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骄阳似火,热浪逼人。连日来,泉州持续高温,人们想方设法避暑,可仍有许多劳动者忍受高温煎熬坚持作业—有在热得发烫的马路上工作的环卫工,有在建筑工地上顶着烈日施工的工人,有在高温车间工作的人们酷暑下,这些高温作业者,他们拿到高温津贴了吗?据了解,一些劳动者压根没听过高温津贴,一些用人单位则以防暑用品替代。
高温作业对劳动者健康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国内多地曾有过惨痛的例子。2010年8月,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山东济南的医院里收治了许多因中暑入院的户外劳动者,其中8人经抢救无效离开人世,他们中有环卫工、有农民工。对高温下的作业者给予关怀是十分必要的。什么条件下应该停止高温作业?如何给坚持作业的劳动者以切实保护和相应补偿?国内各地均出台了颇具人文关怀味道的规定,去年福建省人社厅等7部门也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夏季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规定每年5月至9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按月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高温津贴的具体发放标准为: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200元。
应该说,多年来,全社会对劳动者的高温关怀从未间断。每年高温来袭,人们总能看到有关领导下基层送清凉的身影,总能瞧到政府部门一遍遍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总能听到来自工会和劳动监管部门的善意提醒。然而,现实中能主动发放高温津贴的单位甚少,有的企业甚至连最起码给工人们防暑降温的条件都没有。高温作业时本应享受的合法权益,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却沦为一纸空文,高温津贴成为摆设、成为奢望,劳动者的尊严便随着汗水无声蒸发了。
缘何如此?或许有种种原因,但一些企业对劳动者生命健康的漠视,不能不说是原因之一。高温灾害一词时下逐渐融入社会语言体系,可不少企业还十分缺乏对高温作业者的必要关怀,甚至还在津津乐道地大喊天大热人大干,干劲更比气温高,他们将成本、工期和利润放在了首位,置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于不顾,让劳动者冒着酷暑工作。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许多地方的高温津贴只是以通知的形式存在,并没有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缺乏相应的处罚机制,对企业难以产生规范力与约束力。可就是说,这一纸通知的执行力很大程度上只能取决于企业主的自觉与良心。曾有一项对长三角965家企业的调查显示,有48.4%的企业认为,目前的高温津贴政策仅具有指导性,而非强制执行,因此企业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
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是天大的事。高温关怀不是恩赐,不能光靠企业主的良知,高温权益也不能止于关怀、止于提醒,更需要法律的保障。有关部门有必要把避高温、避酷暑作为人性化管理的重要内容,适时下达高温停工令,禁止在高温到来时还让劳动者斗酷暑,以彰显道德层面的人文关怀,培养基层职工的维权意识,树立文明生产的良好形象。当然,高温关怀仅有好的法律法规是不够的,还应辅以强有力的监管和落实,对违反规定的企业、单位应该及时责令整改,对漠视劳动者利益的行为应该及时查处纠正,以促进企业、单位的社会责任感和遵章守法观念。
高举维护高温权益的绿伞,给民生带来实实在在的荫凉。
-
“高温战”持续权益应如何保障
402人看过
-
大学生的法律权益保障
471人看过
-
是否需要律师起草离婚协议以保障法律权益?
371人看过
-
保障孕妇权益的法律法规
259人看过
-
上海市人大调研户外高温劳动者权益保障
289人看过
-
农村房产权益保障需要律师公证吗?
413人看过
-
被拘留人违法权益需要保障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3-07-01根据4月1日实施的《拘留所条例》第三条拘留所应当依法保障被拘留人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不得侮辱、体罚、虐待被拘留人或者指使、纵容他人侮辱、体罚、虐待被拘留人。被拘留人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拘留所的管理规定,服从管理,接受教育。
-
如何保障法律上域名权益广西在线咨询 2021-11-14被投诉人在收到争议解决机构送达的投诉书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其对该域名享有合法权益:(一)被投诉人在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善意使用该域名或与该域名相对应的名称;(二)被投诉人虽未取得商品商标或相关服务商标,但持有的域名已取得一定知名度;(三)被投诉人合理使用或非商业合法使用该域名,不存在误导消费者获取商业利益的意图。
-
哪个法律来保障债权人的权益天津在线咨询 2022-05-28一、建立公司灭失预警机制。 二、引入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三、设立公司保证金和承诺还债制度从直销企业保证金制度、房地产经纪行业保证金制度、民办高校保证金制度的实际效果来看?,建立公司保证金制度具有一定意义。
-
—权益有了保障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2为规范劳务派遣,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用工做出规定,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更有效的保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规定: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力派遣合同产生劳动争议而起诉,以派遣单位为被告;争议内容涉及接收单位的,以派遣单位和接收单位为共同被告。《劳动合同法》第92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
员工享有哪些高温权益澳门在线咨询 2022-05-28按照国家《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此外,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