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未遂是指被教唆者虽然接受了教唆者的教唆,但没有实施任何犯罪行为。这种情况包括被教唆者拒绝教唆者的教唆、当时表示愿意实施教唆的所教唆的罪但实际上却实施了其他犯罪。教唆未遂是犯罪行为的一种,如果被教唆者实施了犯罪行为,则需要根据所实施的具体犯罪行为来判断其罪责。
关于教唆未遂的教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被教唆者拒绝教唆者的教唆、被教唆者虽然当时介绍了教唆者的教唆,但实际上并没有进行任何犯罪活动、被教唆者当时表示愿意实施教唆的所教唆的罪,但实际上却实施了其他犯罪。
教 唆 犯 的 既 遂 与 未 遂 判 断
教唆犯的既遂与未遂判断是刑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既遂与未遂的区分对于正确量刑以及定罪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而对于被教唆的人,如果实行了犯罪行为,就属于实行犯,被教唆的人是间接实行犯,实行犯与间接实行犯之间不存在共同犯罪关系。
在教唆犯的既遂与未遂判断中,关键是要分别判断实行犯与教唆犯的故意。如果实行犯与教唆犯的故意相同,则属于共同犯罪,实行犯与间接实行犯之间存在共同犯罪关系。此时,教唆犯的既遂与未遂应按照共同犯罪处理。
如果实行犯与教唆犯的故意不同,则不属于共同犯罪,实行犯与间接实行犯之间不存在共同犯罪关系。此时,应分别判断实行犯与间接实行犯的故意,教唆犯的既遂与未遂应按照单独实行犯的既遂与未遂来判断。
综上所述,教唆犯的既遂与未遂判断需要结合犯罪构成及实行犯与间接实行犯的故意来进行。在司法审判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保公正量刑。
教唆未遂的教唆问题涉及到刑法中的既遂与未遂判断。关键在于分别判断实行犯与教唆犯的故意。如果实行犯与教唆犯的故意相同,则属于共同犯罪,实行犯与间接实行犯之间存在共同犯罪关系。反之,则分别判断实行犯与间接实行犯的故意,教唆犯的既遂与未遂应按照单独实行犯的既遂与未遂来判断。在司法审判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保公正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既遂与未遂的界限
470人看过
-
教唆未遂、未遂教唆、犯罪未遂规定
388人看过
-
教唆犯未遂范围的界定
191人看过
-
未遂的教唆犯和教唆犯未遂的区别
60人看过
-
教唆未遂与犯罪未遂的区别
214人看过
-
教唆犯罪构成既遂未遂吗
103人看过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更多>
-
教唆犯罪未遂的与教唆未遂有哪些区别,教唆未遂是犯罪未遂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30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话,一般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公安也不会立案,只有教育被教唆的人以后小心点了,出事的话被教唆也要接受处罚,只是会在量刑时考虑从轻或者减轻而已。
-
教唆犯罪未遂的与教唆未遂有什么区别,教唆未遂是犯罪未遂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28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话,一般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公安也不会立案,只有教育被教唆的人以后小心点了,出事的话被教唆也要接受处罚,只是会在量刑时考虑从轻或者减轻而已。
-
教唆犯罪有既遂未遂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2-06-24有可能会构成未遂。 根据刑法分则各种犯罪构成的具体规定和刑法的一般理论,犯罪的既遂有以下几种形式: 1、行为犯。也称举止犯,是指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即已构成既遂的犯罪。 2、结果犯。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发生了法定的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 3、举动犯。也称为即时犯,是指按照法律规定,行为人一着手犯罪实行行为即告完成和完全符合构成要件,从而构成犯罪既遂的犯罪。 4、危险犯
-
教唆未遂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北京在线咨询 2023-03-121、二者所属范畴和性质根本不同 未遂教唆是共同犯罪的范畴,因此,未遂教唆中的教唆犯与被教唆者之间形成了共犯关系,未遂教唆本身则是此共犯关系中的一种未完成形态,除此之外,还存在预备教唆、中止教唆两种未完成形态; 而教唆未遂,只是一种单独的犯罪,它虽然也包含不同的未完成形态,但这里仅指这一单独犯罪本身。因此,不应将共犯中的一种形态与另一种单独犯罪混为一谈。 2、二者的构成特征不尽相同 二者虽然都要求教
-
盗窃既遂与未遂的界限甘肃在线咨询 2020-12-04关于盗窃罪的既遂标准,理论上有接触说、转移说、隐匿说、失控说、控制说、失控加控制说。我们主张失控加控制说,即盗窃行为已经使被害人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时,或者行为人已经控制了所盗财物时,都是既遂。被害人的失控与行为人的控制通常是统一的,被害人的失控意味着行为人的控制。但二者也存在不统一的情况,即被害人失去了控制,但行为人并没有控制财物,对此也应认定为盗窃既遂,因为本法以保护合法权益为目的,既遂与未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