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不良反应赔偿政策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3 16:20:19 468 人看过

由于地区间经济差异等原因,我们国家没有全国统一的补偿文件,目前各省基本都出台了自己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因此在补偿方面大家应参照自己属地省份的补偿办法。以北京为例,如果属于补偿范畴,那么除了就医费用是按实际就医费用补偿(所以就医的各种凭据都要留好),其他费用像误工费护理费、生活补助、残障器具等费用都是根据一些现行标准核算的,并非与实际支出相一致,也就说伤残级别定了这部分补偿费用的金额也就定了。另外各地方政府一般也会给予一些额外补偿,这个没有有关规定,金额也就没谱了,不差钱的政府就会多给一些。

如果对异常反应的诊断结果有异议,也就是你认为是异常反应,但卫生行政部门经调查认为与疫苗接种没有关系,也就是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论有争议的,可以向当地的医学会申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具体依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有关规定。

关于打疫苗怎么投诉

可以打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投诉,一般用于:1、对行政职能职责、政策规定、办事流程和其他公共服务信息的咨询;2、对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投诉以及意见和建议;3、对行政职权范围内非紧急类管理、服务方面提出的求助;4、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危害公共财产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5、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办事效率、行政效能方面的表扬。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范围参考目录及说明(2020年版)的通知》

第一条目录使用说明。

本目录主要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鉴定和补偿提供一定的参考范围。受种者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后,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或鉴定过程中,除参考本目录外,需结合临床和实验室等相关资料,判定是否属于或者不能排除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不应将是否在本目录范围内作为是否属于或不能排除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直接判定依据。

实施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接种后出现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器官组织损伤等损害,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不能排除的,应当给予补偿。

实际工作中,如获取能够确定、支持或者排除疫苗与疾病因果关系,或接种疫苗至疾病发生的常见时间范围发生变化的有力证据时,应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鉴定及补偿等工作中参考使用。

第二条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判定原则说明。

病例调查诊断或鉴定工作应规范。对同时符合以下原则的,可以判定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1.疾病临床诊断明确,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2.明确排除其他病因:具有明确支持是由疫苗导致疾病的临床或实验室证据,或者具有明确排除其他重要致病因素(如感染、外伤、中毒等)的临床或实验室证据。详细的既往史、发病史、临床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有助于确定和解释是否有其他重要病因;

3.属于目前已知范围内确定的疫苗损害:属于本目录中疾病与疫苗之间有确定的或倾向于支持存在因果关系的疾病;

4.接种疫苗至该疾病发生的时间范围可参考本目录中的常见时间范围。

第三条不能排除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判定原则说明。

病例调查诊断或鉴定工作应规范。对同时符合以下原则的,可以判定为不排除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1.疾病临床诊断明确,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2.基本排除其他病因:具有倾向于支持是由疫苗导致疾病的临床或实验室证据,或者具有基本排除其他重要致病因素(如感染、外伤、中毒等)的临床或实验室证据。尤其对本目录中尚未有确定因果关联研究证据的疾病,应通过既往史、发病史、临床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排除其他重要的可能病因证据后,可作出不能排除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结论;

3.属于目前已知范围内基本确定或可能的疫苗损害:属于本目录中所列的异常反应相关疾病范围;

4.接种疫苗至该疾病发生的时间范围可参考本目录中的常见时间范围。

第四条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服苗接触者所患疫苗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9日 05:5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误工费相关文章
  • 青岛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
    当孩子接种疫苗后一般不会出现反应,但有极个别儿童在预防接种后发生了,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次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反应:一发热:分为轻度(37.1—37.5°C)、中度(37.6—38.5°C)和重度(>=38.6°C)个别儿童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乙肝疫苗、百破二联疫苗、流脑疫苗、等灭活疫苗后5—6小时或24小时左右体温升高,一般持续1—2天,很少超过3天;个别受种者发热可能提前,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即有体温升高,6—12小时达高峰,持续1—2天。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麻风腮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水痘等减毒活疫苗后出现发热反应的时间稍晚,个别接种者在注射麻疹疫苗后6—10天内会出现中度发热,有类似轻型麻疹样症状。处理原则:发生轻度、中度反应时加强观察,一般不需任何处理,注意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重度反应时送医院观察治疗
    2023-05-29
    228人看过
  • 多次接种疫苗会不会增大不良反应的风险?
    多次接种疫苗,会不会增大不良反应的风险疫苗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多数不良反应都是一般的不良反应,如发烧等。从目前的文献来看,多次接种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复种或者第三次接种,会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头一次接种免疫成功的,第二次接种反应就会更轻
    2023-12-06
    183人看过
  • 接种宫颈癌疫苗有什么禁忌和不良反应?
    在中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一位,我国每年新发病例为10万,死亡病例3万,其中是15岁至44岁女性中第三大高发癌症。宫颈癌高发于20岁至55岁女性,发病率在20到40岁持续大幅上升。同时,近几年中国宫颈癌的发病和死亡还呈现年轻化趋势,因此专家提倡宫颈癌疫苗要趁年轻早接种,以及早获得保护。致癌型HPV感染是引发宫颈癌的必要条件,16、18亚型引起的宫颈癌占宫颈癌病例的70%,这次在广州上市的二价宫颈癌疫苗正是针对这两种亚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引,接种宫颈癌疫苗前不需要进行HPV检测。天河区妇幼保健院预防接种门诊医师伍*芬介绍,即使感染了HPV,接种宫颈癌疫苗接种宫颈癌疫苗仍然可以预防其它相关HPV型别的感染或者相同HPV型别的再次感染。问:接种有什么禁忌和不良反应答:对疫苗中任一活性成分或者辅料严重过敏反应者,急性发热患者等。几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发热,注射部位疼
    2023-05-30
    87人看过
  • 宫颈癌疫苗是否有副作用?不良反应有哪些
    据了解,本次获准进入内地的疫苗为二价HPV疫苗,能有效预防HPV-16和HPV-18两种基因型的病毒感染。这两种基因型病毒引起的宫颈癌和宫颈癌癌前病变,几乎占了所有病例的70%。据介绍,二价HPV疫苗的适应接种人群为9~25岁女性,超过25岁就不建议接种该疫苗。这是因为,目前国内缺乏26岁以上人群接种二价HPV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报告。需要注意的是,该疫苗最好在有性生活之前完成接种。那么宫颈癌疫苗是否有副作用呢?熊猫了解到接种宫颈癌疫苗是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的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有注射部位疼痛及肿胀免疫程序:接种3剂次,接种第一剂后,1-2个月还有接种第二剂,6个月后接种第三剂
    2023-05-10
    94人看过
  • 泉州宫颈癌疫苗接种有什么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这次上市的宫颈癌疫苗,适用年龄为9至25岁,最佳接种年龄为11至12岁。接种的卫生机构,是各个城市的社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鲤城、丰泽、晋江、石狮、南安五地,将率先开展宫颈癌疫苗接种工作。接种者携带身份证或户口簿到接种点就可以接种。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注射部位疼痛及肿胀免疫程序:接种3剂次,接种第一剂后,1-2个月还有接种第二剂,6个月后接种第三剂接种费用:按照高新区南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针800元参考,一共要打三剂
    2023-05-10
    378人看过
  • 长生生物疫苗没引起不良反应就能免除法律责任吗
    不能免除法律责任。也不能排除该企业有构成刑事犯罪的可能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第3条规定,经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置或者确定的药品检验机构鉴定,生产、销售的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刑法第141条规定的“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分,可能贻误诊治的;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分的。刑法上的生产、销售劣药罪属于实害犯,要求已经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才能构成犯罪。“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未造成严重危害的,不构成生产、销售劣药罪,但如其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根据刑法第149条的规定,应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虽然长春长生没有销售行为,但是根据《解释》第2条,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达到
    2023-02-23
    276人看过
  • 辽宁省疫苗接种政策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为确保前期接种人群能够及时开展第二剂次接种,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全省各地6月9日起暂停第一剂次接种,全力开展第二剂次接种。对于有特殊需求的,比如出国人员可凭出国机票等凭证接种第一剂次。在满足6月底第二剂次接种需求的基础上,各地可进一步扩大接种人群。一、国家规定哺乳期必须打新冠疫苗吗哺乳期女性可以打新冠疫苗。理论上哺乳期注射灭活疫苗属于安全操作,对于哺乳期目前除了明确禁止天花疫苗、黄热病疫苗外,其他疫苗可以正常接种。但是具体还需要根据所处的区域及当地的疫情决定,对于疫情高发的地区或者前线工作者会建议接种新冠疫苗,但是对疫情控制的比较好的区域,也会建议哺乳期妇女暂缓接种新冠疫苗。处于哺乳期的女性接种新冠疫苗需要在接种地留观30分钟,并且在接种疫苗后的2-3天也需要持续性的进行监测、观察,如果身体没有明显的异常可以正常进行哺乳,新冠疫苗对女性的乳汁及哺乳没有明确的不良影响二、疫
    2023-02-27
    137人看过
  •  疫苗注射与监管政策
    政府向公民免费提供第一类疫苗,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接种。受种者为未成年人的,其监护人应当配合有关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等医疗卫生机构,保证受种者及时受种。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题目要求,即改写下面的内容,保持意义不变。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接下来,我们需要分析题目,发现题目要求我们改写,因此我们需要将原句中的“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改为“政府向公民免费提供”,将“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改为“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接种”。最终,我们得出的答案是:政府向公民免费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接种。受种者为未成年人的,其监护人应当配合有关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等医疗卫生机构,保证受种者及时受种。【疫苗免费接种疫苗免费接种是当前许多国家推行的公共卫生政策之一,旨在提高公众对疫苗的接种率,从而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然而,这项政策也引发了一些争
    2023-11-11
    362人看过
  • 疫苗接种的正常反应
    法律综合知识
    局部反应如轻度肿胀和疼痛。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宝宝屁股上出现硬结就是吸附制剂接种后常见的现象。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适,一般发热在38.5℃以下,持续1~2天均属正常反应。无论局部还是全身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多喂水、并注意让宝宝多休息即可。如果宝宝高热,可服用退烧药,可以做物理降温、吃些富有营养又好消化的食物、多喂水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2023-11-30
    240人看过
  • 违反防疫政策处罚
    违反防疫政策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拒绝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以及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二)拒绝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的;(三)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
    2023-08-09
    135人看过
  • 青苗补偿费应纳税吗?政策解读
    (一)根据《关于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行为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规定,纳税人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时,只要出具县级(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正式文件,无论支付征地补偿费的资金来源是否为政府财政资金,该行为均属于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的行为,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规定,不征收营业税。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土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由此可见,青苗补偿费不征收营业税。(二)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征用土地过程中征地单位支付给土地承包人员的补偿费如何征税问题的批复》规定,对土地承包人取得的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青苗等土地附着物的补偿费收入,应按照《营业税暂行条例》的销售不动产——其他土地附着物税目征收营业税。依照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只要出具县级(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
    2023-07-02
    289人看过
  • 北京市2021年疫苗接种政策
    目前接种的策略是按照两步走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接种。第一步,主要是针对重点人群开展接种,包括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等感染风险比较高的工作人员,以及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者地区工作或者学习的人员。第二步,随着疫苗附条件获批上市,以及疫苗产量的逐步提高,将会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过有序开展接种,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实现应接尽接。北京市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北京市从2015年10月下旬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如下:1、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在实行计划生育以后人口出现大幅度的老龄化,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大问题,所以二孩政策可以解决这方面的社会问题;2、解决劳动力逐年减少的问题上,二孩政策应该有一定的帮助,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在2012年首次出现下降,同比下降幅度达295万左右。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2025年将下降到8.4亿,2050年
    2023-07-12
    222人看过
  • 药品不良反应自查
    法律综合知识
    近来欣弗不良反应闹得沸沸扬扬,人们开始关心起药品的安全问题,该如何自查出是否有药品反应成为大家急需了解的问题。连日来,安徽华源欣弗不良反应事件引发了公众对用药安全的关注。究竟哪些症状属于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呢?日前,相关专家介绍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种症状: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分钟内发生灼热感、喉头发紧、胸闷心慌、脸色苍白、口唇发紫、呼吸困难、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甚至神志昏迷,需立即抢救。用药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固定性红斑,紫红色圆形或椭圆形,中央常有水疱,兼有发热等。用药后半小时至两小时内发生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用药后1-2周发生多形红斑。有些药物还会引起剥脱性皮炎,开始像湿疹、麻疹等药疹,继而脱下大量的片状鳞屑,乃至毛发、指甲,可持续1个月左右。据专家介绍,几乎所有的药物都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有的还相当严重,甚至危及生命。还有一些药物停药半年甚至一年后才会有反应。因此一旦发现药
    2023-06-06
    290人看过
  • 防止不良贷款反弹的对策
    无极农信联社不良贷款的反弹主要是不良贷款的新增。因此,控制不良贷款的反弹应把工作重心放在新增不良贷款的堵截上,在控制新增不良贷款发生的同时,压缩已形成的不良贷款,形成堵、压并举,以堵为主的工作格局,真正实现不良贷款的持续双降。(一)严堵新增不良贷款是控制不良贷款反弹的关键。一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强化贷款管理力度。当前无极联社应建立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制定和完善贷款管理的规章制度,并设立专门负责机构,各尽其职,严密管理,保证各项管理政策的执行力度。二要严格执行审贷分离、三查制度。对申请贷款人的经济状况、贷款用途、产品销售、信用程度等都要进行严格审查,扎扎实实做好评估论证,办好抵押质押手续;对一些高污染、高耗能、发展前景差的企业要严格控制放贷,并对贷款企业的资金使用过程进行全程监督跟踪检查;贷款到期要及时催收本息,需要展期的贷款要按有关规定办好展期手续,防止发生新的沉淀。三要建立贷款责任制,并与
    2023-04-23
    447人看过
换一批
#损害赔偿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误工费
    词条

    误工费是指赔偿义务人应当向赔偿权利人支付的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这一期间(误工时间)内,因无法从事正常工作而实际减少的收入。 误工费是由肇事方承担。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 更多>

    #误工费
    相关咨询
    • 乙肝疫苗对宝宝有没有不良反应?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9-29
      《国家赔偿法》第31条规定: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造成损害的,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的程序,适用本法刑事赔偿程序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妨害诉讼的诉讼参加人及其他人员,有权采取强制措施,以保证诉讼的正常进行。对于有可能灭失或难以取得的证据可采取扣押等保全措施;对于可能变质、转移的财产,也有权采取拍卖、冻结、扣押等
    • 接种疫苗有异常反应政府赔偿能力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2-03
      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如果接受了异常反应补偿。所以,反之亦然、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不属于异常反应、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应当给予一次性补偿、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两者不重复,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不可以、功能损害。因预防接种异常反
    • 疫苗异常反应会得到政府补偿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19
      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如果接受了异常反应补偿。所以,反之亦然、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不属于异常反应、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应当给予一次性补偿、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两者不重复,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不可以、功能损害。因预防接种异常反
    • 接种疫苗异常反应可否向政府索赔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08
      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如果接受了异常反应补偿。所以,反之亦然、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不属于异常反应、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应当给予一次性补偿、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两者不重复,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不可以、功能损害。因预防接种异常反
    • 打疫苗出现不良性怎么办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09
      1.两种可能:一是医院违规操作或使用了不合格的疫苗;二是隐性传染者,病毒呈低水平复制状态,“两对半”检查正常,需要用核糖核酸增殖法检出病毒(HBVDNA阳性),这种人注射疫苗后不会有表面抗体形成。 2.注射疫苗出现不良反应,应先向卫生局和疫控中心投诉。根据调查结果,有过错的,按医疗事故赔偿;无过错的,按正常不良反应相应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