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行政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一般原则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3 11:01:19 215 人看过

从西方各国行政诉讼发展来看,其共同发展趋势是由偏重开庭审理活动转为审前准备和审判活动并重。我国在行政诉讼审前准备程序阶段采取的纯粹是一种职权主义模式,它是法官的一种职务行为过程,完全没有当事人作为主体以及作为诉讼主体进行相应诉讼行为的内容。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吸收和借鉴国外有益的做法和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及司法实践,建立起行政诉讼庭前准备程序。

设立行政诉讼庭前准备程序一般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审判公正原则。庭前准备程序应根据实际情况,避免法官先入为主观念的产生,排除预断和先定后审,保障程序的正当性;通过合理配置法官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行使;通过贯彻公开原则,把程序向当事人和社会公开,以确保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实现。

2.共同参与原则。庭前准备程序应当在双方当事人的积极参与下共同完成,即由法官主持,在一定规则指导下,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将该证据材料作为本案证据在开庭审理时出示,以及是否符合开庭审理的条件进行开庭审判。

3.促进效率原则。通过审前准备程序,由当事人自行收集、提交、交换诉讼证据,确定诉讼争点,尽量减轻法院在审前准备中不合理的负担,这不仅可以提高诉讼效率,还可大大减少司法机关的诉讼成本。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30日 16: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行政诉讼审前程序构建的探索
    行政诉讼审前程序是行政诉讼审判程序的准备程序,我国行政诉讼法到目前尚没有关于单独设置审前程序的明确提法,但随着“正当程序”原则对我国诉讼程序立法影响的不断加深以及“公正与效率”原则对行政诉讼审判实践的迫切要求,关于审前程序的设置已成为行政诉讼庭审方式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所谓行政诉讼审前程序主要是指在案件开庭前包括立案审查,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举证通知书、起诉状、开庭传票以及庭前举证指导和证据交换等程序的总和。这些审前程序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案件审理的总体效率和效果。我们目前所实行的立审分离制度虽然在客观上起到了分工明确,防止乱收案和办黑案等积极作用,但长期审判实践表明,这种分工正在成为影响行政案件审判效率和审理效果的主要障碍,这主要因为行政案件无论在案件主体还是争议焦点以至审理程序上都与民事和刑事诉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行政案件的立案审查与庭前准备也不应套用民事和刑事诉讼的做法,
    2023-06-13
    116人看过
  • 如何确立诉讼主体的一般原则
    诉讼主体,又称案件的当事人,是指因民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纠纷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论活动,并受法院裁判约束的利害关系人。在审判实践中,实际存在两种性质的当事人:一种是程序法上的当事人;另一种是实体法上的当事人。程序法上的当事人,是指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的原告和被告。因为这时的当事人是否在事实上真的存在利害关系还是个未知数,真正的利害关系只有在法院开庭审理之后才能确定,因此称为程序法上的诉讼主体。实体法上的当事人,是指经过案件的审理法院依法确定的案件当事人,这些人与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因此称为实体法上的诉讼主体。如何确定工程欠款诉讼主体(欠款诉讼主体)1、建设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仍属于合同纠纷,诉讼主体根据合同相对性的原则,应该是由签订合同的向对方作为诉讼的被告。2、如果是因建设工程质量发生争议的,发包人可以以总承包人、分包人和实际施工人为共同被告提起诉讼。3、如果是实际施工人以转包人、违法分包人
    2023-08-06
    401人看过
  • 全面审查原则是刑事诉讼中第二审程序的一个重要原则。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这就是我国第二审人民法院全面审理的法定原则。我国第二审人民法院对案件全面审查包括:1、不仅要对上诉或者抗诉提出的内容进行审查,而且要对上诉或者抗诉没有提出而为第一审判决所认定的事实进行审查;2、不仅要对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是否正确,而且要对其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进行审查。3、对共同犯罪的案件,不仅要对提出上诉的被告人的部分进行审查,而且要对没有提出上诉的被告人的部分进行审查;如果提出上诉的被告人死亡,其他被告人没有上诉,第二审法院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死亡的被告人不构成犯罪,应当宣告其无罪,审查后认为构成犯罪,应当终止审理。对其他被告人仍应当作出判决或者裁定。4、对检察院抗诉的案件,不仅要对抗诉部分进
    2023-04-25
    500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诉讼程序中止的原因
    行政诉讼终止的情形包括:一方当事人死亡,不确定是否参加诉讼的;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代理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以及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行政诉讼中止审理的法定情形包括什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一条在诉讼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一)原告死亡,须等待其近亲属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二)原告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五)案件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送请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的;(六)案件的审判须以相关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相关案件尚未审结的;
    2023-08-12
    442人看过
  •  行政组织设立的基本原则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国家行政组织的三个基本原则,即为民便民原则、完整统一原则和权责一致原则。这些原则包括以人民为中心,便民利民;强调国家行政组织的整齐划一和权力职责的统一;强调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对应关系,以保证行政效能的提高。此外,文章还阐述了精干效能原则和依法行政原则。最后,文章强调了适应发展的原则,即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和时代发展需要,适时进行国家行政组织的调整和变革。我国国家行政组织秉持着为民便民的原则,这是我国国家行政组织第一的和最高的原则。违背了这一原则,也就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为民,就是要以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一切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宗旨;便民,就是要与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方便人民群众,通过国家行政管理的有效运用,更好地为人民办实事。(2)完整统一的原则。完整,既指各种行政行为所拥有的行政权力在其职责范围内应当完整,也指国家行政组织的结构应当整齐划一。统一则主要指国
    2023-08-29
    449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的一审和二审有什么区别?行政诉讼中一审和二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一、行政诉讼中的一审和二审有什么区别?行政诉讼中的一审和二审有以下区别:1.引起审理程序发生的原因不同。二审程序基于当事人行使上诉权而发生,而第一审程序是基于原告行使起诉权而发生。2.引起审理程序发生的诉讼主体不同。一审中的原、被告地位是固定的,有资格限制,提起诉讼并引起一审程序的原告,即是行政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二审中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并不固定,没有资格限制,原审中的原告、被告、第三人,既可以充当上诉人、也可以充当被上诉人。3.审查对象和范围不同。一审法院审查的对象是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仅对所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和相关的行政法律关系进行审查;而二审法院审查的范围除此以外,其直接审查对象还包括一审裁判是否正确,即二审程序中的审查是对具体行政行为和一审裁判的双重性审查。4.审理方式不同。一审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一律实行开庭审理,包括公开和不公开开庭审理;二审中,人民
    2023-06-06
    290人看过
  • 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和原则是什么
    合同订立的原则有以下六条:第一、平等原则。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第二、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第三、公平原则。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第四、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第五、遵纪守法原则。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第六、依合同履行义务原则。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一、签订合同时是否按照合同时要遵循哪些原则合同订立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原则、诚实信用等原则;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
    2023-03-04
    405人看过
  • 行政诉讼再审的提起程序,行政诉讼再审的情形
    一、行政诉讼再审的提起程序行政诉讼再审的提起程序规则主要是:1.原审人民法院院长提起审判监督程序,必须报经审判委员会决定。2.上级人民法院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3.人民检察院抗诉,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具体程序: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法律效力的裁判向最高人民法院抗诉;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向同级人民法院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报请上级人民检察院,由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抗诉。对于人民检察院的抗诉,人民法院应当再审,开庭审理抗诉案件时应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二、行政诉讼再审的情形行政诉讼再审的情形有:1.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确有错误的;2.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3.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未经质证或者系伪造的;4.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
    2023-06-06
    396人看过
  • 行政诉讼程序一审一审可以延长多久
    行政诉讼一审期限能延长六个月。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一审行政诉讼程序依据《行政诉讼法》一审行政诉讼的程序如下所示:1、原告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然后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2、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3、开庭审理,包括法庭辩论、举证、质证、认证;4、法院判决,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行政行为。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查明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查明被告依法负有给付义务的,判决被告履行给付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人民法院
    2023-08-01
    166人看过
  • 一般行政诉讼二审立案后多久开庭
    行政诉讼二审立案后开庭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行政诉讼法》第八十八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第八十九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或者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改变原审判决的,应当同时对被诉行政行为作出
    2023-02-20
    220人看过
  • 行政诉讼法规定涉外案件的原则一般是什么
    一、行政诉讼法规定涉外案件的原则一般是什么(一)适用国际条约原则。国际条约是各个缔约国在国家之间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友好协商确定相互权利、义务的各种条约或协定。国际条约是各个缔约国都必须遵守的。(二)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在涉外行政诉讼中的外国人、外国组织应享有和承担与中国公民、组织同样的诉讼权利和义务。(三)对等原则。(四)使用中国通用语言文字的原则。(五)涉外行政诉讼的原告必须委托中国律师代理诉讼的原则。《行政诉讼法》第73条规定,涉外行政诉讼的原告(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应当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机构的律师。《行政诉讼法》第73条,涉外行政诉讼的原告(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应当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机构的律师。二、涉外诉讼管辖原则是什么确定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的原则要考虑
    2023-06-15
    248人看过
  • 公司设立登记前要先行经过行政审批程序
    一般的有限责任公司不需经过行政审批程序就可以直接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需要在设立登记前办理行政审批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有两类:1、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前必须报经审批的公司,比如设立经营证券、保险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就必须在设立登记前取得金融主管机关的批准;2、经营项目中有必须依法报经审批的公司,比如设立经营范围包括法律服务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就必须在设立登记前报经相关司法行政管理机关批准。
    2023-06-09
    312人看过
  • 行政诉讼二审的处理结果有哪些,行政诉讼原则是什么?
    一、行政诉讼二审的处理结果有哪些行政诉讼二审的处理结果包括: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或者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3.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4.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5.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6.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改变原审判决的,应当同时对被诉行政行为作出判决。而、行政诉讼原则是什么行政诉讼的原则有:1.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原则《行政诉讼法》第3条第1款的规定:“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行政诉讼
    2023-06-06
    151人看过
  • 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举证原则一样吗?
    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被告必须出具证据来证明自己没有过错。这是因为当事双方的法律地位决定的,民事诉讼中的原被告法律地位基本等同,但行政诉讼中双方法律是不对等的。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根据特殊情况决定,民事诉讼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行政诉讼由作为被告的行政主体负举证责任是行政诉讼所特有的一项原则。刑事诉讼公诉人(自诉人)对被告人所指控的犯罪事实负有举证责任,被告人对自已无罪或罪轻负有举证责任。1、民事诉讼。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在诉讼中,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是对一般举证责任的规定,即谁主张谁举证
    2023-06-15
    149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行政诉讼案件第一审程序审理前的准备有哪些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26
      审理前的准备,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至开庭审理前,为保证庭审工作的顺利进行,由审判人员依法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的总称。
    • 公共诉讼第一审程序审理前有哪些准备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08
      审理前的准备,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至开庭审理前,为保证庭审工作的顺利进行,由审判人员依法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的总称。
    • 行政诉讼的代理程序及诉讼准备资料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2-13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
    • 一般认为行政程序有几大原则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01
      行政调查形态的复杂性以及在性质上明显兼具程序性和实体性的特点,使得对其性质的界定不像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典型行政行为定性那么容易。任何一个行政行为的最终作出都离不开相关信息的采集和事实的认定,因此,作为信息采集和事实认定过程的行政调查也就伴随所有行政行为。由于行政调查行为的特殊性,行政法学界对行政调查的定性也不尽相同。
    • 行政诉讼以形式审查为一般程序么
      山西在线咨询 2023-11-09
      行政诉讼以形式审查为一般程序。