的弹药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
本条规定的“非法持有”,是指不符合配备、配置枪支、弹药条件的人员,擅自持有枪支、弹药的行为;“私藏”,是指依法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人员,在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条件消除后,私自藏匿所配备、配置的枪支、弹药且拒不交出的行为。
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法律规定,将公务用枪用作借债质押物,使枪支处于非依法持枪人的控制、使用之下,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是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二款所规定的非法出借枪支行为的一种形式。应以非法出借枪支罪追究刑事责任;对接受枪支质押的人员,构成犯罪的,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应以非法持有枪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五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
持枪证过期不上交枪支,是否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172人看过
-
拥有两支压缩气枪是否能构成非法持枪罪
442人看过
-
不能正常击发的枪支是否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464人看过
-
非法持有枪支是否属于非法制造枪支罪的构成要件?
259人看过
-
是否持有损坏枪支构成犯罪?
246人看过
-
枪支持有是否犯法?
115人看过
累犯是指曾经受过相应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之后或者被赦免以后,在我国法律规定的特定期限内,又因为犯罪而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其中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被赦免后5年内再被判处一定刑罚的为一般累犯。在刑罚执行完毕之后,又再犯该特定罪的犯罪分子又... 更多>
-
非法制造枪支是否构成组装枪支罪安徽在线咨询 2023-06-17组装枪支构成非法制造枪支罪。 非法制造枪支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枪支管理的法规,非法制造枪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所谓枪支,是指以火药、压缩气体等为动力,利用管状器具发射子弹、金属弹丸或者其他物质,足以致人伤亡、丧失知觉的各种枪支。其不仅指整枪,而且也指枪支的主要零部件。
-
山寨仿真枪,卖假枪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1-07卖模拟枪,店主不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非法持有枪支罪的枪支是指以火药或压缩气体为动力,利用管状器具发射金属弹丸或其他物质,足以造成人员伤亡或失去知觉的各种枪支。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曾经持有枪支构成犯罪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05-31不构成。持有型犯罪应要求行为人对国家规定的管制物品有事实上的支配与控制,当枪支实际占有发生转移,行为人就已经失去了对枪支的支配与控制。《刑法论》中认为持有属于作为,持有是对特定物品的实力支配、控制。也有学者认为持有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实际持有即亲自直接控制;另一类是推定持有即虽非亲自控制但有权支配该物。理论界对持有的性质有争论,但无论是作为说还是独立行为说都认为持有应当是对特定物的实际支配权。因此,
-
非法持有气体枪支罪犯是否具有法律江苏在线咨询 2021-12-05严重。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追诉:(一)非法持有、私藏军用枪支超过一支的;(二)非法持有、私藏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超过一支,或者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超过两支;(三)非法持有、私藏军用子弹超过二十发、气枪铅弹超过一千发或者其他非军用子弹超过二百发的;(四)非法持有、私藏手榴弹、炸弹、地雷、手雷等杀伤性弹药超过一枚的;(五)非法
-
非法出租枪支是否构成涉嫌非法制造枪支罪江苏在线咨询 2021-10-09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明确规定,国家对枪支实行严格的管制,其中对公务用枪采取配备制度,对民用枪支实行配置制度,并严格规定配备公务用枪和配置民用枪支的人员或单位的范围以及使用的条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出租,出借枪支。非法出租、租赁枪支的行为不仅违反了国家对枪支的正常管理制度,还使枪支流向社会,造成危险,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