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的被执行人可以是相对人,也可以是行政机关。
相关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有关内容的规定
第四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第四十四条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一)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二)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第四十五条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
第四十七条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
审判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应当申请回避。
-
被告是谁:行政复议案件
197人看过
-
复议过的行政案件被告是谁
371人看过
-
仲裁的执行人和被执行人是谁
361人看过
-
两个人被执行先执行谁的
312人看过
-
谁可以进行行政强制执行案件听证
219人看过
-
非诉行政案件执行的申请人一般都包括了谁
309人看过
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概念为行政主体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相应职权,针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就特定的事项,作出有关该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单方法律行为。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1、行为的主体必须是拥有行政职权或有一定行政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或者... 更多>
-
-
行政执行是谁的行为广西在线咨询 2022-09-08所谓执行的主体,是指行政执行案件中涉及到的享有诉讼上的权利、承担诉讼上的义务的主体。在由行政机关执行的时候,就是程序上的权利与义务的承担者。它包括执行组织、执行当事人、执行参与人和人。
-
行政案件双方签合同的被告是谁宁夏在线咨询 2023-07-16分公司签的合同总公司或者是总公司和分公司作为被告,因为分公司和总公司之间存在着附属关系,所以不论是在进行相关的诉讼活动,还是其他责任承担的时候都是总公司和分公司一起承担,如果要将两者作为共同被告,也是法律允许的。
-
行政复议案件行政复议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谁是被告安徽在线咨询 2022-06-21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
-
同一被执行人有多个执行案件海南在线咨询 2021-12-28在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发现在同一法院的同一被执行人有多个执行案件,均因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这一原因而终结执行。终结结案后,其中一个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并申请法院恢复执行的,法院应当对各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公平保护,平均分配执行财产,并对首先申请恢复执行的申请执行人以适当比例超额分配执行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