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情节如何影响刑事案件的审判?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8 11:34:31 275 人看过

自首情节的认定是犯罪后自动投案,可以如实供述自己罪行,是自首。对自首的处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根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自首情节认定的基本规则

1、符合法定要件

根据刑法规定,自首必须同时具备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两项要件。

关于自动投案的规定,根据最高法《解释》和《具体意见》的规定,共有12种情况可认定为自动投案。具体如下:

(1)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的;

(2)犯罪嫌疑人因病、伤或者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者先以信电投案的;

(3)罪行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的;

(4)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的;

(5)经查实确已准备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的,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6)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

(7)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

(8)犯罪后主动报案,虽未表明自己是作案人,但没有逃离现场,在司法机关询问时交代自己罪行的;

(9)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抓捕时无拒捕行为,供认犯罪事实的;

(10)在司法机关未确定犯罪嫌疑人,尚在一般性排查询问时主动交代自己罪行的;

(11)因特定违法行为被采取劳动教养、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强制隔离戒毒等行政、司法强制措施期间,主动向执行机关交代尚未被掌握的犯罪行为的;

(12)其他符合立法本意,应当视为自动投案的情形。

此外,对交通肇事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向公安机关报告的,也应当认定为自动投案。

以上表明最高法对自首中的自动投案采取宽松的态度。只要能体现犯罪嫌疑人投案的主动性和自愿性的,即可认定为自动投案。

关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规定。首先,犯罪嫌疑人必须如实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需要说明的是最高法的司法解释认为并不要求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其全部犯罪事实。但是,犯罪嫌疑人必须如实交待其姓名、年龄、职业、住址、前科等情况,若因其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等情况而影响定罪量刑的,将不被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其次,在犯数罪的情况下应区分同种数罪和不同种数罪具体认定。《解释》第2条规定确立了余罪自首制度。根据该条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以自首论。可见余罪自首制度仅适用于不同种数罪的情形。

《解释》第4条则规定了: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同种罪行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以此同种数罪情况不存在自首情节的认定。该规定的理论依据是我国刑法罪数制度中并不存在同种数罪的情形,而《解释》有关可以酌情从轻处罚规定则是根据刑法第67条第3款之规定。

最后,在共同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同时根据《解释》第6条规定:共同犯罪案件的犯罪分子到案后,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事实的,可以酌情予以从轻处罚。换言之,一般共同犯罪案件中,已到案的犯罪分子除如实供述其罪行外还需供述同案犯,但不要求如实供述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即可认定自首。

2、自首行为的主客观一致

司法实务中,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自首情节的,必须查明其主观上是否有认罪、悔罪的态度,客观上是否能表现除投案的主动性和自愿性,以及供述时能否诚恳地配合司法机关的诉讼活动。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要主观上具有主动投案,积极配合侦查,对其犯罪事实能供认不讳即可,对其基于何种动机实施自首行为则可不必深究。

客观上必须表现出言行一致。如实践中,犯罪嫌疑人在被抓获时虽声称已经打算或正准备去投案,但有关部门、司法机关在犯罪嫌疑人身上、随身携带的物品、驾乘的交通工具等处发现与犯罪有关的物品的,不能认定为自首。再者,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也不能认定为自首。

最高法对自首的认定秉持相对宽松的鼓励态度。《解释》第1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即对被告人自首情节的认定应在整个诉讼活动中进行综合考察。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虽有前后反复,但只要能在一审判决前觉悟并又如实供述的,仍应当认定为自首。

3、作为量刑情节的必要性审查

根据刑法第67条第1款的规定,犯罪分子具有自首的事实系审判机关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选择性依据。换言之,尽管犯罪分子具有自首情节,但综观其主观恶性、危害结果的社会影响,法院仍可不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是否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此属自首事实作为量刑情节的必要性审查。

当然,必要性审查是指法院对自首事实是否作为犯罪分子的量刑情节进行审查,而非指对自首事实进行必要性审查。犯罪分子的自首情节属于客观事实而存在,只要构成自首的,均应予认定。但实践中,对主观恶性较大的犯罪分子,其犯罪手段极其恶劣,危害结果极其严重,犯罪后为逃避惩罚而自首的,其虽有自首事实,但不必作从轻或减轻依据考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1日 08: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自首相关文章
  •  自首是否能够影响绑架案的审判结果?
    自首是犯罪分子的一项重要权利,也是我国法律规定中从轻或减轻处罚的重要依据。犯罪分子自首时,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的处罚,甚至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的刑罚。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犯罪分子自首,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因此,如果犯罪分子自首并自首情节较轻,判刑时可能会被减轻。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犯罪分子自首如何减轻处罚?犯罪分子自首是一种重要的量刑情节,可以对罪犯的刑罚进行适当减轻。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犯罪分子自首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具体来说,犯罪分子自首并积极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的,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并能够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分子的,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然而,犯罪分子自首的减轻处罚规定并非没有限制。根据《刑法》第
    2023-08-27
    303人看过
  • 诈骗罪量刑标准:扣减自首、立功等情节的影响
    犯诈骗罪的,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诈骗不足4000元的,为罚金刑;4000元以上不足5000的,为管制刑;5000元的,拘役三个月;诈骗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诈骗罪的其他量刑情节已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1、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2、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3、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4、被害人谅解的;5、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诈骗近亲属的财物,近亲属谅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诈骗近亲属的财物,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具体处理也应酌情从宽。诈骗数额特别巨大
    2023-07-07
    351人看过
  • 时间对刑事案件的审理有何影响?
    刑事案件有时间限制:1、传唤、拘传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最多不得超过24小时;2、拘留时间不得超过37天;3、取保候审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4、监视居住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5、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后,羁押不得超过2个月;6、审查起诉期限为一个月;7、审判期限为一个月三个月。刑事案件申请抗诉有时间限制吗?一般来说,刑事抗诉申请的时间期限为十日。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
    2023-07-02
    445人看过
  • 再审时效对民事案件的影响如何?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1、对已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申请再审应向作出生效裁判的人民法院提出;2、对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的民事裁定不服申请再审的,应向二审人民法院提出。再审时效是多长?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申诉人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提出的申诉,应当受理;超过两年提出申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受理:(一)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二)原审被告人在本条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未受理的;(三)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一方面,如果在属于有追诉时效限制的情况下,超过追诉时效后,当事人又发现存在确可推翻原裁判的有效的诉讼证据,向法院申请再审,实践中,在符合再审立案条件的前提下,法院大多对此类案件予以受理。如此一来,对于追诉时效的规定就变得毫无意义。而且这种通过新证据的提出而引发的再审程序,从
    2023-07-07
    187人看过
  • 自首后有立功情节,如何量刑
    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刑法第六十八条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具有自首、立功情节的被告人是否从宽处罚、从宽处罚的幅度,应当考虑其犯罪事实、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危害后果、社会影响、被告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等。自首的还应考虑投案的主动性、供述的及时性和稳定性等。立功的还应考虑检举揭发罪行的轻重、被检举揭发的人可能或者已经被判处的刑罚、提供的线索对侦破案件或者协助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所起作用的大小等。
    2024-04-22
    433人看过
  • 自首刑事案件怎么判刑
    法律综合知识
    一、自首刑事案件怎么判刑犯罪嫌疑人自首的,人民法院在量刑时,可以依据犯罪情节,酌情从轻、减轻处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二、自首是如何认定的犯罪人自首必须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而且是如实供述自己的全部罪行,这是自首成立的基本条件。这一条件包括:1.犯罪人供述的必须是自己的罪行,如果供述的是与自己无关的他人的罪行,那是检举而不是自首。2.犯罪人供述的必须是自己的全部罪行,不能有任何隐瞒。全部罪行是指犯罪人的主要犯罪事
    2023-08-11
    179人看过
  • 刑法对有自首情节的人该如何量刑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一、什么是自首?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中国刑法规定,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现也指主动如实的承认自己的错误。自动投案的认定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审查:一是时间;二是方式和动机。二、累犯自首会怎么去处理累犯自首的处理:1、可以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犯罪较轻的,还可以免除处罚。成立的自首,只有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
    2023-06-28
    449人看过
  • 翻供对自首案件有影响吗
    翻供对自首案件没有影响。既然认定自首不以当事人的认罪态度为依据,而是以经查证属实的当事人供述的犯罪事实为依据。经查证属实的事实,并不会因为当事人翻供而改变,因此,翻供,并不能改变案件事实,也不能改变自首的事实。如果因当事人翻供而使案件事实难以认定的,那么,原来当事人的认罪实际上并不是自首,本来就不应认定自首。一、自首量刑一般都有哪些原则自首量刑的一般原则:一、主要根据犯罪事实,犯罪人自首可以结束对社会的持续危害,但对社会的损害不会因自首而消除。犯罪人自首,只表明对自己犯罪行的态度,不会改变原来的犯罪事实。因此,法官在决定量刑自首的犯罪分子时,必须以犯罪事实为主要依据;二、具体考虑自首情况:1、自首的时间;2、自首的原因及动机;3、告知罪行;4、犯罪分子是否主动表现;三、可供自首的地方:1、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2、其所在单位;3、城乡基层组织;4、上述单位相关负责人。二、犯罪嫌
    2023-04-04
    257人看过
  • 自首是否能影响故意杀人案件的量刑?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行为人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权的意愿,实施杀人行为的,构成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犯罪较轻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案中如果行为人在杀人后主动投案,并且如实供述自己所犯的杀人罪行的,属于自首,可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免除处罚。非主动投案的自首认定自首是我国刑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刑罚制度,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量刑方面的具体体现。正确贯彻执行这一制度对于及时侦破案件、分化瓦解犯罪势力、促使罪犯认罪服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动投案长期以来被视为自首的法定条件之一,而司法实践中对自首的司法认定方面又出现新问题,这一条件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因在对司法解释的理解和使用产生了各种分歧,使得对于投案自首的自动性认定由简单地适用法律问题转向为演绎适用法律的问题,即不能拘泥于犯罪分子投案的主动性。因此,对于那些并非主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定的
    2023-07-01
    260人看过
  • 自首是法定减轻情节吗刑事案件法定减轻情节有哪些
    一、什么是减轻处罚减轻处罚是指判处低于法定最低刑的处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减轻处罚有两种情况:一是犯罪分子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二是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判处法定最低刑认为较重时,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处刑罚。刑法修正案(八)对减轻处罚做出了更明确的规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二、刑事案件法定减轻情节有哪些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尚未完
    2023-04-28
    165人看过
  • 被告不认罪对刑事案件判决的影响如何?
    犯罪嫌疑人不认罪的,只要是事实清楚的,证据充分的,法院一样是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判刑的。法院的判决必须是要根据相关的有利的证据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罚判处的,只要证据是真实且有效的,不管犯罪嫌疑人是不是认罪,都是可以依法判刑的。如果证据不足,就会退回补充侦查,或者无罪释放,证据充足的情况下一定会被定罪处罚的。被告不认罪能定罪吗被告不认罪可以定罪。虽然被告人陈述是能直接反映案件事实的直接证据,但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被告人陈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陈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因此,被告人不认罪,其他证据充分确实的,也可以定罪。《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
    2023-07-01
    201人看过
  • 手机抢劫案中,报警与自首如何影响刑罚?
    抢劫手机投案自首减刑的幅度,应综合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等不足以从宽处罚的除外。自首减刑多少取决于什么自首减刑多少取决于法院的决定。法律没有固定的标准说自首可以减刑多少年。自首属于法定减刑,自然可以减刑,具体由法官裁量。对于自首情节,综合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的严重程度、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和悔改表现,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40%以上的基准刑或者依法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2023-08-13
    204人看过
  • 缓刑建议书对案件审判有何影响?
    检察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提起公诉的同时向法院提出量刑建议,建议使用缓刑。但法院是否会采纳检察院的量刑建议,要根据案情来具体分析。检察院具有量刑建议权,可以建议缓刑。量刑建议权是由代表国家行使追诉权的公诉人或公诉机关。量刑建议权作为来源于刑罚权的一种派生权力,具有刑罚权的国家垄断性。抑郁症对刑事案件有用吗不影响定罪。抑郁症,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人并没有丧失认知能力,责任能力,他在做出犯罪的行为时是清楚明白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当然,如果鉴定确实是抑郁,可以作为量刑的依据,但不影响对他的定罪。相关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强制医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
    2023-07-16
    57人看过
  • 能否通过自首避免刑罚:犯案者自首的影响
    犯罪较轻的犯罪嫌疑人自首可以免除处罚。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自首的罪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行的,应当自首。犯罪嫌疑人虽然没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如果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从轻处罚。犯罪嫌疑人自首的量刑对自首者的适当量刑是自首从宽制度得以正确进行的保证,根据中国刑法第57条规定的量刑一般原则和司法实践经验,一般认为,自首量刑的一般原则应掌握下列三点:1、主要根据犯罪事实。犯罪人投案自首可以使其犯罪所造成的危害社会的持续状态结束,但是给社会造成的损害并不会因自首而消灭。犯罪人投案自首,仅仅表明对自己所犯罪行的态度,并不会改变其原来犯罪事实。因此,审判人员在决定对自首的犯罪分子量刑,必须以其犯罪事实为主要根据。在司法实践中,审判人员首先按照自
    2023-07-05
    203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自首
    词条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针对犯罪较轻的,可免除处罚。如果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若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核查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也... 更多>

    #自首
    相关咨询
    • 杀人案自首的量刑情节是怎样的, 自首后又投案自首, 情节会如何处理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05
      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自首,可以作为量刑时的考虑因素。比如杀人手段、杀人动机、案件的影响力等等,再比如一个人祸害乡里百姓,无恶不作,他的父亲抱着为民除害的想法以为不会被判刑,结果把他杀了,这样的话,可能法官就会认为情节较轻,当然以上只是我打个比喻,所以情节的话需要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来认定,对于自首的话,只要能认定是自首,一般都
    • 刑事案件中的自首情节包括哪些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1-23
      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第十八条【特
    • 刑事案件中自首的量刑, 自首概念, 认定自首的定义和自首情节是什么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07
      罪刑法定是当代刑事司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开宗明义,量刑的基础与定罪一样,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我国刑法第61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自首是法定的量刑情节,只有对自首情节的正确认定,才能保证量刑的准确得当。 一、自首概述 根据刑法规定,关于自首的定义,刑法第67条第1款已作明确规定:“犯罪以后自
    • 寻衅滋事罪自首取保候审会判实刑吗, 自首是量刑情节还是判实刑情节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4
      自首是量刑情节,取保候审不是量刑情节。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是否判实刑要根据案情来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
    • 自首案件的翻供对自首人的影响
      河南在线咨询 2021-08-03
      既然认定自首不以当事人的认罪态度为依据,而是以经查证属实的当事人供述的犯罪事实为依据。经查证属实的事实,并不会因为当事人翻供而改变,因此,翻供,并不能改变案件事实,也不能改变自首的事实。如果因当事人翻供而使案件事实难以认定的,那么,原来当事人的认罪实际上并不是自首,本来就不应认定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