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锦普通护照办理条件是什么
申请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不予签发普通护照:
1、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
2、无法证明身份的;
3、在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4、被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
5、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不能出境的;
6、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的;
7、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认为出境后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8、公民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遣返回国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自其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被遣返回国之日起六个月至三年以内不予签发普通护照。
二、盘锦市护照办理材料
1、近期免冠照片一张以及填写完整的《中国公民因私出国(境)申请表》;
2、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及复印件;在居民身份证领取、换领、补领期间,可以提交临时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及复印件;
注:自2015年12月28日起,公民申办因私出入境证件不再需要提交户口簿,未成年人、学生、外地户口等具体情况可电话咨询,以当地受理民警最终答复为准。
3、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应当由其监护人陪同,并提交其监护人出具的同意出境的意见、监护人的居民身份证或者户口簿、护照及复印件;
4、国家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提交本人所属工作单位或者上级主管单位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后出具的同意出境的证明;
5、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报经公安部出入境管理机构批准,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6、现役军人申请普通护照的,应当由其所属部队驻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受理。受理机构应当要求其提交近期免冠照片一张以及填写完整的《中国公民因私出国(境)申请表》、本人的身份证件、本人所属工作单位或者上级主管单位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后出具的同意出境的证明。
-
盘锦普通护照办理有哪些法律规定
366人看过
-
非本地户籍居民办理盘锦普通护照指引
114人看过
-
盘锦市怎么办理护照
458人看过
-
盘锦护照办理时限
309人看过
-
盘锦市普通护照签发如何规定
269人看过
-
普通人办理护照要什么条件
325人看过
-
济南护照申请不予签发普通护照的情形及办理条件有哪些,内容是什么河北在线咨询 2022-05-04根据护照管理办法,申请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不予签发普通护照: (一)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 (二)无法证明身份的; (三)在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四)被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 (五)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不能出境的; (六)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的; (七)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认为出境后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公民因妨害国
-
普通公务护照如何办理宁夏在线咨询 2023-04-12一、因公护照是什么? 外交护照、公务护照、公务普通护照一般称为因公出国护照。外交护照、公务护照和公务普通护照有效期最长不超过10年,期满前可延期。每本护照可延期2次,每次所延期限不超过5年。 二、普通公务护照如何办理? 1.参团人员填写《出国人员登记表》,单位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同意盖章后即传真到组团单位(原件随后寄至组团单位),寄至组团单位),同时交纳出国报名费并将汇款底单传真至组团单位 2.国内
-
盘锦户口迁入条件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09盘政办发〔2005〕74号关于调整我市有关户籍政策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为吸引更多人才服务盘锦经济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现就调整我市有关户籍政策通知如下: 1.在我市城区已购买住房,有稳定职业,身体健康,男60周岁、女55周岁以下外省、市人员,本人申请,允许其本人、配偶和未婚子女户籍迁入我市城区。 2.外省、市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在我市辖县企业工作,同时通过人才中心办理人事
-
如何办理通行证与普通护照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25一、所需材料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申请表符合《出入境证件相片照相指引》标准的相片二、申请表领取方式申请人可直接到当地公安机关出入境接待大厅领取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申请表也可登录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政府网站“表格下载”栏自行下载打印三、办理时限普通、往来港澳通行证及往来台湾通行证在10个工作日内签发;赴港澳地区或者地区在7个工作日内签发四、服务要求不得擅自额外增加申请所需材料对材料齐全、手续完备的申请,要当
-
盘锦普通工伤赔偿期限怎么规定山东在线咨询 2022-12-10申请工伤赔偿的期限:与工伤认定一样,即用人单位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因种种原因不能及时支付工伤待遇而引起的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