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中的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应如何定罪量刑?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6 10:35:09 282 人看过

战时造谣既遂罪量刑如下:

1、基础量刑,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战时造谣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争情况下或者部队接受作战任务进行战斗动员后,故意制造谣言,在部队内散布怯战、厌战思想或者恐怖情绪,因贪生怕死或者其他个人目的而散布军心的行为。

中国刑法战时拒绝征召罪怎么立案

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无正当理由经教育仍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

(二)以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或者采取自伤、自残等方式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

(三)联络、煽动他人共同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三条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09: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犯战时造谣惑众罪的如何处罚
    犯战时造谣惑众罪的,处罚标准为: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一、犯了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既遂怎么量刑处罚?犯了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既遂的量刑处罚: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是指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或者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行为。二、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的量刑标准《刑法》中的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的判罪标准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是指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或者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行为。三、犯过失损坏军事通信罪的如何处罚犯过失损坏军事通信罪的,处
    2023-03-18
    317人看过
  • 如何界定战时造谣惑众罪的犯罪行为
    一、如何界定战时造谣惑众罪的犯罪行为界定战时造谣惑众罪的犯罪行为是:1.客体要件:客体是部队的作战利益;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战时实施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行为;3.主体要件:主体是在战时参与作战或者担负作战任务的军职人员;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一般由故意构成。二、涉及战时造谣惑众罪的处罚标准是什么涉及战时造谣惑众罪的量刑标准是行为人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三条【战时造谣惑众罪】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三、战时造谣惑众罪可以缓刑吗战时造谣惑众罪满足条件的可以缓刑。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
    2023-10-25
    257人看过
  • 战时造谣惑众罪的认定标准
    军人在战时制造谣言,迷惑群众,动摇军心,构成犯罪。但对于战时因对上级命令和指示理解不同而随意发表一些错误言论,或者遇到任务重、伤亡大、未能顺利完成任务而抱怨上级、责怪友邻部队的,不能作为造谣、造谣的行为追究。对于行为人只传播战况不真实的消息,或者传播和渲染他人的谎言,尚未造成动摇军心后果的,不应视为犯罪。该犯战时造谣惑众罪吗?犯战时造谣惑众罪严重。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战时造谣惑众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争的情况下或者在部队接受作战任务进行战斗动员后,由于贪生怕死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故意制造谣言,在部队中散布怯战、厌战思想或恐怖情绪,动摇军心。
    2023-08-08
    310人看过
  • 法律角度下如何判定战时造谣惑众罪
    一、法律角度下如何判定战时造谣惑众罪战时造谣惑众罪的构成要件是如下:1.客体要件:客体是部队的作战利益;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战时实施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行为;3.主体要件:主体是在战时参与作战或者担负作战任务的军职人员;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一般由故意构成。二、战时造谣惑众罪的量刑1.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构成战时造谣惑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战时造谣惑众罪构成的特定时间是战时,如果平时有上述行为的,不构成本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三条【战时造谣惑众罪】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三、战时造谣惑众罪可以缓刑吗战时造谣惑众罪满足条件的可以缓刑。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
    2023-10-15
    260人看过
  • 第四百三十三条【战时造谣惑众罪定义、量刑】
    刑法解释:第四百三十三条【战时造谣惑众罪定义、量刑】第四百三十三条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勾结敌人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判处死刑。【解释】本条是关于战时造谣惑众罪及其处罚的规定。本条共分两款。第一款是关于战时造谣惑众罪及处罚的规定,构成本款规定之罪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实施了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行为。这里规定的“造谣惑众”,是指在战时,行为人捏造事实,制造谎言,并在部队中散布以迷惑他人的行为。这里规定的“动摇军心”,是指行为人通过造谣惑众,造成部队情绪恐慌、士气不振、军心涣散,思想不稳定的行为。散布谣言的方式,可以是在公开场合散布,也可以是在私下向多人传播,可以是口头散布,也可以通过文字、图像、计算机网络或其他途径散布。(二)这种行为必须发生在战时。何时为战时,本法第四
    2023-06-11
    305人看过
  • 缓刑是否适用于战时造谣惑众罪?
    战时造谣惑众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争的情况下,由于贪生怕死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故意制造谣言,在部队中散布怯战、厌战思想或恐怖情绪,动谣军心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战时造谣惑众罪怎么认定1、军职人员在战时情况下,制造谣言,迷惑群众,动摇军心的,才构成犯罪。而对那些在战时因对上级的命令、指示理解不同,而随意发表一些错误言论,或者遇到任务较重、伤亡较大、未顺利完成任务而埋怨上级和责怪友邻部队的,不能当成造谣惑众的行为加以追究。对行为人仅一般的传播战况不真实的消息,或将他人的谎言蜚语加以传播、渲染,尚未造成动摇军心后果的,不应视为犯罪。2、这两种犯罪都有虚构事实并加以扩散的情节,而且其虚构的内容可能很相似。但前者是将编造的谣言在公众中散布,散布的对象包括下级、同级和上级,但不是在履行职责;而后者是将编造
    2023-07-16
    195人看过
  • 战时造谣惑众罪刑事责任应该怎么承担?
    行为人若是构成战时造谣惑众罪的一般情况下会被人民法院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战时造谣惑众罪刑事责任应该怎么承担?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三条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2022-07-03
    53人看过
  • 战时造谣惑众罪客观表现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勾结敌人造谣动摇军心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判处死刑。加重处罚的原因是本罪加重处罚的原因。这里情节严重,指挥官造谣;谣言传播范围广;谣言内容煽动性大;在关键时刻或关键时刻造谣;部队混乱;指挥失控、多人逃亡等严重后果。?特别加重处罚事由勾结敌人造谣是战时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谣、造
    2023-08-08
    94人看过
  • 刑法对于造谣惑众罪的量刑规则
    现行刑法对战时造谣惑众罪量刑的规定是:1、战时造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是指挥官造谣、谣言广泛传播、谣言内容煽动性大、在关键时刻或关键时刻造谣,造成部队混乱等严重后果;3、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是指勾结敌人造谣,造成部队军心涣散,部队怯战,厌战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怎么样判断是否构成战时造谣惑众罪?符合以下要件的构成战时造谣惑众罪:(1)客体要件:客体是部队的作战利益;(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战时实施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行为;(3)主体要件:主体是在战时参与作战或者担负作战任务的军职人员;(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三条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2023-07-04
    257人看过
  • 犯战时造谣惑众罪严重吗
    一、犯战时造谣惑众罪严重吗1、犯战时造谣惑众罪是严重的。行为人在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一般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三条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第四百五十一条本章所称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二、战时造谣惑众罪量刑标准是什么1、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军职人员在战时情况下,制造谣言,迷惑群众,动摇军心的,才构成犯罪。而对那些在战时因对上级的命令、指示理解不同,而随意发表一些错误言论,或者遇到任务较重、伤亡较大、未顺利完成任务而埋怨上级和责怪友邻部队的,不能当成造谣惑众
    2023-06-11
    63人看过
  • 战时造谣惑众罪那么具体判刑标准?
    战时造谣惑众罪的判刑标准是这样的:行为人犯此罪,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战时造谣惑众罪构成的特定时间是战时,平时有上述行为的不构成本罪。一、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最新量刑标准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最新量刑标准: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或者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行为。二、战时掠夺公民财物罪的量刑标准?对于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既遂的,其最新量刑标准为: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战时群众工作秩序。
    2023-06-23
    137人看过
  • 战时造谣惑众罪量刑具体细分成哪些标准?
    战时造谣惑众罪量刑具体细分成以下标准:1、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构成战时造谣惑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战时造谣惑众罪构成的特定时间是战时,如果平时有上述行为的,不构成本罪。战时造谣惑众罪的构成要件1、战时造谣惑众罪的构成要件:(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战时管理制度;(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战时情况下,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行为;(3)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主体是所有参加作战的军人;(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三条,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刑法》第四百三十三条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
    2023-07-30
    225人看过
  • 战时造谣惑众罪的主体与客体?
    战时造谣惑众罪的主体是在战时参与作战或者担负作战任务的军职人员,战时造谣惑众罪的客体是部队的作战利益。战时造谣惑众罪的处罚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一、犯了战时拒绝军事征收罪一般怎么判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罪的量刑标准: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拒绝征用的;煽动多人拒绝征用重要急需要物品的;因其行为始误战机的;造成作战失利的;影响军事任务完成的;造成严重伤亡后果的等。二、拒传假传军令罪既遂的定罪量刑拒传、假传军令罪既遂的定罪:军人在战时明知是与作战有关的命令、指示等而故意拒绝传递或者是军人战时伪造、篡改军事命令并予以传达或发布,对作战造成危害的行为,应当以拒传、假传军令罪定罪。量刑: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
    2023-02-18
    375人看过
  • 战时造谣惑众罪能判多少年?
    战时造谣惑众罪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争的情况下或者在部队接受作战任务进行战斗动员后,由于贪生怕死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故意制造谣言,在部队中散布怯战、厌战思想或恐怖情绪,动谣军心的行为。一、战时自伤罪法院会判多久?战时自伤罪法院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属于情节严重的,法院会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自伤罪侵犯的客体是部队的作战利益和军人战时履行军事义务的秩序。战时自伤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争情况下或者在部队接受作战任务进行战斗动员后,由于畏惧战斗,贪生怕死,用自伤身体的手段逃避军事义务的行为。二、区别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的四要件是什么?(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我国宪法规定,依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根据兵役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不分民族下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服兵役的
    2023-03-15
    183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在战争中造谣惑众罪既遂的量刑是怎么规定的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9-21
      现行刑法对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量刑的规定具体如下: 1、战时造谣惑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情节严重,是指指挥人员造谣惑众的;谣言散布范围广泛的;谣言内容煽动性大的;在紧要关头或者危急时刻造谣惑众的;引起部队混乱;指挥失控、多人逃亡等严重后果的等。 情节特别严重,是指勾结敌人造谣惑众,造成部队军心涣
    • 人民法院如何量刑战时造谣惑众
      广东在线咨询 2021-12-21
      构成战时谣言犯罪法院的量刑: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谣言犯罪是指军事人员故意制造谣言接受战斗动员任务后,故意制造谣言,在军队中传播怯懦、无聊或恐怖的行为。
    • 构成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法院会如何量刑,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8-18
      一般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情节严重的将处以三至十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且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的,最高将处以无期徒刑的处罚。这是一种性质恶劣的违法犯罪的行为,国家严厉打击。
    • 刑法中战时造谣惑众罪是以什么标准量刑的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9-05
      1、战时造谣惑众罪的量刑标准,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三条 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 2022年法院对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如何裁判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14
      1、法院对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的裁判:法院对构成本罪既遂的犯罪分子,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2、法律依据《刑法》 第四百三十三条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第四百五十一条本章所称战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