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有权维护权益。商家维护权益的途径,具体如下:
1、与消费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4、根据与消费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例如消费者故意陷害商家等由于不正当的行为,导致经济上的损失的;
6、对于电商,可以向平台放映,要求处理并处罚侵权行为。
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商家欺骗消费者可以报警吗
1、商家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要求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2、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
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欺诈3倍赔偿是获赔的最低限度。从立法目的来看,法定惩罚性赔偿仅是消费者获得惩罚性赔偿的最低限度,而非消费者获得惩罚性赔偿的最高限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或者接受该服务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且存在该瑕疵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除外。
经营者以广告、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状况的,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
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依照前款规定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
-
商标权益保护:自然人的权利
252人看过
-
国家利益的自我保护
452人看过
-
商标专用权侵害,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
275人看过
-
被家暴怎样保护自己的离婚权利
101人看过
-
网购后悔权也要保护商家的利益
490人看过
-
保护自己权益,自己种房自己拆
406人看过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公诉案件的公诉机关(检察院)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证明责任。 公诉案件的检察院负责举证,公安机关有侦查权,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可以作为检察院举证的材料,但公安机关没有向法庭举证的资格。... 更多>
-
妇女怎样利用法律规定利益保护自己的权益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201、有权依法人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或者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2、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如诉讼困难,可以申请获得法律救助; 3、向个别组织投诉。比如消费者协会或者妇女联合会等社会组织等。 4、法律依据:《妇女权益保障法》 第五十二条规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
利益受损的合伙人如何维护自己权利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071:从法律上来讲,你讲的这个没有问题,因为房东可以不租房给你,房东和你的合伙人从法律的形式上没有过错。只怪你们之前没有签订相关约定。2:从诚信角度来讲,合伙人肯定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如果合伙人因为他的欺骗损害你的利益,你可以起诉他赔偿你的损失(要有与房东串通的证据,也要有因为拆伙后你受到损失的证据)3:你样的合伙人你还奢望与他再合伙,吃一亏长一智。长点社会经验吧。也不是所有的事情法律都能解决的。找
-
不离家任何保障自己利益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06离婚不离家任何保障自己的利益,什么意思啊离婚,你的家产有法院来判决,这跟我们家有什么关系呢既然你离婚了,该是你的肯定就会给你的,不该是你的,即使你不离开家,那你又有什么保障呢
-
小产权房如何保护自己的购买者的利益?澳门在线咨询 2022-09-021、如果已签了合同但尚未取得产权证明,并且该房屋系在集体土地上建设,且购房者非当地居民,鉴于可能的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可以请求并退回已支付的购房款,这是最直接的方法。2、如果购买了当地居民的农民房或从他人手上购买了有产权证明的“红证房”,房款已经支付且已经入住,但无法办理过户的,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3、如果已经购买了集体土地上建造的房屋并取得了当地乡政府颁发的产权证明或土地使用证明的,可以自己居住
-
侵占探视权怎么维护自己的利益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2-15在涉及到相关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区分是否是刑事拘留,拘留分为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如果确定是刑事拘留,想要得知情况或探视,就可以通过律师获得帮助和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