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概念及条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20 17:41:17 469 人看过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应该符合以下条件:

1、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

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

3、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

4、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

5、正当防卫必须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目的。

《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一、正当防卫的情形有哪些

(一)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所谓不法侵害行为,是指人所实施的对国家、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的侵袭和损害行为,包括违法和犯罪行为。对下列几种行为,均不能或不宜进行:

(1)对合法行为不能进行正当防卫,合法行为包括依照法令的行为、命令的行为、正当业务行为等;

(2)对正当防卫行为不能实行反防卫;

(3)对紧急避险行为不能实行正当防卫;

(4)对意外事件不能实行正当防卫;

(5)对防卫过当、紧急避险过当不宜进行正当防卫;

(6)对和不作为犯罪不能进行正当防卫。

因为上述各种行为,有的是正当合法行为,有的是缺乏侵害紧迫性的行为。如果事实上不存在不法侵害,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对臆想中的侵害者进行防卫,则属于假想防卫。对此种情形的处理,视行为人主观上有无过失而不同:如果主观上有过失,并造成法律规定的损害后果,依过失犯罪论处;如果没有过失,则应当按照意外事件处理,不予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二)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正在进行正当防卫只能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实行,这是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所谓正在进行,是指不法侵害已经开始,尚未结束。

(三)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行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是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这是由正当防卫的目的和不法侵害人自身行为的非法性所决定了的。对不法侵害人以外的第三者实行“防卫”的,达不到有效制止不法侵害的目的,也不具有正当性,不是正当防卫。对于这种情况,如果符合刑法规定的某种犯罪的构成要件的,应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四)必须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是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的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非出于这种目的的,不能成立正当防卫。

(五)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使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是区分防卫的合法与非法、正当与过当的标志。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是指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是区别防卫的合法与非法、正当与过当的一个标志。根据我国刑法第20条第2款的规定,防卫行为只要为制止不法侵害行为所必需,并且根据不法侵害发生的环境、防卫人与不法侵害人的力量对比等客观因素判断,防卫行为的性质、手段、强度及造成的损害没有明显超过不法侵害的性质、手段、强度及可能造成的损害,或者虽然防卫行为的性质、手段、强度及造成的损害明显超过不法侵害,但实际造成的损害并不算重大的,均属正当防卫的范围,而不能认为防卫过当。

二、防卫过当的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第20条第2款的规定,防卫过当是应当负刑事责任的,防卫过当的前提是进行正当防卫,但防卫过当又不同于正当防卫.

第一,在客观上具有防卫过当的行为,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的损害。

第二,在主观上对其过当结果具有罪过,这是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的根据。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主要是解决防卫过当的定罪和量刑问题,能不能定罪,就是通过是否具备了防卫过当犯罪构成的条件,因为它是刑事责任的唯一根据。根据犯罪构成的一般原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7: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正当防卫相关文章
  • 对正当防卫的概念和适用特征
    刑法中正当防卫的特征是:1、正当防卫是主观的防卫意图和客观上的防卫行为的统一;2、正当防卫是社会政治评价和法律评价的统一;3、正当防卫是社会政治评价和法律评价的统一。一、如果有人入室行凶把对方打死了会有什么后果根据刑事责任主客观统一原则,你所述案情不应被认定为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主观上应该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而不是为了杀死侵害人。客观上应该是实施必要的制止侵害的行为,并且不能超出必要的限度。你所述的行为人主观上有杀人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杀人的行为,应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二、不属于防卫过当的情形1、打架斗殴中,任何一方对他人实施的暴力侵害行为。两人及多人打架斗殴,一方先动手,后动手的一方实施的所谓反击他人侵害行为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2、对假想中的不法侵害实施的所谓正当防
    2023-06-21
    258人看过
  • 成立正当防卫的条件成立正当防卫的条件
    (一)起因条件。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指存在着具有社会危害和侵害紧迫性的不法侵害行为。1、必须有不法侵害存在。2、不法侵害并非仅限于犯罪行为。不法侵害的范围。就该包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3、不法侵害必须是现实存在的。至于不法侵害的程度,通常限于具有暴力性、破坏性、紧迫性的不法侵害行为。4、不法侵害通常应是人所实施的。事实上不存在不法侵害,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对臆想中的侵害进行防卫,属于假想防卫。对于假想防卫,应视行为主观上有无过失而予以不同的处理。(二)时间条件。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指正当防卫只能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之时实行,不能实行事前防卫和事后防卫。(三)对象条件。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是指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不能及于第三者,至于不法侵害者是否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并不影响正当防卫的成立。对于未成年人以及精神病人实施的不法侵害,只要具有紧迫性,
    2023-02-18
    101人看过
  • 正当防卫的防卫对象条件
    正当防卫的条件有: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非法侵害而实施的。这种非法侵权可能是针对国家、集体或自然人;可能是针对自己,也可能是针对他人;可能是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或者其他权利,只要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非法侵害而实施的,就符合本要求;2、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所谓非法侵权,是指法律明确禁止侵犯某种权利或利益,包括犯罪和非法侵权;3、必须是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正当防卫的目的是制止非法侵权,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因此,非法侵权必须正在进行,而不是尚未开始实施,或者实施者已经自动停止。否则,防卫不及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4、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也就是说,正当防卫行为不能损害未实施非法侵权行为的第三方。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正当防卫是有利于社会的合法行为,应当受到一定限度的限制,即正当防卫应当足以制止非法侵权。正当防卫的条件顺序:1起因
    2023-07-03
    473人看过
  • 防卫过当概念、特征及罪过形式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的损害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防卫过当具有以下特征:1、防卫过当的犯罪客体只能是其所构成的具体犯罪的客体。对于防卫过当,应当依据其罪过形式和客观行为的性质,按照我国刑法分则的有关条文定罪量刑。2、防卫过当在客观上表现为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但其具有防卫前提且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3、防卫过当构成犯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必然有罪过。这种罪过表现为行为人对自己的防卫行为是否会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主观心理态度。关于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防卫人明知自己的防卫行为会明显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损害,为了达到正当防卫目的而放任这种重大损害发生的,是间接故意的防卫过当。(2)防卫人知道自己的防卫行为可能明显超过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但轻信这种重大损害不会发生,是过于自信过失的防卫过当。(3)
    2023-08-11
    261人看过
  • 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的概念区别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在于,一、危险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是来源于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是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二、紧急避险必须是出于迫不得已,而正当防卫并无此要求。三、对主体的要求不同。紧急避险要求主体不能有特定的身份,例如警察、军人或消防队员等。而正当防卫就没有这样的要求。任何人均有正当防卫的权利。四、避险保护的是合法利益,损害的也是合法的利益,两害相全取其轻,必选所保护的利益必须要大于避险行为所损害的第三者的利益。五、实施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实施,而紧急避险是向第三者实施。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相同点和区别正当防卫是指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同属排除犯罪性的行为,法律规定,行为人对此不负
    2023-07-31
    86人看过
  • 怎么区分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正当防卫的行使条件
    一、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区别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1、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行为。正当防卫中所指的不法侵害主要是指那些社会危害性大,侵害程度激烈,具有积极进攻性的侵害行为。2、正当防卫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不法侵害人”是指在犯罪行为中,犯罪的主体。3、正当防卫行为必须是实际发生而且正在进行的违法侵害行为4、正当防卫的必须是为了保护公私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防卫过当是一种犯罪行为,它的本质应当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防卫过当行为的构成要件:1、防卫过当的客体,须是对防卫人实施不法侵害的行为人。它是不法侵害人的人身权利,既不法侵害人依法受法律保护的生命权和健康权。2、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须的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3、防卫过当的主体应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4、防卫过当防卫人在主观上有罪过。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既可能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也可能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2023-06-04
    438人看过
  • 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正当防卫会判刑吗
    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包括为了国家、本人、公共利益等避免不法侵害而实施的,必须有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发生,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不能超过必要限度,正当防卫不会判刑。一、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避免不法侵害而实施的。2.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3.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4.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5.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二、正当防卫会判刑吗正当防卫不会判刑,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
    2022-06-21
    334人看过
  • 2022民法典明确了正当防卫的概念吗?
    20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规,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行为。因此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失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负刑事责任,不过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另外还有无限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的防卫行为。无限正当防卫中,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便不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本身充满了争议,所以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独立的罪名。在对防卫过当行为量刑时,要从事件的起因、性质、超过限度的程度、造成危害的轻重、罪过形式、当时的处境等考虑。新民法典正当防卫标准民法典的正当防卫不同于刑法,正当防卫是指为使自己或他人免于遭受现时的不法侵害而有必要进行的防卫。其构成要件如下:1.正当防卫须以一个现时的、对某个法律所保护利益(如所有权、健康权、自由)的不法侵害
    2023-07-19
    181人看过
  • 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及其应用
    正当防卫是指,行为人对于他人的不法侵害,采取一定的行动而防止自己受到伤害的行为。要构成正当防卫,应该具有以下条件:1、存在着来自他人的不法侵害;2、不法侵害是正在进行的;3、当事人是为了保护自己而采取的防卫措施;4、当事人的防卫手段只针对于侵害人本人。值得注意的是,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限度,否则可能构成防卫过当。哪些情形不属于正当防卫的特殊情形?以下几种行为由于不具有防卫意识,不属于正当防卫:不属于正当防卫的特殊情形1、防卫挑拨。所谓防卫挑拨,是指为了侵害对方,故意挑起对方对自己进行侵害,然后以正当防卫为借口,给对方造成侵害的行为。在防卫挑拨的情况下,行为人在主观上是出于蓄意侵害他人的故意,缺乏正当防卫的意图,因而不能认为是正当防卫,属于一种特殊形式的故意犯罪。应当指出的是,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仅是挑逗他人,并没有借口正当防卫对他人实施不法侵害的意图,或者由于行为人的无意行为引起了他人的侵害
    2023-07-01
    54人看过
  • 论正当防卫限度条件及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形式
    摘要:新刑法对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做了实质性的修改,它比旧刑法中的要求更宽。在实践中,防卫行为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当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认定。根据旧刑法对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规定,过失和间接故意都可以是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形式,而新刑法所规定的防卫过当在主观方面只能是间接故意。关键词:正当防卫限度防卫过当主观方面新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作了重大修改,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修改。防卫行为包括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两种情况,其中前者指符合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防卫行为,后者指不符合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防卫行为。正确认定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对于处理好正当防卫案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认定旧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据此,我国刑法理论认为,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是指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
    2023-05-31
    494人看过
  • 认定正当防卫需要什么条件,认定正当防卫的条
    一是防卫人实施防卫的目的须是为了保护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或社会利益。反之非法目的不构成正当防卫。二是对方的侵害必须是非法的。三是不法侵害须是正在进行,对已经发生的侵害实施防卫属于报复行为。四是防卫行为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五是进行正当防卫必须自合理的限度范围内,不得超出必要限度明显造成重大的伤害。正当防卫符合的条件?1.起因条件。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指存在着具有社会危害和侵害紧迫性的不法侵害行为。(1)必须有不法侵害存在。(2)不法侵害并非仅限于犯罪行为。不法侵害的范围。就该包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3)不法侵害必须是现实存在的。至于不法侵害的程度,通常限于具有暴力性、破坏性、紧迫性的不法侵害行为。(4)不法侵害通常应是人所实施的。2.时间条件。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指正当防卫只能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之时实行,不能实行事前防卫和事后防卫。3.对象条件。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是指正当
    2023-07-27
    258人看过
  • 防卫过当的概念及其相关法律规定
    防卫过当的概念: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其基本特征是:(1)在客观上实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行为,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的损害。(2)在主观上对过当行为及其结果具有罪过。至于罪过的形式,只能是间接故意或者过失。防卫过当的特征1、防卫过当的犯罪客体只能是其所构成的具体犯罪的客体。对于防卫过当,应当依据其罪过形式和客观行为的性质,按照我国刑法分则的有关条文定罪量刑。2、防卫过当在客观上表现为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但其具有防卫前提且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3、防卫过当构成犯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必然有罪过。这种罪过表现为行为人对自己的防卫行为是否会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主观心理态度。关于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防卫人明知自己的防卫行为会明显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损害,为了达到正当防卫目的而放任这种重
    2023-07-08
    411人看过
  • 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以及构成要件?
    一、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有: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2.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对某种权利或利益的侵害为法律所明文禁止,既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其违法的侵害行为。3.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目的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避免危害结果发生。4.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不能对没有实施不法侵害行为的第三者(包括不法侵害者的家属)造成损害。5.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正当防卫是有益于社会的合法行为,应受一定限度的制约,即正当防卫应以足以制止不法侵害为限。二、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有:1.起因条件不法侵害现实存在。正当防卫的起因必须是具有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才能对合法权益造成威胁性和紧迫性。3.主观条件具有防卫意识。正当防卫要求防卫人具有防
    2023-06-19
    69人看过
  • 正当防卫应该具备的准确概念是什么?
    正当防卫的概念: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一、判决不负刑事责任的情形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二、不法侵害人是否有权防卫的说法不法侵害人一般而言是有权进行防卫的。法律规定正当防卫的主体并不仅限于合法主体,对于部分侵害行为的实施者也享有一定的自卫权。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
    2023-06-28
    33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更多>

    #正当防卫
    相关咨询
    •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概念、特征及构成要件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21
      一、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它应该符合四个条件: 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 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 三.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 四.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 二、防卫过当是指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的损害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防卫过当具有以下特征: 1.防卫
    • 正当防卫的概念?正当防卫的组成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4-12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的人、采取的一种、造成一定损害的方法。它应该符合四个条件:一.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二.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三.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四.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正当防卫(又称自我防卫,简称自卫),是大陆法系刑法上的一种概念。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
    • 正当防卫过当,怎么概念?
      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22
      防卫过当是指行为人实施正当防卫时,超过正当防卫所需的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行为。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正在犯罪、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非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承担刑事责任。
    • 正当防卫的概念、构成要件、构成要件及特征?对正当防卫有哪些意义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05
      根据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正当防卫是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必须符合四个条件:一是必须不法的侵害行为;二是必须对正在进行的侵害行为;三是防卫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四是防卫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实行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不受侵害。规定正当防卫的意义在于鼓励
    • 正当防卫是什么准确概念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2-08
      正当防卫的概念: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