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符合计划生育规定分娩,产假期满后抚育婴儿有困难的,经本人申请,领导批准,可请哺乳假。
1、《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九条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2、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办法第二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为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安排每天不少于一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天增加一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女职工的需要设立哺乳室。机场、车站、码头、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应当设置母婴室,并配备相应的设施,为哺乳提供便利条件。
3、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九条规定: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三十分钟。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三十分钟。女职工每班劳动时间内的两次哺乳时间,可以合并使用。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算作劳动时间。注意,哺乳时间从孩子出生之日起计算,而不是从产假结束后计算。
4、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在女职工哺乳期,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即用人单位不能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也不能在企业重整、生产经营困难、技术革新等情况下解除。同时,如果劳动合同期满,但是哺乳期未结束,也不能终止劳动合同。但是,企业可以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如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且,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企业不用进行经济补偿。
-
哺乳期女员工降薪可以吗 哺乳假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104人看过
-
广州婴儿哺乳假最新规定
325人看过
-
关于哺乳期内子女的直接抚养的相关法律规定
292人看过
-
哺乳期母亲离婚的相关法律法规解析
419人看过
-
陕西省关于哺乳假的规定
278人看过
-
哺乳假产假广西规定具体是如何的
101人看过
哺乳假是指妈妈在宝宝出生后的一年,在工作日内,每天有两次0.5小时的授乳时间,每天合共1小时,可以合并使用,也可以分开用。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30分钟。 哺乳假的工资待遇为,女职工1小时哺乳时间视为工作时间,工资... 更多>
-
哺乳假我国相关法规中怎么规定的?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01根据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九条和《劳动部关于〈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问题解答》第十四条规定,哺乳期应为十二个月,即从婴儿出生之日起至满一周岁。对于怎么休,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看所在的单位怎么规定的了,现在很多单位都是每天给予一小时(包括路途) 我国相关规定中哺乳假计算的内容如上。
-
哺乳假新规定及与其相关的婚假规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07上述描述了哺乳假新规定,而其婚假国家规定是有如下员工结婚凭结婚证书给予3天婚假。初婚符合晚婚条件的(男满25周岁、女满23周岁)另增加婚假15天。配偶在外地,员工需去外地结婚的,可另给予省内往返1天、省外往返2天的路程假。婚假适逢休息日不予剔除,适逢节假日予以剔除。婚假和晚婚假自员工办理结婚登记之日起原则上一年内一次性使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基本工资、绩效奖照发。往返路费由员工自理。
-
哺乳假干休假有哪些相关的规定呢?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31产假不影响带薪年休假,但哺乳假不是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按正常出勤支付工资报酬的,可以视为其中已经安排年休假,不再安排年休假;哺乳假仅按正常出勤工资的一部分支付的,应当另行安排年休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对于哺乳假干休假的相关规定 第六条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
哺乳假规定浙江的相关法律规定都有什么内容呀?天津在线咨询 2023-04-06修订前的《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的第十七条规定:鼓励公民晚婚、晚育。男女双方按法定婚龄推迟三年以上依法登记结婚的为晚婚;已婚妇女二十四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 而对于晚婚晚育的夫妻,应当给予奖励和照顾。具体办法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职工晚婚的,增加婚假十二天,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照发;晚育的,男方可享受7天护理假,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
-
哺乳假有哪些,哺乳假的法律规定有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1-12-29哺乳期的特殊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为哺乳期妇女,每天安排1小时哺乳期,母乳喂养一名婴儿增加1小时;母乳喂养一岁以下的妇女享受母乳喂养假;用人单位不得以母乳喂养为由扣除、拖欠工资或终止劳动合同;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