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受贿犯罪的新态势与推定对策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0:12:12 300 人看过

目录

一、亲属共同受贿犯罪的态势与推定对策……………………………………………4

二、工作人员与亲属共同受贿的犯罪构成及其特殊性………………………………4

㈠犯罪客观方面的特殊性………………………………………………………………5

㈡犯罪主体的特殊性……………………………………………………………………5

㈢主观要件的特殊性……………………………………………………………………6

三、工作人员与亲属共同受贿犯罪故意推定的设计…………………………………7

㈠推定的定义……………………………………………………………………………7

㈡推定的理由……………………………………………………………………………7

四、举证责任的分配……………………………………………………………………8

㈠检察机关的举证责任…………………………………………………………………8

㈡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举证责任……………………………………………………9

㈢反驳效力的认定………………………………………………………………………11

论文摘要

文章分析了国家工作人员与亲属共同受贿犯罪的基本态势,指出工作人员与亲属共同受贿犯罪,已经成为我国受贿犯罪的主要形式。通过分析其犯罪构成,发现工作人员与亲属共同受贿的犯罪构成具有特殊性,犯罪客观方面的特殊性表现在:由亲属收受贿赂;由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利;谋利行为与收受行为有因果关系。犯罪主体的特殊性表现在:亲属共同受贿犯罪主体之间关系有其特殊性,犯罪嫌疑人之间,在共同受贿犯罪以前,已经存在一种合法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一般以血缘和姻缘为联结纽带,犯罪嫌疑人之间的亲属关系,决定了他们之间有一种关联性,有较稳定的基础,基本上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这是社会关系中最强有力的制约力量。主观要件的特殊性表现在:共同受贿故意存在于二个以上主体之间,这个共同的犯罪故意,存在于两个以上犯罪嫌疑人之间,犯罪故意形成的特点是:便利性、简洁性、隐晦性、封闭性、稳定性。基于上述特殊性,检察机关很难甚至无法证明工作人员与亲属共同受贿的故意。

借鉴古今中外受贿推定立法的经验,结合工作人员的职权特征、刑事政策的功能、受贿推定的科学基础和现行刑法的推定运用,论证了亲属共同受贿故意推定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操作方案。最后论述了举证责任的分配,检察机关承担基础事实存在和反驳证据不存在或证明力欠缺的举证责任,被告人承担推定事实不存在的举证责任,应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标准,坚持疑罪从无。

关键词工作人员亲属共同受贿推定对策

一、亲属共同受贿犯罪的态势与危险

国家工作人员(以下简称工作人员)与亲属共同受贿的“高压”与“高发”并存,正义网“贪官档案”公布的贪官中,据笔者统计,亲属共同受贿比例为81%。浙江省纪检委宣教室向新闻界披露:1994至1999年间,浙江省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共查处违纪党员干部39681人,存在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夫妻联手作案比例高。山东省泰安市郊区检察院向新闻界披露:近期立案查处的37起领导干部受贿案中,夫妻联手作案率高达90%以上。①湖南省近年发生的受贿大案,都是亲属共同受贿犯罪。工作人员与家属“具有建立在共同财产关系上的共同利益,容易在受贿犯罪中形成共谋实施犯罪,这是工作人员受贿犯罪的主要形式。”②“当前,受贿犯罪分子为了推脱罪责,规避法律,逃脱惩罚,在许多情况下,工作人员不亲自接受财物,而由家属出面收受。”③从司法实践来看,只要有亲属代收请托人财物行为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请托人谋利行为,就有工作人员与亲属共谋受贿的故意,亲属插手的受贿案与亲属共同受贿案的比率近100%。

工作人员与亲属共同受贿是受贿黑数较高的原因。司法实践中大量的受贿案,因是工作人员与亲属联手所为,很难查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1999年立案侦查38382件,占举报数的11.22%。④1998年湖南省娄底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受贿案只占举报线索的0.89%。⑤比较受贿的怀疑率、举报率、立案率、初查率、起诉率和有罪率,从而得出亲属共同受贿的高成功率,这个成功率对后继的亲属共同受贿犯罪的影响指数有多大,笔者尚未进行定量分析,但肯定大大降低了观念上的犯罪成本。⑥列宁指出:“有人早就说过,刑罚的防范作用,决不在于刑罚的残酷,而在于有罪必究。重要的不是对犯罪行为处以重刑,而是要把每一桩罪行都揭发出来。”①二、工作人员与亲属共同受贿的犯罪构成及其特殊性

根据受贿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和司法实践经验,本罪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犯罪客观方面的特殊性

1、由亲属收受贿赂。在司法实践中,亲属收受贿赂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接受,即亲属明知是贿赂而接受。二是索取,即亲属主动或经工作人员授意,向请托人索取财物。三是被迫暂时收下,即亲属坚决不收,但无法拒绝,后来有机会退还但没有退还,一直占有甚至使用该财物。四是代管,即请托人声称请其代管某项财物,较长时间以后,一直占有甚至使用该财物。五是借贷,即在交接财物时,表示了借贷的性质;在一个较长的合理期限内,没有提出偿还的具体计划或作出部分偿还。

2、由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利。这里涉及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利的要件归类问题,有客观要件说和主观要件说。笔者认为,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利,既是心理态度,也是客观行为,互为表里,前者是后者的驱动,后者是前者的结果和外化。作为受贿者心理态度应该属于主观要件,作为受贿者的客观行为应该属于客观要件。接受财物与利用职务之便为请托人谋利是受贿罪的单一行为,构成受贿罪的复合行为,而不会造成一罪有二个行为的理论谬误。

3、谋利行为与收受行为有因果关系。收受财物与谋取利益这个因果关系,发生在特定的时空里,特别是权钱交易,一般有即时性、当地性和对应性的特点,时间跨度不会很大,地域不会太广,贿赂金额与请托人利益的比例合乎常情。如果三者基本一致,可以初步证明其中的因果关系。

(二)犯罪主体的特殊性

亲缘关系的自然性、普遍性、稳定性、功能性、利益性,决定了它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从来没有一种社会关系象亲缘关系那样,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环境。亲缘关系既是一种重要的法治资源,也可能成为法律秩序的腐蚀剂。既不能一切法律关系亲缘化,也不能在法律关系中把亲缘关系虚无化。②亲属共同受贿犯罪主体之间关系有其特殊性:一是先在性。犯罪嫌疑人之间,在共同受贿犯罪以前,已经存在一种合法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可能已经存在几年甚至几十年。二是融洽性。犯罪嫌疑人之间,一般以血缘和姻缘为联结纽带,其凝聚力和向心力特别强。梅因说:“人类社会进步的运动,迄今为止,是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①肯定了人类逐步摆脱亲缘关系的制约而走向独立自主的历史进步性,但是人类永远不能摆脱亲缘关系,永远要依赖亲缘关系。三是关联性。犯罪嫌疑人之间的亲属关系,决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05日 12:4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论体制改革与贪污受贿罪犯罪主体的重构
    [摘要]贪污受贿犯罪的犯罪主体界定,直接涉及到惩治该类犯罪的立法意图。在1997年刑法中,延续1979年刑法的规定,将贪污受贿犯罪之犯罪主体仍规定为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准国家工作人员。笔者认为,刑法规定贪污受贿犯罪,其目的是维护国家机关的正常秩序,保证国家公职人员的清正廉洁。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时代,将准国家工作人员作为该类犯罪的主体还有其制度基础的话,在体制改革的现在,这样的基础已不复存在。为了在新的体制下使贪污受贿犯罪的规定符合立法目的的要求,应该重新构建该类犯罪的主体。[关键词]体制改革;贪污受贿;犯罪主体;建构犯罪主体在贪污受贿罪的犯罪构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也是近年来刑法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建国以来的历次刑事立法,对其主体作了不同的规定)在1997年3月14日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将贪污贿赂罪置于渎职罪之前,并将主体界定为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受国家机关、
    2023-06-03
    78人看过
  • 受贿罪的共同犯罪--以亲手犯论为视角
    在犯罪构成要件中,对一定主体加以限定,根据主体身份的有无影响犯罪之成立的,即谓“身份犯”。我国刑法第385条规定的受贿罪之主体,要求须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这一特定的法律身份。换言之,国家工作人员特殊身份的必备是受贿罪犯罪主体要件的当然性要求,是受贿罪犯罪构成对主体要件的身份限定,亦即受贿罪是“身份犯”。在单独受贿罪中,非国家工作人员由于不具备该种特定的法律身份,不能充足该罪犯罪构成中的主体要件,当然也就无法构成此罪。不仅如此,一般认为,身份犯构成犯罪,其犯罪的实行行为与主体的特殊身份相联系,没有该种特殊身份,就不存在实施该种实行行为的前提。因此,在受贿罪中,非身份者既然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的特定法律身份,也就不可能实施受贿罪的实行行为。???实施受贿罪构成要件之实行行为者即正犯者(实行犯),只能是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这一特定法律身份的人。因为法定身份是法律赋予的,法定身份构成的纯正身份犯对社会关系的
    2023-06-12
    207人看过
  • 当前金融犯罪的特点、趋势与审计对策
    [关键词]:金融犯罪趋势特征审计金融犯罪是指在金融活动中,侵害金融管理制度、金融市场秩序以及其他社会经济关系,依照我国的规定,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为了预防和惩治这种犯罪,近20年来我国先后制定了大量以金融犯罪及其刑事处罚为专门内容的刑事立法。修订后的新刑法也明确体现了维护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保障金融安全的价值取向,针对金融犯罪在经济犯罪中比重大、种类多的情况,对具体罪名的规定也是经济类犯罪中较多的一类,达30余个。从近年揭露和查处的金融犯罪案件看,当前不同种类的金融犯罪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一致的发展趋势。一、当前金融犯罪的特点和趋势(一)大案频发、危害严重,是形成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金融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作用及其本身的高风险性质决定了金融犯罪危害的严重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掌握着重要的经济资源,是国家的经济命脉。作为信贷收支、外汇收支、现金收支和汇兑结算的中心,在建立和完善宏观
    2023-04-22
    291人看过
  • 论行贿罪罪数形态的司法适用
    所谓罪数,是指犯罪的个数,或者说指犯罪的单复,即一罪与数罪。罪数形态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具体犯罪是一罪还是数罪,以及在数罪的场合如何确定对行为的刑罚。行贿罪的现实犯罪样态纷繁复杂,给司法认定罪数带来比较复杂的问题,本文拟根据行贿罪具体的犯罪样态,结合相关案例,就该罪的罪数形态的司法适用,发表个人的看法,粗浅之处,烦请指正。一、行贿资金来源于挪用公款。行为人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向他人行贿,而其行贿的资金又来源于挪用公款,即行为人先挪用公款,后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这种情况并不鲜见,此场合下,行为人实施了挪用公款和行贿两个行为,分别符合挪用公款罪与行贿罪的犯罪构成。由于挪用公款与行贿行为之间存在手段与目的的牵连关系,挪用公款行为是为了实施行贿行为,从理论来说,这种情形符合牵连犯原理,按照牵连犯从一重处断的原则处理。挪用公款罪与行贿罪的法定刑基本一致,由于行贿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所以行贿罪
    2023-06-11
    270人看过
  • 刍议受贿罪的惩治对策
    一、完善受贿立法,严密刑事法网现行刑法关于受贿罪的规定,分直接受贿罪和间接受贿罪两种形式。直接受贿罪系《刑法》第385条第一款的规定,也是对受贿犯罪的一般规定,其内容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益的,是受贿罪。间接受贿行为则在《刑法》第388条中予以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从法条内容上看,现行刑法关于受贿的立法与79刑法相比,并无新意。确定的受贿行为特征未能有效应对已经变化的客观复杂情势,疏漏较多。为严密法网,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对法条作出修正。(一)受贿主体。根据刑法规定,受贿罪的主体是利用现职的职务便利索贿或受贿的国家工作人员。这一规定导致了司法实践中主体认定的困难。因为有些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
    2023-04-22
    289人看过
  • 试论走私罪的犯罪形态
    在司法实践中,走私犯罪案件中有许多为现场查获的案件,因此,在此类案件的处理过程中,由于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当事人及辩护人所站立场、角度的不同,各方经常会发生犯罪既遂与未遂的争议。《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是犯罪未遂。即只要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且已达到《刑法》各分则条文规定的构成要件,该行为则已构成犯罪既遂;反之则为犯罪既遂。因此,为了能正确区分走私罪的既遂与未遂,我们应首先分析一下走私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走私罪属于类罪,根据走私对象的不同,共分为12个罪名。根据通行的观点,走私罪这一类罪所侵犯的同类客体是国家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和海关对进出口活动的监管。我国现行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1、对进出口货物实行准许、限制、禁止的制度;2、对进出境的非贸易性物品实行限进、限出、限量、限值的制度;3、对允许进出
    2023-06-11
    105人看过
  • 论对商业贿赂犯罪的刑罚配置
    鉴于有效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考虑,对商业贿赂犯罪进行界定应基于广义的视角。目前我国商业贿赂犯罪在刑罚制度上存在着刑罚幅度不平等、死刑设置不合理、罚金刑地位缺失、资格刑功能错位等问题。本文从商业贿赂犯罪刑罚制度的应然价值基础出发,对有关商业贿赂犯罪的刑罚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商业贿赂犯罪刑罚一、商业贿赂犯罪之界定在我国,“商业贿赂”这一术语首先是作为学理概念在学者著述中出现的,1993年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虽然对商业贿赂行为作了明确规定,但该法本身并没有使用“商业贿赂”这一概念。《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实施后,为教学、科研及实践的需要,学者们先后出版了一些关于竞争法的著作。11996年11月1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了《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该规定在我国立法中第一次使用了“商业贿赂”的概念,并对商业贿赂的法定含义进行了明确:“本规定所称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
    2023-05-03
    217人看过
  • 讨论犯罪形态的前提
    过失犯罪一般是不讨论犯罪形态的,过失犯罪的犯罪形态只有一个,就是犯罪既遂。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一、过失犯罪必须判实刑吗?法律有明确规定的,过失犯罪就必须判实刑。《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法律有明确规定的,犯罪分子才需要负刑事责任,从而才可以判处实刑。二、过失犯罪未成年怎么处理?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过失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过失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三、过失犯罪,不是完全
    2023-04-06
    460人看过
  • 论受贿罪的客观要件
    受贿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受贿罪是一种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腐败犯罪,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只有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具有因果联系,才可以称之为职务犯罪。贿赂罪中的利用职务之便,当指行为人利用自己所担负职务的便利条件,而不能利用他人担负的职务的便利条件。利用他人职务自己收受贿赂,二者之间不具有因果联系,当然不背离其廉洁义务。利用职务之便,就是指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既包括直接利用本人的职权,也包括利用本人的职权和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条件,既包括直接利用本人的职权,也包括利用本人的职权和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条件。所谓利用本人职权,是指行为人直接利用本人职务、职权范围内主管、管理、经办钱物或者其他公共事务所形成的便利条件,所谓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是指利用本人在职权或者地位上处于控制、操纵
    2023-06-03
    306人看过
  • 单位受贿罪量刑标准的变化与趋势
    受贿罪不单单指的是个人受贿,还有单位受贿也包括在内,根据刑法的规定,国家机关、企业或者是事业单位等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是属于单位受贿罪。单位受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单位受贿数额不满十万元,但是故意刁难、要挟有关个人、单位,甚至强行索取财物的,就会直接对单位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和拘役,并且对单位处以罚金。单位受贿罪量刑标准单位受贿罪量刑标准需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前款所列单位,在经济往来中,在帐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受贿论,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七条【单位受贿罪】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
    2023-07-01
    471人看过
  • 未成年人共同犯罪的新趋势及应对策略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近年来,理论、实务界对未成年人犯罪及其预防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讨和研究。但遗憾的是,虽然对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向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发展的趋势有所认识,却对未成年人共同犯罪予以足够的重视,相关的研究并不多。未成年人共同犯罪与未成年人单独犯罪案件有很大的区别,犯罪目的容易实现,危害后果严重,极易加大犯罪参与人的贪婪欲望,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给社会、家庭带来不安定的因素和隐患,从我们办理的的未成年犯罪案件来看,共同犯罪案件占了极大的比例,这应当引起的高度重视。一、未成年人共同犯罪的新趋势未成年人生理、心里均不同于成年人,他们不仅易被不良情绪左右,也易受到他人的不良影响,对他们来讲,单个人作案不仅成功几率不高,而且也无法承受犯罪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因此,他们经常纠集几人去共同作案,有的甚至形成犯罪团伙甚至犯罪集团,这就使得共同犯罪在
    2023-06-11
    280人看过
  • 受贿罪怎么判,受贿罪最新规定
    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罪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及公私财物所有权。受贿罪严重影响国家机关的正常职能履行,损害国家机关的形象、声誉,同时也侵犯了一定的财产关系。根据我国刑法第385条规定,1、个人受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2、个人受贿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3、个人受贿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个人受贿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4、个人受贿数额不满五千元,情节较重的,处
    2023-02-11
    82人看过
  • 事后受贿是否可以受贿罪论处?
    作者:袁彬事后受贿一般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与请托人事前并无约定,在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之后,离职之前,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据此,受贿罪可分为索贿型受贿和收受贿赂型受贿。收受财物型受贿罪一般要求行为人在收受财物时,有非法收受财物的故意和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意图。事后受贿中,行为人在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时并没有收受请托人财物的意图。因此,从主观上看,事后受贿行为人的故意实际上是一种事后故意。关于事后受贿是否构成受贿罪,我国学者有不同认识。有学者认为事后受贿不构成受贿罪;也有学者从法益的角度认为这类行为构成受贿罪,只要行为人认识到他人交付的财物是对自己(所许诺的)职务行为的不正当报酬,就完全可能成立受贿罪。笔者认为,事后受贿应认定为受贿罪。第一,事后受贿符合我
    2023-06-11
    295人看过
  • 论行贿犯罪行为
    研究行贿犯罪的行为特征,对于正确认识行贿罪的社会危害性,准确认定和处罚行贿犯罪,以及完善我国行贿罪的刑事立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一、行贿犯罪行为的特征从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看,行贿犯罪行为一般均具有如下特征:1、主动性。即行贿人总是以作为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实现其所谋之不正当利益而向国家公职人员行送贿赂。行贿犯罪从某种程度上讲,一种贪利性犯罪,正是以不正当利益驱使行贿人选择犯罪目标、实施行送贿赂行为,从而达到其犯罪目的。因此,就一般而言,没有行贿就没有受贿,行贿是受贿之源。2、腐蚀性。行贿犯罪是以利换权的犯罪。行为人为实现其非份之想,总是想方设法去拉拢、引诱掌握某种职权的国家公职人员,使其就范,听命于行贿人的摆布,从而为行贿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在我国生产力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国家还没有足够的财力以奉养廉的情况下,某些意志薄弱的国家公职人员是很容易为一已之私所动的,而行贿人正是投其所好,
    2023-06-11
    324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行贿行为与受贿犯罪行为是对应的吗?行贿罪与受贿罪是对应的吗?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07
      1、不能这样笼统来回答。事实上,一人可以向多人行贿,受贿者因为受贿数额或情节的问题没有被追究法律责任,但行贿者因为累计后的数额巨大,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另一种情况,受贿者收受多人行贿,受贿者被追究刑事责任,而所有的行贿者,可能因为数额或情节等原因,没有一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当然,也可能一人向一人行贿,且数额巨大或情节恶劣,双方都被追究刑事责任。2、在刑法上,在立案标准上,法律对行贿、受贿的追诉标准是
    • 受贿罪的近亲属以受贿罪共犯论处吗?受贿罪的共犯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14
      其近亲属以受贿罪共犯论处:“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中规定你好,构成受贿罪共犯,我国《刑法》第25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向国家工作人员代为转达请托事项,仍按照近亲属的要求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收受请托人财物并告知该国家工作人员,并指定他人将财物送给其他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受贿罪共同犯罪也必须符合刑法的这一规
    • 论受贿罪中 多次索贿 的认定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2-02
      认定受贿人构成索贿必须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主动性。受贿人主动以明示与暗示的方式要求行贿人给予自己财物,而不是被动等待行贿人给予财物。 二是索取性。受贿人只要向行贿人索要财物,就构成索贿。 三是交易性。
    • 论受贿罪的数额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07
      个人受贿数额在5千元以上的构成受贿罪,依法要追究刑事责任。 受贿罪数额规定
    • 讨论过失犯罪形态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5-09
      过失犯罪一般是不讨论犯罪形态的,过失犯罪的犯罪形态只有一个,就是犯罪既遂,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准备等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