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内涵的界定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7 15:44:52 441 人看过

【主流观点】

从定义上来说,现在学界和实务界主流的观点都认为公益诉讼就是为保护不特定的多数人的利益而进行的诉讼。可以说,这个定义得到了当前理论界、立法者,包括实践工作者的一致认同,我们所说的公益诉讼也是从这个意义上来阐述的。公益诉讼嘛就是涉及到公共利益的保护,所谓公共利益就是定义当中所强调的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

【个人见解】

这个定义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定义本身并没有定义出什么内容,比如说,不特定就是说没有确定性的,可能这样也可能是那样,从实践形态来解说的话就是说这个不特定它可能是消费者,可能是环境利益,也可能是公众的知情权,还可能是反歧视、宪法等领域的。

再比如说多数人这个定义,它就更没有说明本身的内容是什么,在常人眼中,多数人就是说数量多,那到底该如何理解这个多数呢。如果说100个是多数,那是不是说1000个就要比100个多,1000个人的利益是不是就要比100个人的利益更显得像是公共利益呢,那是不是也意味着为保护1000个人的利益而进行的诉讼就更像是公益诉讼呢。因此,从分析学的角度来说,这个定义是不合格、不合适的,同时就公益诉讼本身来说,也不赞同用这种完全没有指向性的、没有限定性的方式来定义。

在我看来,公益诉讼就是特定的、少数人的利益,所谓特定的,就是说它不是包罗万象的,什么东西都可以装进公共利益的框里去,这个特定的就是说它是针对特定的对象,主要是社会弱势群体,如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其他国家的有色人种等等。所谓少数人,它并不是指数量上的,而是指从社会结构、从政治议程的设置上来说的,它是一个被边缘化的群体,它保护的对象是这些特定的人,是少数的,在整个政治议程和整个社会当中它是主流之外的,是被边缘化的群体。

公益诉讼它必须是有指向性的、确定性的,如果它没有指向性和确定性,那么实践当中各种各样的人都可以拿公共利益作为为自己辩驳的借口,比如说房屋拆迁,被拆迁方就会举着宪法说是为了捍卫公共利益而抵制拆迁,开发商会说建造这个场馆是为了公共利益、为大家谋福利,政府也会说是为了公共利益才批准强制拆迁。由此可见,公共利益本身就是个大词。单就不特定多数人而言,任何法律的都是,比如说任何民事案件的判决,都是为了实现当事人特定的私权,但是任何一个判决都有一种执行法律的效力,法律制定本身与法律执行本身就是为了保护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益诉讼可以是任何东西,如果一样东西可以是任何东西的话,那它本身也就什么都不是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公益诉讼它是从一个特定的方法论、一种特定的视角出发的;理论层面,研究应该带有一种知识性的增长,不应该是大而化之、没有专业化的东西;现实层面,公益诉讼更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诉讼活动,所以我觉得公益诉讼应该是确定的,否则公益诉讼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4日 10: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公益诉讼相关文章
  • 夫妻共同财产的内涵界定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取得,除另有约定或法定属于夫妻个人特有财产以外的由夫妻双方共同享有所有权的财产。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生产、经营收益,归夫妻共同所有。”依该条规定的精神,对夫妻共同财产应当这样理解:(一)是从夫妻共同财产的来源方面着手。“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是“夫妻一方或双方在婚后所取得的财产”。(二)是从夫妻共同财产的所有权性质着手。夫妻共同财产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共有的财产”,是“属于夫妻公有的财产”。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界定,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夫妻共同财产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所谓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是指从男女双方登记结婚之日起,至双方离婚或一方死亡之日止的期间。第二,夫妻共同财产的取得是指财产所有权的取得,并不只是财物的实际得到。财产所有权的取得和具体财产
    2023-03-01
    323人看过
  • 如何界定减轻处罚的内涵
    1、我国《刑法》第63条规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但是根据案件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2、当某人实施犯罪行为后,符合犯罪构成的客观事实也就同时决定了该人应负刑事责任及所应负刑事责任的性质和大致范围,并与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实现刑事责任的形式,即刑罚的轻重大体对应。但是,犯罪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在许多情况下,由于犯罪人的主观方面或实施犯罪的客观环境存在一些特殊事由,以致影响着犯罪构成中的某些因素,或者在整体上影响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这时,国家通常在一定程度上给行为人以某种宽恕。如基于“假想防卫”的错误而实施杀人行为的人或者在神智不够正常情况下实施放火行为的人,处理时往往都会受到一定的优遇,就是这种宽恕的反映。从刑法理论上说,这就是减轻刑事处罚。所以,笔者认为,
    2023-04-26
    326人看过
  • 如何界定减轻处罚的内涵
    1、我国《刑法》第63条规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但是根据案件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2、当某人实施犯罪行为后,符合犯罪构成的客观事实也就同时决定了该人应负刑事责任及所应负刑事责任的性质和大致范围,并与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实现刑事责任的形式,即刑罚的轻重大体对应。但是,犯罪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在许多情况下,由于犯罪人的主观方面或实施犯罪的客观环境存在一些特殊事由,以致影响着犯罪构成中的某些因素,或者在整体上影响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这时,国家通常在一定程度上给行为人以某种宽恕。如基于“假想防卫”的错误而实施杀人行为的人或者在神智不够正常情况下实施放火行为的人,处理时往往都会受到一定的优遇,就是这种宽恕的反映。从刑法理论上说,这就是减轻刑事处罚。所以,笔者认为,
    2023-04-16
    440人看过
  • 诉讼时效的基本内涵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易成本。一、过了诉讼时效怎么办诉讼时效经过的,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二、民事诉讼时效的程序功能首先有必要弄清请求权的来源和作用,以便更进一步讨论。前面说过,根据德国民法的规定,请求权可以因债权债务关系、物权关系、亲属关系、或者继承关系而产生。请求权在民法中是一个涉及到适用面很广的法律技术上的概念。《德国民法典》所采用的请求权的概念是由德国学者温德沙伊德提出的,为的是在这个概念的帮助下使用罗马法和旧的普通法中的诉权。温德沙伊德认为,私权利是第一位的,而通过诉讼程序予以实现的可能是第二位的,诉讼程序的任务在于,当诉讼前就已具有的实体法权利受到侵
    2023-02-08
    343人看过
  • 诉讼离婚的基本内涵
    诉讼离婚,指夫妻双方就是否离婚或者财产的分割、债务的分担、子女的抚养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而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经审理后,通过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离婚制度。调解不适用于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确认案件;但涉及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的,可以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另行制作调解书。一、没有结婚证怎样起诉呢结婚证是用于证实婚姻存续关系最直接的证明。如果起诉要求离婚但又确实没有结婚证,只要还有其他材料能证明婚姻关系存续的,也可以作为证据提交给法院。具体分为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从未办理过结婚登记起诉离婚的处理。《民法典》第1049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条未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提起诉讼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
    2023-02-22
    361人看过
  •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内涵界定
    本文通过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异同的辨析,以及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的比较,阐述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一般涵义。【关键词】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创造一、导言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在金融总资产中比重逐渐增大,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日益凸现。一方面,它是银行的补充,是金融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在融资、引进技术发展经济方面起到了独有的作用。此外,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其方式是逐渐剥离共有经济,重点进行增量式的发展,以此扩大非公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产生顺应了这一发展模式转变的需要,并在这一转变中发挥了积极推动的作用。基于此,可以断定,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自身不断的发展、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必将会在中国市场经济体系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二、非银行金
    2023-05-03
    190人看过
换一批
#反垄断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公益诉讼是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按照适用的诉讼法的性质或者被诉对象客体的... 更多>

    #公益诉讼
    相关咨询
    • 请问民事公益诉讼的法律内涵是什么?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09
      民事公益诉讼是指一定的组织和个人可以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对违反法律,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按照民事诉讼程序依法审判并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的诉讼。
    • 夫妻共同财产的内涵界定
      宁夏在线咨询 2021-01-18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取得,除另有约定或法定属于夫妻个人特有财产以外的由夫妻双方共同享有所有权的财产。   我国《婚姻法》第17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生产、经营收益,归夫妻共同所有。”依该条规定的精神,对夫妻共同财产应当这样理解:   一是从夫妻共同财产的来源方面着手。“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是“夫妻一方或双方在婚后所取
    • 简述诉讼法中的证据确定的内涵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07
      证据确凿,也是指据以认定违法违纪行为和给予违法违纪行为人处分的证据必须能够充分证明违法违纪行为的存在以及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对不能够充分证明违法违纪行为客观情况的证据则不能采信。证据确凿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1)证据必须真实。所取得的证据要能经得起现实和历史的检验。(2)证据必须与案件有内在的联系。与案件没有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作为证据使用。(3)证据必须充分,能够将违法违纪事实
    • 公益诉讼的定义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1-22
      1、在我国广泛使用的“公益诉讼”术语并非一个法律意义上的概念,目前我国普遍认为公益诉讼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和相关的组织和个人,根据法律的授权,对违反法律法规,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或特定的他人利益的行为,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活动。
    • 公共利益的界定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11
      公共利益则是指能够满足一定范围内所有人需要的对象,即具有公共效用的对象,或者说,能够满足一定范围内所有人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具有公共效用的资源和条件公共利益,从字面上理解,可称之为公共的利益,简称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