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害财产权的侵权行为有哪些
侵害财产权的侵权行为有:
1.盗窃:出于非法目的,擅自占有他人的财产。
2.抢劫:在使用暴力或者其他行为胁迫他人将其财产交出。
3.诈骗:采用欺骗手段,骗取他人的财产或者财产性利益。
4.侵占:将已经占有的他人财产据为己有。
5.侵害知识产权:包括侵犯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的行为。
6.竞业限制: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对他人的财产权造成侵害。
7.剽窃:未经允许抄袭或复制其他人的作品或创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六十七条
【私人合法财产的保护】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
二、侵害财产权的侵权行为有什么责任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侵犯他人财产权适用的民事责任主要是侵权责任,包括停止侵权行为、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三、侵害财产权的侵权行为立案标准
侵犯财产犯罪的认定标准有:
1.盗窃罪,数额较大为一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一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六万元以上。
2.诈骗罪,数额较大为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五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二十万元以上。
3.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为二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二万元以上。
4.故意毁坏财物罪,数额较大为五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五万元以上。
5.其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民事责任 第一百七十九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n (一)停止侵害;\n (二)排除妨碍;\n (三)消除危险;\n (四)返还财产;\n(五)恢复原状;\n(六)修理、重作、更换;\n(七)继续履行;\n(八)赔偿损失;\n (九)支付违约金;\n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n(十一)赔礼道歉。\n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n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
财产损害侵权有哪些侵权行为定义
146人看过
-
侵害配偶权有哪些具体的侵权行为
171人看过
-
侵权行为侵害对象哪些
103人看过
-
侵权行为侵害对象哪些,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455人看过
-
哪些行为可能会知识产权侵权,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危害?
195人看过
-
侵犯财产权的行为有哪些,侵犯财物权的赔偿原则
333人看过
-
专利侵权行为都有哪些产品侵权的行为都有哪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081、产品专利侵权的行为都有: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属于专利侵权。因此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十一条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
-
哪些行为属于财产侵权行为北京在线咨询 2023-06-13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是指构成具体侵权行为的各种作为必要条件的因素。行为人的某一行为只有具备了法律规定的相关要件,才构成侵权行为,行为人才可能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过错责任的侵权与无过错责任的侵权之构成要件:1、过错侵权的构成要件其构成要件应为四个,即加害行为的违法性(侵害行为)、损害事实、加害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的过错。2、无过错侵权的构成要件其构成要件应为三个,即加害行为的违法性(侵
-
侵权行为包括哪些,侵权行为构成要件,侵权行为有哪些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2-20一般侵权构成要素包括: 1、侵犯他人财产或者损害他人身体的; 2、侵权对被侵害人造成损害; 3、侵权与损害有必然联系; 侵权人实施的侵权行为有过错。
-
侵权行为侵害湖北在线咨询 2023-06-12构成要素:相似性与接触性。 知识产权的分类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在中国法律中,除商标权外,其他的知识产权未有强制注册的规定。 相似性指在作品、专利或商标中,存在与被侵权者相似之处与抄袭、借由他人的商标谋利的嫌疑。 解除性指有明确的证据证明侵权者曾接触过被侵权者的作品、专利或商标。 若缺乏以上两点,则知识产权侵害不构成。
-
侵犯知识产权有哪些行为,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河北在线咨询 2021-03-061、未经授权,在生产、经营、广告、宣传、表演和其他活动中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特殊标志、专利、作品和其他创作成果; 2、伪造、擅自制造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标识、特殊标志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商标标识、特殊标志; 3、变相利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特殊标志、专利、作品和其他创作成果; 4、未经授权,在企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注册和网站、域名、地名、建筑物、构筑物、场所等名称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