辈份不同的男女法律上允许结婚,但是辈份不同的男女双方如果属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之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一、父母不同意婚姻怎么办
父母不同意婚姻,可以协商沟通。但是男女双方是享有婚姻自由权的,父母不能过度干涉。婚姻当事人基于法律规定和本人意志,自主决定自己的婚姻问题,不受他人的非法干涉。婚姻自由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任何人不得干涉他人的婚姻自由。婚姻自由权利的行使应当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行使。
结婚证领取的流程具体如下:
1、申请。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须持本人户口证明、居民身份证,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共同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申请登记的时候男女双方必须同时在场。如果是离过婚的还应当持离婚证。在实行婚前检查的地方还应该持有医院的婚前检查证明;
2、审查。登记机关对于双方当事人的结婚申请审查,在必要时,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有关的证明材料,或进行必要的调查,或指定项目进行医学上的鉴定;
3、登记。婚姻登记机关经审查后,认为符合结婚条件的,准予登记,发给结婚证。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的,应当出份书面说明,说明不予登记的理由。
二、奶奶是姐妹孙子可以结婚么
我国民法典禁止有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结婚,禁止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间结婚。所谓旁系血亲,是指除直系血亲以外,与自己同出一源的血亲。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包括:同源于父母的兄弟姐妹之间、同源于祖父母的堂兄弟姐妹或姑表兄弟姐妹之间、同源于外祖父母的姨表或舅表兄弟姐妹之间以及不同辈的叔、伯、姑、舅、姨与侄(女)、甥(女)之间的血亲。
三、哪些近亲不得缔结婚姻关系?
禁止结婚的近亲关系:
1、直系血亲。
直系血亲包括父母子女间,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间。
2、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包括:
(1)同源于父母的兄弟姊妹(含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姊妹)。
(2)不同辈的叔、伯、姑、舅、姨与侄(女)、甥(女)。
-
辈份不同的男女要求结婚是否可以
68人看过
-
不同辈份的男女结婚要注意哪些事项?
394人看过
-
与表哥的女儿结婚法律允许吗
298人看过
-
法律为何允许子女对长辈有所不敬?
259人看过
-
辈份是否会阻碍男女结婚?
273人看过
-
如果男女双方都患有乙肝病,法律允许结婚吗
129人看过
结婚的登记流程有: 1、携带双方的居民身份证、双方的常住户口本、3张两寸近期的半身免冠红底合影照片到其中一方的户口所在的民政局进行办理; 2、民政局工作人员审查双方的相关信息,确认无误后颁发结婚证。... 更多>
-
男女不同辈份结婚好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2-131、辈份不同的男女要求结婚可以,但是男女之间不能是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时,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要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
-
辈份不同的男女要求结婚可不可以山东在线咨询 2022-05-12第一,辈份不同的男女双方如果属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之旁系血亲,我国已经有明确规定,禁止结婚。 第二,男女双方虽辈份不同,但已经出了三代、四代或五代的旁系血亲,他们能否结婚,对此并未加以限制。 第三,男女双方虽然辈份不同,但没有直接和间接的血亲关系,只有名义上的辈份之称呼,这样的男女之间要求结婚,法律上是允许的。
-
男方精神病女方可以离婚吗?法律上允不允许?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1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第3条的规定,“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凡属这种情形的,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
-
什么条件,男女可以结婚啊,法律允许结婚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2-17什么条件可以结婚,法律上有相关规定,满足以下条件的男女双方就可以去结婚,办理登记手续: 1、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2、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3、没有禁止结婚的情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4、符合条件的男女双方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
-
法律允许女人不结婚生小孩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3-12-13没结婚是可以生孩子的。我国法律并不以登记结婚为男女生育的强制条件。但有规定,男女双方未婚生育的子女,认定为非婚生子女,父母对未婚生育的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