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郴州网络诈骗怎么判刑?
1、郴州网络诈骗数额较大构成诈骗罪,量刑标准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诈骗罪不成立可能会受到的处罚: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二、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是什么?
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包括直接目的不同、行为手段不同、侵犯客体不同等。
1、直接目的不同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直接目的是获取非法利益,不是占有所吸收的存款;而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集资款为直接目的。
2、行为手段不同
集资诈骗罪采取欺诈的手段,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不以诈骗为手段。
3、侵犯客体不同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金融的管理秩序,而集资诈骗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出资人的财产所有权和国家对金融活动的管理秩序。
三、借款式诈骗如何认定的?
1、认定借款式诈骗的方式包括判断借款人在借钱时是否就具有不归还的意图等。
诈骗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行为人在借钱时就具有不归还的意图。诈骗罪以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主观构成要件的,因此,诈骗人“借钱”只是其虚构的幌子,主观上根本没有归还的意图。而正常的借贷人在借款时却具有归还的意思,往往只是因为客观原因造成债务不能及时归还。
2、可以判断在借款时是否虚构了事实或者是隐瞒相关的真相
诈骗人在借款时都会采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手段,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如虚构借款用于某种投资或营利性的活动,又如虚构自己的财务状况,使被害人误信其有归还的能力。而正常借贷中,借款人往往会如实的告知其借款用途,很少采用欺骗的方法。
3、判断借款的用途
诈骗人在骗得财物后不会考虑归还财物,因此在财物的使用上毫无顾虑和节制,直接造成财物的灭失,如将借款用于赌博、吸毒或个人挥霍;而民间借贷中,借款人本身具有归还借款的能力,或者将借款用于可产生合法收益的途径,以保障归还借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什么是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案怎么判刑
52人看过
-
网络诈骗多少判刑,网络诈骗怎么处罚
233人看过
-
在郴州电信诈骗判刑多久
147人看过
-
怎么判网络诈骗罪量刑
403人看过
-
网络诈骗5000判什么刑
396人看过
-
网络诈骗七千怎么判,网络诈骗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332人看过
-
团伙诈骗怎么判刑网络诈骗罪怎么量刑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6-26《刑法》中没有网络诈骗这个罪名,网络诈骗不过是诈骗手段的一种。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
网络信息诈骗如何判,网络诈骗如何定刑,网络信息诈骗江苏在线咨询 2023-07-28网络诈骗也属于诈骗的一种,依照《刑法》关于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处罚,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广州网络诈骗的判刑标准是什么山东在线咨询 2022-05-20网络诈骗量刑根据地区级别的不同,立案标准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经济发达的地区数额要求相对较高。另外,量刑标准还根据行为的其他情节,如诈骗造成严重后果,规定了更为详细的量刑方案。对于这方面如果还有疑问,请您咨询的律师们,他们会给您更为详细的答案。
-
-
网络诈骗会被判刑吗网络诈骗员会被怎么定罪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8-25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