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犯罪预备罪二者是否存在关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1 19:23:17 355 人看过

1.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犯罪预备行为最常见的形式

所谓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进行犯罪活动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其中包括:

(1)用以杀伤被害人或者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如枪弹、刀棒、毒药、绳索等;

(2)用以破坏、分离犯罪对象物品或者破坏、排除犯罪障碍物的器械物品,如钳剪、刀斧、锯锉、爆炸物等;

(3)专用为达到或逃离犯罪现场或进行犯罪活动的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等;

(4)用以排除障碍、接近犯罪对象的物品,如翻墙爬窗用的梯子或绳索等;

(5)用以掩护犯罪实施或者湮灭罪证的物品,如作案时戴的面罩、作案后灭迹用的化学药品等。犯罪工具本身危害性和复杂性可以反映出预备行为不同的危害程度。

所谓准备犯罪工具,包括制造犯罪工具、寻求犯罪工具及加工犯罪工具使之适合于犯罪的需要。

2.其他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这类犯罪预备行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为实施犯罪事先调查犯罪场所、时机和被害人行踪

(2)准备实施犯罪的手段,例如为实施入户盗窃而事先练习爬楼入窗技术

(3)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

(4)追踪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来或者进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对象物品的行为

(5)出发前往犯罪场所或者诱骗被害人赶赴预定犯罪地点

(6)勾引、集结共同犯罪人,进行犯罪预谋

(7)拟定实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侦查追踪的计划,等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2日 11: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预备相关文章
  • 恐怖犯罪的罪犯能否假释
    实施恐怖活动,构成刑事犯罪的,如果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假释的适用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一、恐怖活动犯罪预备情形有哪些1、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犯罪预备行为最常见的形式所谓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进行犯罪活动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其中包括:(1)用以杀伤被害人或者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如枪弹、刀棒、毒药、
    2023-02-08
    285人看过
  • 恐怖袭击是不是犯罪?
    行为人进行恐怖袭击的行为是犯法的。行为人有设施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罚金。恐怖袭击的区别于一般暴力犯罪的特点有哪些?恐怖袭击有时候是带有一定争政治目的的,而普通的暴力性犯罪只是简单的犯罪行为,虽然两者都会和暴力而字紧密挂钩,但是在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区别。恐怖袭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毫无任何利益相关,毫无任何联系的人,无征兆的主动的去伤害甚至夺取生命。恐怖袭击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有组织,有理论思想指导,有明确的政治诉求。以暴力手段来实现犯罪目的的犯罪行为。如囚杀、抢劫、伤害、强奸等以暴力行为为特征的犯罪。由于暴力犯罪是通过对人身实施侵害的方法来达到犯罪目的的,因此对社会的危害和犯罪后果往往比较严重。刑事案件一般都是有利相关方的犯罪
    2023-08-01
    50人看过
  •  恐怖主义与恐吓威胁:是否构成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寻衅滋事行为达到一定严重程度会破坏社会秩序,被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其中包括随意殴打他人、追捕、拦截、辱骂、恐吓他人、破坏公私财产和在公共场所闹事等行为。多次实施上述行为且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如果有以下寻衅滋事行为之一,且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就会破坏社会秩序,被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2.追捕、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3.坚持或任意破坏、占用公私财产,情节严重的;4.在公共场所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多次实施上述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随意殴打他人构成犯罪吗?随意殴打他人是一种违法行为,如果造成了受害者的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则可能构成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殴打他人可能构成故意伤
    2023-08-30
    231人看过
  • 结果犯存在犯罪预备状态吗
    存在。故意杀人罪就是结果犯,而故意杀人罪是存在犯罪预备状态的。按照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一、杀人前菜刀买菜刀是犯罪预备么杀人前为实施杀人而买菜刀的行为,是犯罪预备。如果行为人在杀人前买菜刀是为了故意杀人准备犯罪工具、制造条件,则这一行为属于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尚未着手实施杀人行为,单独构成预备犯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二、犯罪预备属不属于罪名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刑罚的本质目的在于通过对犯罪行为实施者的惩罚,起到威慑和预防犯罪的作用。犯罪预备虽然还没有实施犯罪,客观上没有造成损害,但对社会是存在着显而易见的潜在危害的,如不加以制止和惩罚,无疑最终会导致犯罪的实施,给社会造成重大损害。所以,我国刑法在第二十二条中规定对预备犯也应予以刑事处罚,但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2023-03-19
    456人看过
  • 恐怖犯罪与暴力犯罪的区别
    1、刑事案件一般都是有利相关方的犯罪,不管是情杀,色杀,劫财,还是各种矛盾冲突,都是相关关系者之间的矛盾体现,都是可以有迹可循,至少是从人性而发的,比如贪财,贪色,妒忌,爱慕等等,是在人类可以理解的范畴内。刑事犯罪在各个国家各个族群各个地区都呈现大体相同的态势,也就是人性使然,大家都是人,犯的罪也是相同的。2、而恐怖袭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毫无任何利益相关,毫无任何联系的人,无征兆的主动的去伤害甚至夺取生命。恐怖袭击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有组织,有理论思想指导,有明确的政治诉求。一、累犯的特点有哪些1、累犯是一种再犯罪的事实累犯在客观上表现为再次犯罪(一般累犯两次必须都是故意犯罪,特殊累犯则没有要求),具有再犯罪的事实。犯罪人如果没有再次犯罪,就无累犯可言。因此,再次犯罪是累犯构成的事实前提。累犯虽然是再次犯罪,在一般情况下,它和再犯还是有所不同的。再犯,又称为重新犯罪,有广义与狭义之
    2023-03-14
    308人看过
  • 预备犯罪的犯罪预备
    看情况。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预备犯也应当受到刑事处罚,但对于预备犯,可以比较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是指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开始犯罪的形式;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考虑到犯罪预备行为毕竟还没有开始犯罪,还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刑法还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较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态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这是追究犯罪预备行为的刑事责任的法理根据。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
    2023-08-09
    160人看过
  • 犯罪预备阶段存在未遂吗
    犯罪预备阶段是没有存在未遂的,犯罪预备只是为犯罪做准备还没有正式的实施犯罪,而犯罪未遂是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的行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一、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一)概念不同: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二)处罚不同: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预备是着手实施前的阶段,而犯罪未遂则是已经着手实施,但是因为其他外界原因没得逞,比如想盗窃因为有人巡逻没偷成,比如想抢劫因为遭到反抗没抢到钱,但是行为实施时已经构成犯罪,只是没有得到财物而已。但如果为盗窃去购买钳子等作案工具,为抢劫去购买枪支、刀具或踩点等显然是在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属于犯罪预备。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
    2023-03-26
    476人看过
  •  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导致犯罪既遂?
    本文强调犯罪既遂的构成要件是实害结果与实行行为的因果关系。预备行为虽然可能导致实害结果,但只有实行行为才能导致既遂结果。如果预备行为与实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则不构成犯罪既遂。此外,如果因果链条断裂,即实行行为与实害结果之间没有关联,则同样不构成犯罪既遂。因此,只有当实害结果与实行行为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时,才能构成犯罪既遂。实害结果与实行行为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否则不构成犯罪既遂。(1)预备行为造成的实害结果不属于既遂结果。既遂结果出现在实行阶段,是由实行行为导致的。如果预备行为偶然导致实害结果,不属于既遂结果,不构成犯罪既遂。(2)因果链条断裂,则不构成犯罪既遂。 实 行 行 为 与 实 害 结 果 的 因 果 关 系玩忽职守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案件审判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虽然办案人员搜集了犯罪事实的证据,但仅此还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控方需要进一步证明犯罪事实与玩忽
    2023-10-07
    361人看过
  • 犯罪预备阶段与犯罪实行阶段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向前发展的。犯罪行为就是一个过程。犯罪行为就是行为人在罪过心理支配下实施的一系列举动而构成的有机集合体。既然是一个过程,就表明犯罪行为必然由几个相互连接的阶段组成。犯罪阶段也就是行为在犯罪过程中划分的段落,或者说是犯罪行为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特征而形成的具体过程。笔者认为,犯罪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即犯罪预备阶段与犯罪实行阶段。犯罪实行阶段是行为直接侵犯刑法所保护的合法权益的阶段,或者说是直接造成危害结果的阶段,也可以说是直接实现行为人的犯罪意图的阶段;犯罪预备阶段则是为犯罪的实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阶段;预备阶段直接为实行阶段创造条件,实行阶段是预备阶段的继续发展。行为人为了实行犯罪,就必须准备工具,制造条件;行为人之所以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是为了实行犯罪。在许多情况下,没有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就不可能实行犯罪;如果准备了工具、制造了条件,但未实行犯罪,
    2023-03-04
    134人看过
  • 参加恐怖组织是犯罪吗
    参加恐怖组织是犯罪,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罚金。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二十条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罚金。犯前款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2023-06-12
    151人看过
  • 犯罪预备是否开始实施犯罪
    犯罪预备不是开始实施犯罪,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开始实施犯罪是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一、间接故意都有未遂么间接故意有未遂状态,但成立应具备三个条件:(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2)没有发生犯罪分子所追求的危害结果;(3)没有发生危害结果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区别是什么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如下:1、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就是犯罪目的已经完成;2、定义不同,犯罪未遂是因为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开始实施的,完成的是既遂;3、量刑不同,犯罪既遂按照有关法律进行审判定罪,犯罪未遂
    2023-03-19
    353人看过
  • 《刑法》中犯罪预备存在中止吗
    一、《刑法》中预备犯罪存在中止吗?《刑法》中犯罪预备是存在中止的。犯罪中止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犯罪预备在预备过程中的中止同样属于自动放弃的范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犯罪预备是犯罪吗?犯罪预备是犯罪。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
    2023-02-15
    97人看过
  • 犯罪预备存在中止的情形吗
    犯罪预备有中止的情形。即发生在预备阶段的中止,如为杀人买刀后中止。我国刑法在第二十二条中规定对预备犯也应予以刑事处罚,但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一、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有如下区别:1、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已经正式开始实施犯罪。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还未正式实施犯罪。2、停止的时间点不一样。犯罪预备是犯罪着手之前开始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时候;而犯罪中止则是在犯罪既遂之前的任何时间段中都可以发生。3、二者停止的原因不一样。犯罪预备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而造成的,而犯罪中止是由于行为人自己自动放弃犯罪而造成的。前者是“欲而不能”而后者是“能而不欲”。二、犯罪预备形态的主观特征也包括两个方面:(1)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着手实施和完
    2023-02-20
    226人看过
  • 在去犯罪的路上是犯罪预备吗
    在去犯罪的路上属于犯罪预备。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一、强奸罪有犯罪预备吗强奸罪有犯罪预备,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客观方面表现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既可以是作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为的形式。二、杀人前买菜刀属于犯罪吗?杀人前买菜刀是犯罪预备,杀人前买菜刀是为了故意杀人,准备犯罪工具、制造条件,这一行为属于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如果行为人买了菜刀之后没有进入犯罪现场或者中途放弃杀人的,属于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
    2023-06-27
    5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但这一规定内容并不是犯罪预备形态的完整定义。应当认为,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实行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 更多>

    #犯罪预备
    相关咨询
    • 准备恐怖犯罪不属于犯罪预备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6-10
      为了实施恐怖活动而积极准备犯罪条件的,属于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客观方面表现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既可以是作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为的形式。 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成立预
    • 聚众斗殴是否存在犯罪预备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07
      存在的。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行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特殊形态。为了聚众斗殴,准备器械、制造条件的行为,就是犯罪预备行为。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就停留在了聚众斗殴罪的犯罪预备形态。
    • 为实施恐怖活动犯罪而组织恐怖组织的行为是不是犯罪预备行为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08
      中止。已经拿起注射器意味着犯罪行为开始实施,准备注射器才是预备打雷是意志以外的因素,但打雷受惊引起的思想斗争是自身因素,打雷并不能必然导致气停止
    • 犯罪预备,犯罪宗旨,犯罪未遂,犯罪既遂,四者关系?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24
      1、题目有错误,应当是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犯罪既遂。2、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实行行为,准备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条件的状态。3、《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根据本规定,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阻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
    • 共同犯罪存在预备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28
      实行共同正犯是指行为人亲自参与实行犯罪行为的共同正犯,包括参与实行构成要件行为的共同正犯(如参与实行杀人罪的杀害行为、强奸罪的强制行为或奸淫行为)和参与实行构成要件以外行为的共同正犯(如实施为杀害实行行为者现场把风、为构成要件行为实行者接应的行为);共谋共同正犯是指行为人并未亲自参与实行犯罪行为的共同正犯。但实际上,“共谋”一词无非是“意思联络”之意,不论何种共同正犯,都不可能不是“共谋”的。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