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变得更为频繁,在现实生活中,夫妻之间会因为一些矛盾而离婚,在离婚的时候如果有小孩但是并没有涉及到其抚养费则后面需要进行追索,追索应当分情况进行,那么离婚后追索抚养费应当如何进行?我们来了解下相关内容。
一、抚养费
抚养费是父母或其他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义务的人,为未成年人承担的生活、教育等费用。我国法律上的抚养费,是指当这些人不能充分履行或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支付给未成年人的费用。
二、离婚后如何追索子女抚养费
1、协议离婚
(1)协议离婚,协议中载明不用付费。若夫妻双方是协议离婚,协议中载明不用付费的,抚养孩子的一方无权要求,当生活条件发生变化,自己不能负担孩子的教育生活医疗费用时,可以再跟另一方商议解决,也可以以孩子代理人的身份直接向对方户口所在区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给付孩子的生活教育抚养费,等待法院调解或判决。
(2)协议离婚中载明付费。协议离婚中载明付费的,若对方不支付,可以以协议为证据向法院起诉要求按协议支付对方拒不执行已经生效的调解书或判决书,依旧不支付孩子抚养费用的,提供对方财产(动产及不动产)可以到法院执行局申请强制执行。抚养费用较其他经济纠纷更容易被受理强制,法院会根据情况会对进行财产查封,严重的可进行司法拘留。
2、诉讼离婚
按照拒不执行法院判决处理。
以上是关于“离婚后子女抚养费如何分担,离婚后如何追索子女抚养费”的介绍,相信我们对子女抚养费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很多时候子女没有能力来争取自己的抚养费,这时候子女的监护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就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维护子女的合法权益。如果确实因抚养费产生纠纷,最好求助于专业律师,通过其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最大限度地为孩子争取抚养费。
-
如何进行两方协议离婚后追索抚养费
176人看过
-
如何进行抚养费的追讨
139人看过
-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追索方法
175人看过
-
赡养费应该如何追索
227人看过
-
离婚后,另一方不付抚养费,应该如何追讨
196人看过
-
离婚后抚养费纠纷:如何依法维权追回抚养费?
200人看过
孩子抚养费的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 更多>
-
如何追索离婚时的抚养费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27一种观点认为是子女,其理由是子女为被抚养人,抚养费是其所需,为其所用的,他不是权利人谁是权利人呢,而父母对子女均有抚养的义务,故均是义务人,而非权利人。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子女仅仅是权利的基础和标的,是权利所指的义务对象而已,而非权利人本身。父母均为义务人,但权利义务是一致的,并且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权利可以因多尽了义务而派生,即权利来自于多尽之义务。故一般情况下权利人应为多尽义务之父或母,而非子女
-
典当行应当如何追索利息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4-12根据典当行业管理办法规定,典当行业没有那么高的利息。第三十七条典当当金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银行机构6个月期法定贷款利率及典当期限折算后执行,典当当金利息不得预扣。第三十八条典当综合费用包括各种服务及管理费用。动产质押典当的月综合费率不得超过当金的42‰;房地产抵押典当的月综合费率不得超过当金的27‰;财产权利质押典当的月综合费率不得超过当金的24‰;当期不足5日的,按5日收取有关费用。
-
如果离婚后女方索要儿媳妇的抚养费,应当如何办理?江西在线咨询 2022-05-10可以索要抚养费,对方不给的可以起诉打官司。抚养费支付份额在《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中有规定。 规定如下: 7、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
-
如何追讨抚养费离婚后抚养费如何实际收云南在线咨询 2023-07-07如果协议离婚,离婚后对于孩子的抚养费的按照离婚协议中的约定支付,如果是诉讼离婚,离婚后由不抚养孩子的一方支付孩子的抚养费,一般情况下,抚养费为其月工资的20-30,如果两个孩子都由另一方抚养,不抚养孩子的一方支付抚养费的数额要适当的提高,但是最高也不得超过其月工资的50当然任何一方都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要求变更抚养费数额,包括增加抚养费和减少抚养费的数额,抚养费的支付一般情况下月付,有条件的可以一次
-
离婚后追索子女抚养费有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19离婚后,子女抚养费起诉程序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同一诉讼的几名被告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内的,各人民法院均有管辖权。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并根据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