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结论是鉴定人接受委托或聘请,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或技能,借助一定的方法和仪器,对与案件有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研究、检验、分析后给出的判断性意见。它是鉴定人认识活动的结果。
鉴定结论的形成通常基于特定的物理实体、特定的人或物,其间要运用相应的科学知识、方法和仪器,因而我们说鉴定结论具有科学性。但因鉴定必须由人来完成,且鉴定结论是鉴定人认识活动的结果,所以鉴定人的主观认识能力及其拥有的客观认识条件均将影响到鉴定结论的给出。从这个意义上说,鉴定结论并不必然是科学的、正确的意识;那种认为鉴定结论是科学结论的观点相应也就是错误的。正因为此,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民事诉讼法》第63条、《行政诉讼法》第31条明确规定,鉴定结论是证据的一种,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鉴定结论作为证据的一种,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一般都规定以书面形式提交、鉴定人出庭宣读并接受询问,这时的鉴定结论其实相当于广义的书证。在英美法系国家,鉴定结论则称为专家证言或专家意见,鉴定人被称为专家证人(expertwitness)。如此,鉴定结论似乎与证人证言相同。但从本质上看,鉴定结论与证人证言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证人证言是证人亲身感受案件事实后,对感知的情况所作的陈述,它是证人对案件事实的感性反映;鉴定结论并非鉴定人根据其对案件事实的亲身感受所作的说明,而是鉴定人依据侦查、检察、审判机关或当事人提供的物质材料(多为实物),利用各种科学方法或仪器设备,对与案件有关的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后给出的判断。在这个意义上,鉴定人本身是局外人,他与案件的联系只是基于委托或聘请而产生,并非有天然的联系。可见,鉴定结论从证据的存在和表现形式看,属于言词证据范畴,但却与实物证据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由于多数的鉴定活动是以客观存在的实物为鉴定对象,因而由鉴定活动而形成的鉴定结论比一般的言词证据更具有客观性。
鉴定结论除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外,还具有法律性。这不仅表现在鉴定结论可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还表现在形成鉴定结论的鉴定活动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鉴定活动与一般的认识活动不同,它在程序上受法律的约束,不像一般的认识活动那样具有较大的自由度。首先鉴定活动的主体是特定的,应是具有专门知识或技能并具有鉴定人资格的自然人,有明确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其次,鉴定活动既然是为司法证明活动服务的,那么鉴定程序公正是诉讼程序公正的应有之义,是实现实体公正的必要保障。鉴定程序又有两重含义:一是鉴定在整个诉讼活动中的程序;二是鉴定活动自身的程序。鉴定在诉讼中的程序包括鉴定的启动,鉴定人的选任,鉴定的委托、受理、实施,鉴定结论的出具、举证、质证以及认证等过程;鉴定活动自身的程序则包括了解案情以及检材、样本的提取、保存等基本情况,对检材或样本进行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论证和说明,出具书面鉴定结论等步骤。无论哪种程序都须由法律明确加以规范。但因鉴定的种类不同,(注:如有的学者将鉴定分为:法医学鉴定、物证技术学鉴定、法精神病学鉴定、社会计学鉴定、法工程技术学鉴定、法商品学鉴定等六大类。见徐立根《论鉴定》,载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一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3页。)其方法、步骤必有差异,故法律不可能就鉴定活动自身的程序一一作出具体的规范,而只能就其中那些具有共性、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问题加以明确,例如:以列举的方式明示常见物证的保存方法,对承载鉴定结论的鉴定书的篇章结构、语言规范等予以规定这不仅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有利于法官对专门问题的认证,而且还可以防止法官的主观擅断。但需要明确的是,鉴定结论具有法律属性,并不意味着鉴定结论可以代替司法裁判、可以当然地被采信。要看到,再客观、正确的鉴定结论也只能解决事实认定问题,不能解决法律问题,不能代替法官的审判职能。
鉴定结论要想最终实现认定事实的目的,鉴定人的资格、鉴定的决定权、鉴定活动的实施固然重要,但我们认为,鉴定结论一经形成,其在法庭审理中所受的质证、认证更为关键。因此,即使鉴定人不具有鉴定能力,其给出的鉴定结论荒谬之极;即使鉴定用的检材或样本提取、保存不利,据以得出的鉴定结论不正确,但只要法官对鉴定结论有清晰正确的认识,不盲目采信,就能够拒有问题的鉴定结论于采信之门外。那么,如何让法官作出清醒、正确的判断?术业有专工,苛求法官懂得各种专门性问题从而据以无误地排除或采信鉴定结论显然不现实,但明确鉴定结论非经诉讼双方充分有效的质证、非经法官井然有序的认证不得被采纳及采信则是可行的。换言之,对鉴定结论的质证和认证是确保有问题的鉴定结论不被采纳、采信的重要屏障,是比鉴定的其它环节更为重要的步骤。但是,是否明确清醒地认识质证、认证鉴定结论的重要性,是否真正去质证、认证鉴定结论,关键要看鉴定结论在证据中的地位:视鉴定结论为一般证据,自然就要与其它证据一样对之进行质证、认证;视其为优势证据,则对其质证、认证就失去意义。因此,在论及鉴定结论的质证及认证之前,应首先确定鉴定结论在证据中的地位。
-
浅析鉴定结论的合法性
326人看过
-
鉴定结论的告知义务以及对鉴定结论有异议时的处理
187人看过
-
论司法鉴定结论及其证据价值
309人看过
-
认定同一的鉴定结论与认定种类的鉴定结论
471人看过
-
鉴定结论质证的现状及成因
474人看过
-
鉴定结论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71人看过
鉴定结论又称鉴定意见,是证据的一种。鉴定意见是鉴定人在诉讼中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分析后所作出的科学判断,是一种独立的证据。 如法医鉴定、指纹鉴定、笔迹鉴定、化学物品鉴定、精神病鉴定等。鉴定意见是传来证据,是由鉴定机... 更多>
-
鉴定技术结论的真实性审查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01鉴定结论的真实性主要是以下三点:鉴定材料来源是否真实;鉴定过程与鉴定方法是否真实;鉴定结论与鉴定要求是否真实。(一)对鉴定材料的审查: 1、鉴定材料的发现、提取、固定和保全的具体方法是否科学、可行; 2、鉴定材料的提取部位是否准确; 3、鉴定材料在储存、运送和保管过程中是否损坏或者污染; 4、鉴定材料有无变形、缺损、掉包或加工。(二)对鉴定过程及方法的审查:1、鉴定人所适用的技术设备是否先进,有无
-
-
患者及家属如果不服鉴定结论,如何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福建在线咨询 2023-06-12《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l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也规定,任何一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日起l5日内,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
-
鉴定结论是否属于言词证据?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3鉴定结论是一种特殊的证据,虽然它不是实物证据,但是它是证据之王,具有很强的证明力,这和一般的言词证据不一样,多数司法鉴定属于物证鉴定,它的目的是确认物证的真实性和证明力,这个目的和作用也和一般的言词证据不同
-
笔迹鉴定可否做出倾向性结论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22鉴定结论又称鉴定意见。指鉴定人受司法机关委托或聘请,运用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中需要解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后作出的书面结论性意见。是诉讼证据之一。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中通常进行的鉴定有:法医学鉴定、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毒物鉴定、痕迹鉴定、文件鉴定、笔迹鉴定、物品鉴定、司法会计鉴定、技术鉴定等。鉴定结论只对案件应査明的专门性问题作出结论和判断,不负责就法律问题作出结论。鉴定人应在鉴定结论上签名。用作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