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对从事什么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31 16:45:46 450 人看过

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岗位津贴是指对特殊条件下工作的劳动者的额外劳动消耗和额外生活费用支出的补偿形式。

岗位津贴可以对那些在特别繁重、艰苦、有损健康等条件下从事劳动的劳动者的额外劳动消耗和额外生活费用支出进行补偿,保证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保证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

哪些是岗位津贴

岗位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在特殊劳动条件岗位劳动的额外劳动消耗和额外生活费用的补偿形式。其种类也最多,使用范围比较广。主要有:高温津贴,是对在高温环境下劳动的工人的补贴,还有有毒有害津贴、矿山井下津贴、夜班津贴、盐井津贴、特殊技术岗位津贴等。职工在某些劳动条件特殊的岗位劳动,需要支出更多的体力和脑力,因而需要建立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15: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用人单位相关文章
  • 解除劳动合同,单位应当给予哪些补偿
    在什么情况下雇主应该支付工资。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或者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3。如果工人不能胜任工作,并且经过培训或工作调整后仍不能胜任工作,雇主将终止劳动合同。订立劳动合同的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用人单位未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5。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进行重组和裁员。生产经营严重困难导致人员减少7。企业因生产变化、重大技术革新或经营模式调整,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8。由于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其他劳动合同无法履行9。当劳动合同到期时,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即用人单位不愿意续签劳动合同)10。雇主被依法宣告破产。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被吊销或者决定提前解散的1
    2023-05-07
    374人看过
  •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哪些劳动关系
    一、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哪些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
    2023-12-07
    426人看过
  • 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应当赔偿用人单位的损失
    在什么情况下,劳动者应当赔偿用人单位的损失?或者协议终止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1。雇主为招聘他而支付的费用。如双方另有约定,发包人支付的培训费用按本协议处理。给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补偿费用在员工自愿提出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合同后,部分员工不顾用人单位的补偿要求,在书面通知用人单位30天后自愿离职,用人单位不为员工办理人事关系和档案的移交手续,员工离开公司后,人事关系和档案长期保存在原用人单位;因此,员工无法在新的工作单位办理出国政治考试手续,影响技术职称评定,无法继续学习,失去申请国家公务员的机会。因此,如因解除劳动合同而与用人单位就损失赔偿发生争议,员工应在60天内及时提交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区县仲裁委员会进行劳动争议仲裁汇总,劳动者违反规定或者劳动合同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对单位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赔偿。您可以从上面了解有关详
    2023-05-07
    233人看过
  • 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不续签的,应当给予补偿吗
    1、劳动合同期满后,如果用人单位不续约给予补偿如果用人单位提出不续约,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并支付一年工作一个月的工资;如果雇员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4条的规定要求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雇主拒绝续签合同,这是违法的,并应支付职工薪酬和一年工作两个月的工资有《劳动合同法》第46条【经济补偿】规定的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但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改善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并续签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签的除外(6)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款、第五款的规定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a>劳动合同期限一般签订多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9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
    2023-05-07
    484人看过
  • 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是否应该给予补偿?
    2004年9月1日,李先生与深圳一家工厂签订劳动合同,期限自当月起至2005年8月31日止,月薪2000元,合同中注明李某的工作岗位是人事部主售,工作地点在深圳。2005年7月份,李先生接到工厂一份书面通知,称因人手不够安排他到工设在广州的销售部上班,任职销售员。李某对此有异议,要求按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厂方未同意,李先生于是作出让步,愿意调到别的部门工作,但不去广州的销售部上班,仍遭拒绝,李先生也未去广州销售部上班。第二天,工厂以李先生不服从工作安排为由将其辞退。李先生要求厂方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并按照经济补偿金数额的50%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及未提前30天书面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厂方拒绝。[评析]当用人单位变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地点且双方未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是否应该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金?根据(劳部发[1994]481号)第十八条规定:劳动合同订
    2023-06-09
    452人看过
  • 劳动者应当赔偿因工作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吗
    法院调查发现,A公司对购买精密仪器只制定了习惯和简单的规章制度,但没有针对这种情况的刑罚匹配制度,也没有实现处罚的逐步推进。因此,无法证明直接解雇小王的合理依据。然而,a公司在庭审中表示,解雇小王确实不合适,但也指出小王在这件事的发生上也有“重大过失”。因此,a公司认为应酌情减少经济补偿当雇主非法解雇员工时,员工也有一定程度的过错。是否可以酌情减少赔偿?本文对这一问题作了一些简单的分析。如果工人有过错,则不得减少或免除非法解雇的赔偿金事实上,雇主在本案中提出的要求在司法实践中不得到支持在上海市高等法院第一人民法院调查参考[2014]15号中,这是准确的解释:“3.如果雇主非法终止劳动合同,且个人也有过错,雇主是否仍需全额支付赔偿:《劳动合同法》第48条,如果雇主违反法律终止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或者不能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给予补偿。本条没有明确规定共同过失原则
    2023-05-03
    344人看过
  • 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如果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加班,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加班费用。在下班结束之后加班的,加班工资应该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如果是在休息日加班的,加班工资应不低于每日工资的百分之两百。如果是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不低于百分之三百。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劳动者加班费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劳动者加班费,包括以下四种情况:1、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2、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3、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4、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
    2023-07-25
    351人看过
  • 用人单位应当如何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卫生
    一、用人单位应当如何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卫生用人单位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的方法: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劳动法》第五十二条,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劳动法》第五十三条,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劳动法》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二、劳动安全卫生的定义是什么劳动安全卫生又称劳动保护,以保障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为目的的
    2023-11-28
    190人看过
  • 劳动者辞职的,应当提前数日通知用人单位
    是否应在开工和辞职前30天通知雇主,且我已与雇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由于个人原因,我要求提前解除劳动合同,但单位要求我提前30天书面通知单位,否则我将不办理辞职手续。该单位的要求合法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雇员应提前30天书面通知雇主开始工作并辞职。是否应提前30天通知雇主我已与雇主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由于个人原因,我要求提前解除劳动合同,但单位要求我提前30天书面通知单位,否则我将不办理辞职手续。该单位的要求是否合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劳动者可以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这不仅赋予了员工终止劳动合同的权利,还规定了员工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应履行的义务。如果您因个人原因提前终止劳动合同,您应提前30天书面通知雇主。雇主的要求是合法的。如果您依法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超过30天后,您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办理解除劳动关系手续,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办理,您可以向劳动部门投
    2023-05-07
    493人看过
  • 劳动者在什么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1、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2、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公司应视同其提供了正常劳动而支付工资。社会活动包括:依法行使选举权或被选举权;当选代表出席乡(镇)、区以上政府、党派、工会、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组织召开的会议等。一、我国法定节假日劳动者有工资吗发工资。法定节假日休息,同时是带薪休假的,用人单位应支付劳动者工资。如果用人单位需要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属于加班,用人单位应支付劳动者百分之三百的工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
    2023-04-02
    498人看过
  • 用人单位裁减人员应当优先留用哪些劳动者
    用人单位裁减人员应当优先留用以下劳动者: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性裁员应当优先留用的人员为了防止任意裁员,《劳动合同法》第41条第2、3款规定,用人单位实施经济性裁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1、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2、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3、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抚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另外,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1款规定裁减人员的,在6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通知》第19条规定,按照《劳动法》第27条的规定,进行经济性裁员的企业在6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从被裁减的人员中录用。因经济性裁员而被用人单位裁减的职工
    2023-08-10
    484人看过
  • 什么情况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赔偿金:(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二)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三)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四)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2023-06-05
    170人看过
  • 什么是岗位津贴
    执行范围
    所谓的津贴——津贴制度是为了补偿职工在特殊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下的额外劳动消耗和生活费额外支出而建立的一种辅助工资形式。津贴的名目很多,从津贴的管理层次区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或地区、部门统一制定的津贴、补贴;另一类是企业自行建立的津贴、补贴。国家统一建立的津贴,一般在企业成本中列支;企业自建的津贴,一般在企业留利的奖励基金或效益工资中开支。按津贴的性质区分,大体可分为三类:岗位性津贴岗位津贴指为了补偿职工在某些特殊劳动条件岗位劳动的额外消耗而建立的津贴。职工在某些劳动条件特殊的岗位劳动,需要支出更多的体力和脑力,因而需要建立津贴,对这种额外的劳动消耗进行补偿。这种类型的津贴具体种类最多,使用的范围最广。例如,高温津贴,是对从事高温繁重劳动的工人建立的临时性补贴。冶金企业中的炼铁、烧结、炼焦、炼钢、轧钢等工种,根据其作业环境的温度、辐射热强度和劳动繁重程度的不同。建立甲、乙、丙不同标
    2023-05-01
    274人看过
  • 劳动合同有岗位津贴吗
    有的,如果劳动合同没有写明工作内容,薪资待遇,工作时长就是不合法的,该合同就是无效的,劳动者而已向当地的仲裁委员会或者法院申请认定该劳动合同无效。现在大部分劳动合同是没有明示工资的具体数额,公司以保密、工资会调整等为借口,不在合同上写明工资,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另外没有工资的合同,等同于无效合同。一、请问签了劳动合同还没满一个月可以走了吗?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和第三十八条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你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向用人单位申请,并由用人单位批准。解除劳动合同是你的决定,你只需要依法通知用人单位,并证明你书面通知到了,那么你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就是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就不会出现由你承担《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的赔偿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所述的情况之一,你不仅无需提前30天,还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要求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侵
    2023-03-08
    248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自其依法成立之时产生,自其依法撤消之时消灭。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 更多>

    #用人单位
    相关咨询
    • 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适当的岗位补偿包括什么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05
      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岗位津贴是指对特殊条件下工作的劳动者的额外劳动消耗和额外生活费用支出的补偿形式。 岗位津贴可以对那些在特别繁重、艰苦、有损健康等条件下从事劳动的劳动者的额外劳动消耗和额外生活费用支出进行补偿,保证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保证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
    •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从事什么岗位和职务有津贴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11
      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岗位津贴是指对特殊条件下工作的劳动者的额外劳动消耗和额外生活费用支出的补偿形式。 岗位津贴可以对那些在特别繁重、艰苦、有损健康等条件下从事劳动的劳动者的额外劳动消耗和额外生活费用支出进行补偿,保证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保证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
    • 单位能适当调整劳动者岗位吗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5-16
      1、劳动合同中对劳动者工作岗位、地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履行;没有约定的,用人单位具有合理事由可以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地点。 2、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工作岗位、地点的调整不具有合理事由,因劳动者拒不履行而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主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应予支持。
    •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给予劳动者的有关补偿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0-07
      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岗位津贴是指对特殊条件下工作的劳动者的额外劳动消耗和额外生活费用支出的补偿形式。 岗位津贴可以对那些在特别繁重、艰苦、有损健康等条件下从事劳动的劳动者的额外劳动消耗和额外生活费用支出进行补偿,保证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保证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
    • 用工单位应当按照什么原则,对被派遗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10
      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三条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和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