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逃避税收如何行政处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3 21:20:41 493 人看过

1、申诫罚

申诫罚是指影响违法者声誉的罚,是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人提出谴责、警告,使其引起警惕,防止继续违法的措施。申诫罚主要适用于情节比较轻微,未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违法行为,既可以适用于公民个人,也运用于法人和组织。

新《税收征管法》规定,对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使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及临时从使经营的纳税人,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额,责令缴纳。第三十八条规定,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使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的可以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责令限期缴纳应纳税款。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规定:从使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的,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发出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责令缴纳或解缴税款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15日。第七十六条规定:县以上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将纳税人的欠税情况,在办税场所或者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网络等新闻媒体上定期公告。

在这些条款中,受处罚者违法行为情节比较轻微,未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法律对违反税法规定的纳税人进行了以提醒、告诫、以书面形式责成命令等形式影响违法者声誉。

2、财产罚

财产法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剥夺行政违法人财产权利的一种处罚。包括罚款、没收非法所得、没收非法财产。

财产法的适用条件是:适用于有经济收入的公民、有固定资产的法人或者组织所实施的违法行为,对以谋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中实施的违法行为。

新《税收征管法》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十条至七十四条中,针对违法情节的轻重,对罚款数额及罚款幅度进行了详细界定。

新《税收征管法》第七十一条规定:非法印制发票的由税务机关销毁非法印制的发票,没收违法所得和作案工具,并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4日 02: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纳税人相关文章
  • 如何通过完善管理避免注销企业逃避行政处罚?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不同的企业经营者或者所有者,面对因为企业问题出现的行政处罚时,会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措施来解决。有部分企业就想法设法的逃避处罚,无所不用其极,比如注销企业逃避行政处罚,这对经济秩序存在很大的破坏性。注销企业中简易注销制度是我国政府近年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有效降低未开业企业、无债权债务企业等“退出难”的门槛并迅速清理大批“僵尸企业”,不仅能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依据,也有利于进一步激发社会投资创业活力。但这“善意”的制度却被不良企业“恶意”利用,简易注销制度在简化程序、缩短时间的同时,存在的程序隐患,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关注。1、各地应尽快探索建立统一的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即时共享互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通过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对申请简易注销的企业进行检索审查,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和信息互通。对于发现有
    2023-04-19
    306人看过
  •  私企如何逃避税收监管?
    这段文字讲述了如何证明一家私营企业是否存在偷税漏税行为。首先,需要提供被检举人的姓名或地址以及相关税收违法行为的线索。其次,检举人应当实事求是,对提供检举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不得诬陷、捏造事实。最后,具体要提供的证据应当越详细越好,且证据应与检举内容有关联性。以下是改写后的内容:若要证明一家私营企业是否存在偷税漏税行为,检举人需要提供以下资料:包括被检举人的姓名或地址、相关税收违法行为的线索等。2、检举人检举税收违法行为应当实事求是,对提供检举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不得诬陷、捏造事实。3、具体要提供的证据,肯定是越详细越好,且证据与您检举内容有关联性。 检举税收违法行为要注意哪些事项?税收违法行为的检举是维护税收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在检举税收违法行为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检举人身份的合法性。检举人必须是税收违法行为的直接当事人或者依法负有税收监督管理职责的机关、单位和个人,并且有权进
    2023-08-26
    369人看过
  • 2021年逃避税收最新处罚措施
    偷税漏税两万元构成逃税罪。处罚标准如下: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的,逃避纳税额较大,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2、数额巨大,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纳或者少缴已扣缴税款,数额较大的,按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前两种行为多次实施,未经处理的,按累计金额计算;3、有第一种行为,税务机关依法发出追缴通知书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受到行政处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但五年内因逃税受到刑事处罚或者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偷税漏税的区别1、行为性质不同(1)偷税是采取非法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税款还没有缴到国库。(2)漏税一般是由于纳税人无意中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偷税则是故意为之。2、定义不同(1)漏税是指纳税人无意识地漏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漏税是由于
    2023-07-12
    207人看过
  • 偷税行政处罚的时效是多久,犯逃税罪如何处罚
    一、偷税行政处罚的时效是多久偷税行政处罚的时效为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十六条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二、犯逃税罪如何处罚根据刑法规定,犯逃税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
    2024-01-20
    241人看过
  • 如何避免房产税逃税行为
    一、如何避免房产税逃税行为1、对机构持有住宅房产的,视同家庭征税,只是没有免税面积或套数。或者统一征收每年5%的房产税。或者出台规定禁止机构以后购买居民住宅。这一条是为防范个人通过成立机构组织购房来避税。2、楼盘开盘超过一年未销售的部分,向开发商征收每年10%的房产税。这一条是为防止开发商通过捂盘或私下与炒房客勾结延缓办理购房手续来避税。3、避免不结婚或假离婚逃税:(1)计税家庭的含义:成年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名下没有房产的成年子女。名下有房产的成年子女单独作为一个计税家庭。(2)如果按套数征税,家庭成员为一人的要比家庭成员为2人或以上的,基数要减少一套。比如一般规定家庭两套房免税,单人家庭就只有一套免税。(3)如果按面积征税,则家庭免税面积=家庭成员*人均免税面积。人均免税面积由当地政府自行制定。家庭成员只有夫妻两人的,按三口人免税;家庭成员在两人以上的,按实际人数免税;家庭成员为未婚
    2023-05-04
    107人看过
  • 缓刑是否能逃避行政处罚
    被判缓刑受行政处罚是会收监的。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被判缓刑信用卡超期不还有可能收监吗1.缓刑人员在缓刑期间不会因为信用卡逾期被收监。信用卡逾期只是民事案件,不是刑事案件。只要尽快还款就没什么影响,如果拒不还款那么情节就比较严重了,可能要涉及刑事处罚了。2.根据法律规定,罪犯在缓刑期间,应当遵守有关的法律规定,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因民事经济纠纷,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并受到司法拘留,其行为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缓刑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依法应收监执行原判刑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
    2023-07-04
    337人看过
  •  逃避行政执法调查的处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必须服从处罚决定。如果当事人不配合行政执法调查,可以通过其它证据材料证明违法事实,依法向其送达违法行为通知书,给其三日陈述、申辩或听证权利,三日后,可以依法作出处罚决定。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所有被处罚的当事人都必须服从处罚决定。如果当事人不配合行政执法调查,比如不配合做笔录或沉默不语,那么他们将被视为不配合执法。通过其它证据材料能证明违法事实的,依法向其送达违法行为通知书,给其三日陈述、申辩或听证权利,三日后,可以依法作出处罚决定。 执 法 不 配 合 的 处 罚 措 施 : 不 配 合 调 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实施行政处罚不服时,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然而,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有些当事人并不配合行政机关的调查工作,给行政机关的工作带来了困扰。针对这种不配合调查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可
    2023-09-13
    261人看过
  • 如何实行行政处罚中的回避?
    回避是一项司法制度,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都有关于回避制度和程序的规定。它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执法人员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是有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其他关系,应当退出对案件的调查和处理。所谓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是指执法人员本人是当事人;或者是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案件处理的结果可能对其权益产生影响等情况。所谓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其他关系,是指除上述有利害关系以外的关系,如朋友关系、师生关系等,有可能利用这些关系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处理的情况。行政诉讼法对回避程序规定,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当事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根据这一规定的原则,实施行政处罚时执法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的回避,由行政首长决定;行政首长的回避,由上一级行政机关决定。行政处罚法关于回避制度的规定,是为了保证行政处罚案件能够得到客观、公正的调查、处
    2023-08-18
    318人看过
  • 什么是回避行政处罚要如何实行回避
    一、什么是回避行政处罚要如何实行回避行政处罚法规定,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回避是一项司法制度,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都有关于回避制度和程序的规定。它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执法人员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是有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其他关系,应当退出对案件的调查和处理。《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执法人员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应当回避。当事人认为执法人员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有权申请回避。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审查,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决定。决定作出之前,不停止调查。二、属于行政处罚的处罚种类是什么下列处罚措施属于行政处罚: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是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人强制收取一定数量金钱,剥夺一定财产权利的制裁方法。适用于对多种行政违法行为的制裁。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暂扣许可
    2024-01-30
    464人看过
  •  刑法对于偷逃税数额巨大的罪犯如何进行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而如果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将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如果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逃避缴纳税款,且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
    2023-09-16
    296人看过
  • 逃避过路费如何处罚
    法律综合知识
    逃避过路费的处罚是: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逃避过路费在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的,构成盗窃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第五十七条外国银行代表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从事任何形式的经营性活动。
    2024-05-14
    107人看过
  •  酒驾者如何逃避处罚?
    酒驾后找人顶包是一种违反法律的行为。根据行为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驾驶证等,也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并从重处罚。找人顶包的处理方式会根据认罪认罚的情况有所不同。酒驾后找人顶包是一种违反法律的行为,相关处罚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1、如果行为人只是轻微饮酒,没有到达醉酒驾驶的标准,那么他构成酒驾,需要受到行政处罚。最高可被行政拘留十五日。最轻的处理方式也会被吊销驾驶证,并予以罚款。2、如果行为人饮酒较多,达到了醉酒的标准,那么他将构成危险驾驶罪,找人顶包是从重处罚的情节。如果认罪认罚,那有可能会被判缓刑。酒驾顶包处罚标准是什么?酒驾顶包是指在饮酒后依然驾驶机动车辆,并且驾驶的车辆与饮酒前驾驶的车辆相同。对于这种行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刑法》中都做出了规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罚金。
    2024-03-16
    243人看过
  • 逃税漏税行政处罚严重吗
    逃税漏税行政处罚不是很严重。有逃税漏税行为的,税务机关会依法下达追缴通知,要求其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当事人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在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一、个人所得税最高是多少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为45%:全月应缴税额超过8个亿的,税率为45%。自2018年10月份,个人起征税调整至每个月5000元。个人收入越高,需要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就越高,但是不能因为个人所得税高,就选择偷税漏税,这样有可能会涉及到逃税罪。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交税额10%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交税额30%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缴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
    2023-06-24
    200人看过
  • 如何惩罚逃避追缴欠税罪?
    逃避追缴欠税罪的刑事处罚量刑:犯逃避追缴欠税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欠税罚款。金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处欠税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逃避追缴欠税罪的处罚,税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处欠税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单位犯逃避欠税罪的,对单位处以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规定处罚本罪。逃避追缴欠税罪的特征纳税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如个体工商户、个体承包户、租赁经逃避追缴欠税罪营户、个人合伙等。本罪的特征是: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制度和国家的财产所有权;2、本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为:(1)税收法律法规;(2)采取隐瞒或者转移财产的手段;(3)致国家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所欠税款,数
    2023-07-02
    288人看过
换一批
#财税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纳税人
    词条

    纳税人是指对国家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又称纳税义务人、课税主体。纳税人作为缴纳税款的主体,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由税法的规定和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 纳税人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城乡各... 更多>

    #纳税人
    相关咨询
    • 如何避免公安机关逃避行政处罚?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14
      1、主体不同 2、适用依据不同 3、罚则不同 4、适用法律文书格式不同 5、罚缴方式不同 6、执行不同 7、权利救济不同 《治安处罚法》第一条,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制定本法。 《行政处罚法》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
    • 对恶意逃避执行的该如何处罚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6-04
      对恶意逃避执行的处罚: 根据《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10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5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拘留期限为15日以下。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被执行人与他人共同实施的行为还触犯其他犯罪的,如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妨害作证罪,
    • 如何对原告逃避追缴欠税行为进行惩处?
      云南在线咨询 2024-11-2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三条,如果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并采取转移或隐匿财产的手段,导致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 税务行政处罚罚款如何收缴?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3-16
      行政处罚的罚款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银行应当收受罚款,并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 行政拘留如何逃避?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27
      根据《拘留所条例》第十九条拘留所发现被拘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建议拘留决定机关作出停止执行拘留的决定: (一)患有精神病或者患有传染病需要隔离治疗的; (二)病情严重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 综上。如果被拘留人患有精神疾病或传染病以及病情严重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以及处在怀孕期或哺乳期内的,公安机关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后依法不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