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超生二胎上户口新政策及二胎上户口手续,随着宁波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有了很大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二胎。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宁波市超生二胎上户口新政策及二胎上户口手续!
宁波市超生二胎上户口新政策及二胎上户口手续:将宁波市“双方或一方为宁波户籍且有一方为独生子女、双方合计已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增列为计划生育特殊情况审批范围。
一、可以申请宁波市单独二胎的公民
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可以申请生育第二胎:
(1)双方或一方为宁波户籍;
(2)一方为独生子女;
(3)双方合计已生育一个子女。
二、可以被认定为“独生子女”的公民
具备下列三个条件之一的,就可以被认定为“独生子女”:
(1)本人为父母生养的唯一子女。即:无同父同母、无同母异父、无同父异母、无收养的兄弟姐妹。
(2)本人为父母依法收养的唯一子女。即:被养父母依法收养,且为养父母的唯一子女。
(3)父母依法生育(依法收养)过两个及以上子女,其他子女均已死亡并未生育,本人为父母现存的唯一子女。即:本人为父母现存的唯一子女,且其他已死亡的兄弟姐妹未生育后代。
三、申请生育第二胎的部门
符合申请条件的夫妻可以到下列计生工作机构提出再生育申请。
(1)夫妻双方中只有一方是宁波户籍的,向宁波户籍地所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生办申请再生育。
(2)夫妻双方都是宁波户籍的。其中,①双方都是农业户口的,向男方户籍地所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生办申请再生育;②其他户口性质的,向女方户籍地所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生办申请再生育。
四、办理宁波市单独二胎申请需提供的材料
(1)居民身份证、结婚证、户口簿(户籍证明)复印件与原件;
(2)夫妻双方近期二寸合照;
(3)独生子女一方,提供其父母生育管理地或户籍所在地出具的可以认定其为独生子女的证明;
(4)夫妻双方婚育情况证明;
(5)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具体材料要求,请事先拨打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生办政策咨询电话。
-
上海市生育二胎政策(2023年)
400人看过
-
2022江西省超生二胎上户口新政策及二胎上户口手续有哪些
171人看过
-
宁波迁户口政策2023年有哪些
229人看过
-
宁波农转非户口最新政策
74人看过
-
宁波户口迁入政策
415人看过
-
2022年宁波外来人口落户政策宁波买房落户政策有哪些
380人看过
二胎是中国实行的一种和计划生育政策相对立的生育政策。只要符合生育二胎政策,随时可以办理二胎准生证,随时可以生育二胎,没有一胎二胎间隔时间规定,没有育龄妇女年龄限制,没有要办理好准生证才能怀孕的规定。... 更多>
-
二胎户口上社保新政策二胎有哪些新政策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10由于各地的户籍登记制度有所不同,因此,超过一个月以上的婴儿的户口登记,除需要身份证、户口本、出生医学证明外,还需要什么证明,应该及时向户籍登记机关咨询。
-
超生二胎迁户口新政策有什么?二胎政策的开放有影响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3-04-07迁户不受制于计生,但迁入地可能会会要求出具一个计生的证明,证明这个孩子的属性,公民在办理有关户口迁移手续时,可以查询当地户口登记机关提供的有关信息。 迁移户口一般步骤: 1、现在迁移户口都比较慎重,而且资格很小,除非特殊人群外。 2、获取了迁移户口的迁移证,需要到现在的新户口的所在地办理迁入证明。 3、然后到原户口所在地的户籍地方办理迁出证明。 4、到办理第2代身份证的相馆照相,拿上回执单号,一般
-
大龄二胎新政策具体哪些城市户口生二胎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19城市户口生二胎新政策是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符合下列条件的,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以按计划安排。下面法律为您详细介绍。 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可以按计划安排: (一)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 (二)经市(地)级以上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确诊第一个子女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三)曾患不育症,依法收养了一个子女后又怀孕
-
到了民政局了,浙江超生二胎上户口新政策规定如何上户口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07第一、先要在医院把宝宝的出生证明办了,现在都是机打的了,一定看清楚相关的证件号是否都正确省的到了户政中心因为号码不对,产生其他的麻烦。 第二、宝宝的户口可以随爸爸一方或者妈妈一方,去给宝宝上户口的时候一定要带齐父母的身份证、户口本、准生证、还有宝宝的出生证明。 第三、带齐这些东西就可以去户政部门给宝宝上户口了,现在新生儿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号了,还有就是独生子女光荣证也一起办了。 公安派出所【申办手续
-
天津二胎超生二胎落户政策香港在线咨询 2022-02-05要缴纳社会抚养费才能给上户口,《天津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违反规定生育第二个子女(即二胎)的,城镇居民按照所在区、县(自治县、市)城镇居民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二至六倍征收社会抚养费;实际收入超过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按其实际收入的二至六倍征收社会抚养费。(二)农村居民按照当地乡镇农村居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二至六倍征收社会抚养费。以后孩子会享受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